全文共 5665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机会接触到农业问题,但多数人却对其知之甚少。或许唯 有躬身下地,让泥土沾满裤腿,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不仅是生命平等的体 现、自然共存的桥梁,更是文化依恋的载体。
田园教育提供了另一种想象,从基础性科普到深刻的哲学探究,假若能变成新的常 态,或许能成为学生认知外界时坚实而清晰的向导。
图片 | 陈逸航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这句世代相传的谚语在耳乡人中广为流传。*
通江县陈河镇,位于四川东北部,依偎在雾露溪旁。这片云雾缭绕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享有盛誉的通江银耳。自盛唐始,这里的银耳便开始种植,历经宋元时期成为食用珍品,到明清更跻身药材之列,成为通江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通江银耳博物馆内的照片记录着陈河镇采摘银耳的历史。(图:陈逸航)
尽管历史上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在国家宏大的历史叙事中留下浓重一笔,但至今,由于交通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通江与外界的联系依旧不便。陈河镇坐落在通江县西部,丘陵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达84.6%,终年云雾缭绕,为银耳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然而,陈河的露与雾,尤其是在冬季,却显得湿冷而刺骨。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正午,家家户户仍需点燃木炭取暖,对初来乍到的外乡人而言,一旦离开温暖的火炉,便会感到瑟瑟发抖。
从荒地变耕地,与土地重逢
从荒地变耕地,与土地重逢
在陈河镇中心小学,一些新的变化正悄然发生:教学楼后那片曾经的垃圾场已经消失不见,一个月来,这里逐渐被翻犁、平整,转变成了一亩亩井然有序、等待播种的耕田。在低年级教学楼底层,一间教室内新设施陆续进驻:陌生的木架、精美的标本画、学生社团的创意漫画;昨日更新挂上了“农耕博物馆”的牌匾。
▲陈河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后新开垦的实践基地。(图:陈逸航)
这是一所提供十二年制教育的寄宿学校,自四年级起,大多数学生选择住校。尽管对校园充满归属感,周末一到,学生们依旧会选择徒步很长的路程回家。对于他们来说,故乡就像是一种与母体亲近的本能,他们了解并依赖着祖辈们耕种的土地,在这片云雾缭绕的山谷间轻盈地穿梭。
为了弘扬耳乡文化,校长汤继坤早在调任陈河之初,就开始组织银耳进课堂活动。学校与当地嘉祐银耳公司种植基地合作,通过“课堂讲、实地学、师傅带、自己动”的方式,让学生全程参与银耳种植过程。只是种植基地位于校外几公里,每次步行往返需要两小时,家长虽颇有微词,但他一句“我们提倡松弛有度的学习”的理念,让每学期两次的校外教学坚持了两年之久。
▲陈河镇中心小学学生实地学习种植银耳。(图:受访者供图)
提到陈河镇中心小学的汤校长,当地人多用“巴心巴肝儿”来形容。在四川,这是夸人做事竭尽全力的话,“他一旦铆起做一件事,就没得人拦得住”。
校园借山而居,尽头后坡上就是自留地。学校一直有心整理成校园实践基地,2023年开始重新梳理了污水管道。只是苦于没有农业专业老师,相关课程还不系统,所以计划暂时被搁置。谁曾想,汤校长期待的契机没多久就上门了。2024年,拼多多启动“与你种春天”田园公益项目,为全国多所乡村小学提供农业科普教育支持,陈河镇中心小学成为项目落地的第二站,获得了包括农耕博物馆建设、试验田改造在内的全方位支持。
一场田园公益来得正是时候,“乡村学校得来这种项目很不容易,有了专业的老师授课,我们必须借着机会先将责任田进校落实到位。”
开垦首先遇到的难题是收地。年久无人照料的土地已成为附近居民种菜和堆放垃圾的场所。涉及清退的四户人中,有位老农很看重这片经营了十几年的土地,开口就说:“你们教的学生都是农民的儿,谁不会做做劳动?”
