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县城电影票凭什么比北上广还贵?
创业
2025-02-06 14:01
广东
“它很贵,但配得上我的生活。”
文 | 小听
编 | 饶言
文章来源|听筒Tech(ID:tingtongtech)
县城的消费能力,依然令人咂舌。
春节期间,00后陈少在河南信阳某县城看了《哪吒2》,一张票价75元,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他依然诧异,“我姐姐在北京看的,才60元一张的票。”
不仅仅是河南,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己所在“十八线县城”的电影票价,有县城票价甚至过100元,远超一线城市。
相关统计数据亦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票价相对平稳,上海、广州的万达影城IMAX店同档期电影票价在60元左右。
但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票价甚至超过一线城市。例如,安徽巢湖市、浙江永康市的《唐探1900》票价分别为119.9元、124.9元起。
另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2025年春节档平均票价为52元。
实际上,县城电影票价贵,并不是2025年春节档的新鲜事。2024年,便有不少网友吐槽,县城电影院票价过高,但今年春节档,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这背后,彰显了2025年春节档爆火的商业转化能力。尤其是高口碑的《哪吒2》,在不少县城的电影院更是一票难求。
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随着县城娱乐消费需求的释放,下沉市场影院供不应求,导致了县城电影票价的倒挂。
但即便如此,县城电影院仍称不上好生意。除了春节,这些地方的电影院上座率依然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比北上广还贵的县城电影票价
“怎么也没想到,县城电影票价会高于一线城市,甚至会超全国平均票价。”和陈少一样,老家在湖南某县城的林华也被县城的电影票价惊到了。
林华在北京工作,每年都会回老家过年,往年,他从未想到春节去看电影,但今年,没能抵挡住《哪吒2》的诱惑,大年初五,他带着家人,第一次去了县城的电影院。
一到电影院,林华先是被人流震惊了,“从来没想到,县城的电影院这么热闹。”
然后,更让林华吃惊的,则是票价,“IMAX厅黄金座位的票价要83元,即便是在北京朝阳区,IMAX厅的票价也不会超过70元。”
但抱着“没贵多少,来都来了,不可能不看”的心态,林华还是带着家人看了电影,但他仍惊诧于县城的消费能力,“不少人是拖家带口的,一进去,七八个人,算下来,仅电影票价便近千。”
随后,据林华打听,才知道平时,县城的电影票价正常在50元以内,“是春节这几天涨价了”。
但50元左右的票价,依然出乎林华的意料,“在北京,平时40元左右,我都认为比较贵了。”
但一直生活在安徽某县城的艳姐对此见怪不怪,今年春节,艳姐也带家人去看了《哪吒2》,在她所在的县城,没有IMAX厅,普通的放映厅,票价是52元一张,但她认为在承受的范围内。
在艳姐看来,春节花几十元看个电影,并不为过,“平时我们去得少,一年也就带家人奢侈这一次,几十元一张的票,绝大部分人都不会犹豫。”
艳姐告诉《听筒Tech(ID:tingtongtech)》,实际上,在她所在的县城,平时的电影票价并不贵,“一般都在30元以内,而且看的人很少。但每年春节,电影院都会涨价,今年春节,可能是来看电影的人多,涨价也最多。”
春节的这几天,艳姐所在的县城,电影票价已经翻倍。即便如此,艳姐去看《哪吒2》的时候,依然没有买到最合适的时段,在艳姐看来,“可能是今年电影太火了。”
不仅仅是林华和艳姐所在的县城,在社交平台,不少内容在吐槽县城电影票价偏高。
图:社交平台吐槽县城电影票价贵的相关内容
来源:小红书 《听筒Tech》截图
不少媒体亦报道,今年春节,不少县城电影院出现“倒挂”现象。不仅仅是湖南、河南,在安徽、福建等地,不少县城的票价均超一线城市。
据媒体报道,整个春节期间,不少县域影院票价呈现显著波动特征。
以河南周口某县级市为例,除夕至初六票价阶梯式攀升,从日常均价的45元飙升至128元峰值,涨幅达184%。相比而言,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影城同期票价仅从75元调整至98元。