▲当地农户身后,有一片用来种植银耳和羊肚菌的温棚。(图:陈逸航)
汤校长不以为忤,连着五次登门拜访,与老人家聊家常。“都是做教育工作的人,沟通能力还是有的。都说农民的娃娃会种地,这是一种普遍的误解,现在谁家大人会让孩子干农活?孩子们亲近这片土地,却对地里的活儿陌生。”
在一番诚恳沟通后,农户们终于让步。但工期紧张、资源有限等问题接踵而至。成堆的垃圾等待清除,机械却因地势狭窄无法进入,只得人工清理。后勤老师们主动接下任务,带着几个零工抢晴天斗雨天,终于在公益团队抵达前完工。
开荒结束了,但细节工作仍在继续:如何结算尾款、如何浇筑更方便出入的步道,保障学生们在坡上操作的安全性……面对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正式耕种反而成了最简单的环节。有了一支勤劳的教师队伍,加上四周热心帮忙的乡邻,汤校长的信心又回来了。
活动启动前夕,他去田间做最后检查。离开耕地通往启智楼的小路上,特意加重脚步,试试前夜刚浇筑完成的水泥地面。这条小路连接着新落成的农耕博物馆与占地约2.5亩的校园实践基地,凝聚着全校人的心血与期待。
如今,新的责任田已精细划分到各年级,计划种植马铃薯和应季蔬菜。校内一侧约一亩的花园,用以种植羊肚菌和黑木耳。在这片开垦出的新天地里,一个关于农耕文明传承的梦想,正在悄然生长。
▲陈河镇中心小学校长汤继坤希望发展田园教育发扬耳乡文化。(图:陈逸航)
菌群、蚁群与拓展的世界观
大自然是最鲜活的教材。汤校长有些激动地表示,“有了把孩子们聚在一起了解农学的空间,他们对于长辈的辛劳付出会更有体会,也更会为自己的家乡和文化而骄傲。”
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激发动手能力、教学和思考的地方。校外各方则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支持了一所农耕博物馆的诞生与运作。农耕博物馆的建成离不开拼多多的支持。从专业的展陈设计到教具配备,再到后续的课程体系搭建,这些都是项目团队深入调研后的精心规划。“我们不是简单地建一个展馆,而是要打造一个活的教育空间。”项目团队负责人表示。
▲多多农耕博物馆。(图:陈逸航)
2024年12月16日,陈河镇小学迎来了“与你种春天”田园公益活动。
这场为期两天的“种春天”自然教育,是南方周末联合拼多多深入乡村教育的一次尝试。除了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和三田创新工作室的大学生讲师们进行授课,项目还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专门的农业科普教具和种植套装,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农业的魅力。
因为深耕应用真菌领域,徐章逸教授对“耳乡”陈河有着别样的好奇,在过去的学术生涯里,这位菌物研究者始终在追寻一个问题:人类在自然面前,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自处?答案,或许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菌菇之中。
▲“菌物研究者”华中农业大学徐章逸教授讲述菌菇的秘密。(图:陈逸航)
在她的讲述里,菌菇强大又智慧。比如白蚁构筑蚁巢的同时培养了鸡纵菌的菌丝体,形成一个神奇的共生系统。徐教授通过菌菇,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生命的窗口。在这个视角下,菌群不再只是人类餐桌上的美味,而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的生理特征、代谢方式,甚至有着自我的选择和表达。
表面上看,一簇不起眼的小蘑菇正在腐殖质上悄然生长,殊不知,它们的菌丝在地下编织着一张看不见的网络,连接着这片森林中的每一寸土地。“不要小看这些菌丝,”徐教授说,“它们能传递养分和信息,清理植物残体和垃圾,控制虫害,和树木一起构建多样生态类型,调节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智慧,不亚于人类发明的任何通信系统。”
当我们走近观察每一朵蘑菇的生长,就会发现它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奥秘。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的需求,菌群会迅速调整自己的生长策略。它们展现出的适应能力和决策智慧,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对生命的认知,是否过于狭隘?
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今天,这种思维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我们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框架,学会以平等的姿态看待所有生命形式。无论是菌菇、植物还是动物,都是地球生命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类并非天生的主宰者,而仅仅是这个庞大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我们能够站在其他生命体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达到和谐。这不仅是一种生态观念,更是一种生命的智慧。
隔壁教室里,另一场精彩的对话也在进行。“白蚁不是害虫,它们是伟大的生态工程师。”被称为“白蚁专家”的黄求应教授正在颠覆学生们的固有认知。通过智能电子屏,他展示着白蚁如何精心培养食用菌,如何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黄求应向同学们介绍了白蚁的秘密,现场掀起阵阵讨论。(图:陈逸航)
“要学会尊重每一种生命。”黄求应说,“很多被我们认定为害虫的生物,其实都在默默维持着生态平衡。它们能够飞行几百上千公里,是大自然的重要传粉者。”
这样的课程,实质上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农业科普。它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令所有人都耳目一新,将“生物平权主义”的深刻理念植入孩子们的心中。甚至可能长久地影响着在座的孩子们,重塑他们未来的思考方式。
小兰(化名)认真地记着笔记。她的父母在广东工厂工作,每年只能回来一两次。“我要把今天学到的都告诉爷爷,”她说,“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但可能不知道土里有这么多有趣的生命。”
随着课程的深入,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农业知识,更培养出了平等对待万物的思维。他们开始理解:每一粒种子的生长,都是一个小小的奇迹;每一种生命的孕育,都值得平等尊重。
三田创新工作室的讲师们则准备了丰富的农业科普课件,还组织孩子们来到户外,一起寻找“逆境中的植物”,学生通过观察土壤、识别作物,也渐渐理解了生态系统的奥秘。这样特殊的课堂,成了他们探索自然的起点,也成了连接家庭的纽带。
▲华中农业大学肖凯琳带着孩子们在学校里寻找“逆境中的植物”。(图:陈逸航)
“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有限。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也让他们有更多机会跟家人交流。”汤校长强调说,“这不仅是一次科普活动,更是播撒希望的过程。”