“小镇青年”的社交刚需与价格钝感
在陈少看来,“娱乐稀缺性”是县城票价倒挂的重要原因。
“春节回家,年纪大一点在打牌。年纪小的,除了玩手机,就没有其他娱乐方式。”看一场电影,是陈少和他的朋友们能够想到的“最体面”的娱乐方式,即便是县城离家需要开车1小时左右,每年春节,陈少依然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
和陈少一样,另一位05后乐哥甚至认为,“今年春节,没去看一场电影,说起来都没面子。”
在乐哥看来,今年春节,“倍有面子”的娱乐方式,便是和朋友去看了《哪吒2》,“没去看的话,聊起来都觉得没意思。”
而林华,却更多的是希望“带父母见见世面”,今年春节,是他第一次带自己的父母去电影院看电影,“以前都只是有这个想法,但今年是第一次带他们真正走进电影院。”
实际上,林华也发现,和他一样想法的“小镇青年”越来越多。在社交平台,不少打工人晒出自己带父母看电影的内容,“带父母享受享受生活”,是这些人的共同想法。
在林华看来,接轨大城市的娱乐方式,已经成了回乡“小镇青年”的刚需,“社交平台的发达,拉平了大城市和小县城对娱乐方式的需求,在某些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娱乐平等’的需求。”
“娱乐刚需”的背后,却是价格的钝感。
以乐哥为代表的赛博原住民,对票价的敏感度极低。乐哥承认,去看电影的时候,他并不关注票价,“想去看电影,就直接网上订了,从来不会去对比票价。”
即便是惊诧票价过高的陈少亦承认,如果不是和姐姐聊天,他也并没有关注到县城的电影票价如此之贵。
而林华和艳姐,则是另一类群体的代表,“家人高兴就好,一年就消费这么一次,不会太在意票价。”
图:马哥所工作的电影院
来源:马哥供图
诸多县城的影院,自然是善于利用消费者的心理。马哥是湖南某县城电影院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便对《听筒Tech》坦言,每年春节,电影院都会涨价,涨价幅度在视影院上座率情况调整。
据马哥透露,今年春节,他所在的影院涨价幅度最大,黄金档票价比平时翻了一倍。
“像《哪吒2》的黄金档,初三、初四那两天,我们还提前锁定了高价预售票,票价比其他时间段贵20元左右一张。”马哥笑言,在县城,有一种奇怪的消费现象,“票越贵,卖得越好。”
“我们电影院,IMAX影厅比普通厅高50%,上座率反而更高。”不仅如此,售价35元一桶的爆米花,更是供不应求。马哥直言,“贵即高端”,已经成为县城消费的典型“价格陷阱”。
“也就春节这几天”
诚如马哥所言,近年来,“县城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认知。
“星巴克座无虚席”、“奢侈品遍地都是”、“一线城市回乡是’土狗‘,村里表姐才是真的潮”等等现象,似乎都在透露,县城存在强烈的品质升级需求。
“它很贵,但配得上我的生活”,似乎已经成为县城消费的“标配”。
什么造就了“县城消费升级”?
以电影为例,电影制作成本的增加是县城票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县城影院为了达到最新的放映标准,设备运维成本同比激增28%,这也使得电影票的价格有所上涨。
此外,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县城银幕密度与人口基数的错配也导致了票价差异。
相关数据亦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2800余个县城拥有4.8万块银幕,单银幕服务人数远高于大城市,这种供需不平衡进一步推高了票价。
另一方面,春节档期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时期,观影消费的时空集中性,也使得影院更倾向于采取“高峰定价”策略。
例如,2025年春节档期间,三四线城市“家庭观影”订单占比达71%,较一二线城市高出26个百分点,这种脉冲式消费特征使得票价在节假日期间显著提高。
“比如像《哪吒2》这样的电影,是家庭观影的首选,毕竟老少都能看。”在马哥看来,在定价相对自由的县城,在春节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涨价是势在必行的事,“真正上座率高,也就春节这几天。”
但县城经济真是如此繁荣嘛?至少马哥不这么看。
“像电影院,一年也就这么一个旺季,平时上座率基本不会超过10%。”马哥直言,在县城,消费可能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在我看来,县城更多的是’面子工程‘。”
诚如马哥所言,有数据显示,县城影院排片高度依赖春节档、国庆档,全年超60%的票房集中在20天内。2023年,县城影院闭店率超12%。
但近两年来,“县城消费升级”的舆论,似乎也给了资本一种“未来可期”的期待。
马哥告诉《听筒Tech》,两年前,他所在的县城,仅有两家电影院,即便是上座率并不太好,但去年,县城依然新增了两家较大规模的电影院。
而据马哥了解,新增的两家电影院,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在马哥看来,也许资本看好的潜在的市场,“可能他们赌的是’未来消费会升级‘。”
不过,马哥承认,据他观察,近两年来,走进电影院的人确实有所增加,“但远不足以满足影院的需求。”
“影院要做的是,显然不仅仅是调高票价,而是需要推出真正有效的措施。”马哥直言,县城影院更应该考虑的,是提供多种观影创新体验,而不是仅仅依靠春节务工人员返流大赚一笔,只有真正调动下沉市场的观影需求,才能成就源源不断的生意。
“不得不承认,乡村市场确实有强烈的观影需求,但票价这一关,将这些群体挡在了门外。是否可以与各大餐饮品牌提供电影观影福利,以及进行露天等电影放映活动,我觉得都可值得一试。”
诚如马哥所言,在林华和艳姐看来,未来,县城影院确实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间,但他们要做的,是真正解开“高价”的钥匙,让下沉市场的消费者能够真正满足“值得感”的极致追求。
“只有让这些下沉市场的消费者真正觉得’值得‘了,才真正激发了这一潜在市场。”至少林华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文中均为化名。)
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进群”加社群
刺猬公社
互联网内容行业观察与研究
最新文章
DeepSeek让我审视,什么才是属于“人”的创作
哪吒登顶,带飞光线
蛇年开工第一天,特斯拉打响价格战!
国补“红包”点燃春节购物车,谁在下单,谁在加班?
县城电影票凭什么比北上广还贵?
万字揭秘DeepSeek | 顶尖AI人才年薪千万,训练成本被低估
过完春节才发现,身边人都在用小红书追热点
哪吒杀疯了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春意红包》“上桌”春晚,拿捏住了谁?
76岁正是打拼的年纪,马斯克妈妈在中国当网红捞金之路
3万一家的“寄生”库迪,陆正耀开不起了
《国色芳华》好六专场创收视新高,剧宣“芳园”拿捏流量密码
大学生寒假第一课:“解救”网瘾老人
2025年,集美们疯狂迷上盘串
年年都喊“史上最强春节档”,今年来真的了?
夜袭 OpenAI,DeepSeek 开源最强推理模型 R1,再震欧美同行
张一鸣王兴老乡,干出一个490亿独角兽要IPO了
AI创作的“开放世界”,来了
泰国出海“生意经”:不卷低价,不碰灰产,不和华人打交道
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上市大逃杀
超级主播倒下的时代,MCN如何做长期生意?
小杨哥复出又双叒叕失败
2024年IPO之王:中金资本夺魁,高瓴创投第二,红杉中国第三
2025年,小说去哪里接“泼天流量”?
一件衣服卖3万,一年销售40亿,“中国版MaxMara”拿捏中产贵妇?
AI硬件致命伤:华强北的能力圈内,没有赢家
《大奉打更人》,不止是爆剧
微信2024复盘:百万粉视频号数量翻倍,日产超324篇公众号原创10万+
AI席卷学术圈,高校忍不了了
火了一年的China Travel,究竟旺了谁?
韩国人挤爆上海,带火旅游“三件套”
2024跨境电商转型全记录
我们和5位“TikTok 难民”,聊了聊这场赛博迁徙
8亿中国人吃过的酱油,要去港股IPO了
TikTok「硬刚」之下,转机来了
85后导演上桌吃饭
完成2025开年KPI的关键时刻来了
美国农场主,酷爱中国“三蹦子”
小红书,一夜出海
靠发疯反击大数据杀熟,是爽文还是幻想?
哪种MBTI的人,更适合创业?
旅行社快被东南亚退款潮整疯了
“美”这门通用语言,被它精准拿捏了
慢咖啡的黄昏时刻
学giao的人
谷子经济,何以站上时代风口
捧红钓鱼佬界的“始祖鸟”,年销数十亿元!今冬这门生意爆火
CFO,全面接管中国互联网大厂
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2025,哪些内容行业岗位将被AI替代?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