到田野中去,去观察作物从地里长出来的动作,去创造感知,去和万物相遇。在这个冬天,一群来自城市的教育者,和留守的孩子们一起,在乡村校园的一隅,种下了一片新的集体想象。这想象里不仅仅是劳作的体验,更重要的是知识切实被扩容与更新。
夕阳西下,校园里洋溢孩子们的欢笑声。他们正在观察土壤,识别作物,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自然笔记。在这个寒冬,一颗关于生命平等的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悄发芽。
▲一位男生正在田园实践基地记录。(图:陈逸航)
一场关于教育与农业未来的思考
村落阡陌间,美与宁静是显而易见的,种种现实困境亦无可回避。“空心化”的阴影如同山间的雾气,笼罩其间。年轻人远赴他乡,留下的是日渐老去的乡村,和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在陈河镇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童年由祖辈守护,由老师陪伴。
“现在的孩子们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少,很多城市孩子甚至分不清韭菜与小麦。”汤继坤校长说。这种被学者们称为“自然失语症”的现象,正悄然影响着新一代人的成长。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孩子们与大自然的纽带逐渐断裂,取而代之的普遍是手机屏幕的冷光。
但好在,这场“种春天”的公益活动过后,教室里不只有黑板和粉笔,还有了泥土的芬芳;课程表上不只有语文数学,还有了农耕的智慧。
“我们要让孩子们重新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副校长朱思龙说。长期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他笑称自己已经有了一颗“妈妈心”。在这里,田园教育不是简单的农事劳动,而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生物课上,老师们会带着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周期;语文课上,农耕诗词有了鲜活的注解;思政课上,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有了具象的载体。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三田工作室的讲师黄甜甜和肖凯琳都注意到,乡村的孩子虽然生活在农业环境中,却未必用心观察过自然。“比如说,为什么树木要在冬天形成休眠芽?为什么要落叶?这些看似简单的自然现象背后,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几个同伴在来之前精心设计课程,用孩子们熟悉的场景,打开一扇认知自然的窗户,两天里每天讲足五小时,离去之际掩饰不住的难舍。
“如果用一种植物来形容陈河的孩子们,会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五位年轻讲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却都指向同一种生命力量——
有人说像络石,在山谷密林间攀援生长,借着大树的力量向上攀爬;有人说似青松,在贫瘠的土壤里扎根,用倔强的生命力证明希望;有人觉得像格桑花,能在墙缝里开花,在石缝中发芽,绽放出属于高原的绚烂;也有人认为像甜菜,表面平实无华,却在根部储存着丰沛的甜度;还有人说他们是小麦,生命力顽强,成长快且笔直。
这些比喻背后,是五位大学生讲师在与陈河镇孩子相处两天后的切身感悟。在这些“植物”身上,他们看到了山区孩子们特有的品质:坚韧、质朴、向上、真诚。这些品质,与他们身处这片土地所孕育的银耳何其相似。
▲孩子们打开种植礼盒,开始播种。(图:陈逸航)
尽管,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但自然教育议题正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市区有一些学校,引入生态朴门设计(permaculture)等方式,试图在水泥森林中搭建一片自然天地。而陈河的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一片真实的试验田。他们将亲手播种、施肥、除草、收获,在实践中体会生命的循环,在劳动中收获成长的喜悦。即便遇到失败,也能从中学会面对挫折的勇气。
“我最喜欢看种子发芽的那一刻。”四年级的小林(化名)在课上跟着老师们一步步打开“种春天”农业种植大礼包,亲手种下了自己挑选的种子,“就像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秘密。”这种对自然的好奇与敬畏,正是田园教育最珍贵的收获。
“耕读传家”的古训在这里获得新生。当孩子们把农耕知识带回家,当他们开始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自然变化,当他们学会珍惜每一粒种子、每一寸土地,“自然失语症”的阴影正在应声而退。
田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这也是主办方期待看到的一幕。作为深耕农业、致力乡村振兴的互联网企业,拼多多近年来通过科技小院、农研大赛等项目重投农业,始终与中国农村、农民在一起。如今,农业仍然是其高质量电商生态的重要发力点。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小小的农耕博物馆出发,我们希望帮助孩子们加强对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直观认识,激发他们对农业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为未来农业发展储备人才。我们一起‘种春天’,不仅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属于农业的种子,也是种下一颗爱心和公益的种子。”
在陈河镇中心小学,教育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守护一种与土地、与自然的深层连接。这片小小的试验田,正在为乡村教育开辟一条新路:让知识生长在泥土里,让智慧绽放在田野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重新找回与大自然对话的能力。
在陈河,银耳不仅是一种特产,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心洁、质优、品高、气华”,这八个字既是银耳的品性,也成为了学校的校训。这所乡村小学正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这份精神:以银耳之洁育人心,以品质之优立校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开辟出一条独特的育人之路。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试验田上,低年级的学生们抱着未开封的“种植大礼包”跑向校门。这些留守的孩子,虽然暂时无法与父母相伴,却在田园教育中找到了另一种慰藉——与大地相依,与自然对话。
他们如同这片土地上新种的银耳,破段木而出,初时冲散云雾,终将在这片雾露之乡写就属于自己的春天。
▲陈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向前奔跑。(图:陈逸航)
转载自 | 微信公众号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