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杨海鹏素描画像
这篇悼念老友杨海鹏的小文章,写于两年前的7月1日凌晨时分。那天得知这位年仅55岁的资深媒体人猝死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写了段感想:
睡梦中醒来,再次想起与杨海鹏结识交往的过程,在两个月前的2022年4月20日夜,与他失联两年后又恢复了联系,得知他正在为次日赴日本留学的女儿准备行李。后来跟他在微信和电话中有过总时长超过一个小时的交流,感觉他的成熟和睿智确实今非昔比。
然而,没想到这位小我11岁的上海典型中产精英,竟天不假年英年早逝。
杨海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都会死去,乃天道中的第一正道。没有谁敢夸口,死亡与明天究竟会谁先到来。
值此凌晨最黑暗的时刻,愿老友杨海鹏安息。呜呼!伏惟尚飨。
在把这段感想发朋友圈,实在难以再睡回笼觉,索性起床写了点怀念杨海鹏的文字。
杨海鹏与亦忱聊天截图
记得初识杨海鹏是在2011年10月。那时,我在海口知名的BBS凯迪网络出任内容总监,对杨海鹏使用微博救妻的热门新闻持续关注。在那年10月上旬的一天夜晚,一位海南大学的法学教授来凯迪内容总部与总编辑聊天,我出面接待端茶倒水之余,时不时插话也扯几句。那位入选最高检专家库的资深法学教授在谈到杨海鹏微博救妻的事儿时,一锤定音说道:杨妻被定罪没有什么悬念了,现在剩下的问题是判刑几年,是不是判处缓刑的问题。这位教授继续说道:前不久,上海有关方单位出面请最高检组织了一个十多人的专家团队,专程去上海研讨杨海鹏妻子的案子。在这次研讨结束之前,不仅与会的专家们多数认为杨妻构成犯罪,而且,把研讨结论提供给了审理此案的公诉机关。因此,我才觉得杨海鹏救妻的行为会以失败告终。在得知这一确切消息之后,当夜便通过微博私信知会了当时信心满满的杨海鹏,请他对妻子被定罪判刑的结局有思想准备,并希望他能以妥协的姿态,争取妻子能判处缓刑。后来发生的故事众所周知。虽然杨海鹏通过他在上海的人脉确证了这一消息属实,也确实为妻子争取获得无罪判决的结局做了最大的努力,但刚烈的杨海鹏拒绝以妻子认罪获判缓刑,最终杨妻梅晓阳尽管是那时上海唯一的园林系统“启明星”学者,还是在2011年10月20日,被闵行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没收财产3万元。进入2011年12月临近圣诞节的时候,我询问杨海鹏,他妻子被关在何处,被告知关在上海闵行区公安局看守所。于是,出于同情心使然,用退休前景德镇市中级法院发给我的贴了1.2元邮票的信封,另贴几块钱邮票,用挂号信给梅晓阳女士寄了一张圣诞贺卡。在贺卡中这样写道:
亦忱致梅晓阳贺卡后发的微博
再后来,大约是2012年秋季我漫游到上海,行前电告杨海鹏,杨说到上海后见面聊聊。我自然恭敬不如从命,到上海后入住老师俞炳林位于闸北美树铭家的居所后,邀约杨海鹏请他定下见面的地方。杨说既然老师家很容易找到,他便从位于徐汇区的番禺路居所打车几十公里来到我的老师家。但令我不安的是,杨海鹏居然拎来一袋价值不菲的礼物,说是来看望老师,说我的老师也是他的老师。云云。由此可见,杨海鹏果然是位知书达理,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的读书种子。自然,来而不往非礼也。次年我又一次漫游上海,也拎了点景德镇的陶瓷和给小孩的吃食,去杨海鹏位于番禺路的高楼住宅回访了他。可以这样说,杨海鹏是亦忱在互联网上写作20余年,通过线上交流发展到线下无话不说的老友之一。如今,这位小我11岁的朋友突然英年早逝,确实令人非常伤感和痛惜。
图为杨海鹏灵堂
如果我们承认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人一旦出生,就意味着其生活的终点是坟墓,那么,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会脑洞大开。记得乔布斯曾在一次演讲中如此说道:“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是正确的。”“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很多次被给予“不是”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图为2010年杨海鹏妻女
杨海鹏墓碑
一个人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和豁达,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没有什么悲惨的命运,不可以用藐视或蔑视来接受和克服。好好活着,本身就是对荒诞或苦难最有力的反抗(以上三句版权归加缪)。一个人哪怕才高八斗,富可敌国,一旦英年早逝,就会像一阵风一样隐入烟尘。杨海鹏也许算极少的例外,不断有亦忱这种一名不文的穷人隔段时间会怀念他。(亦忱于2022年7月1日/2024-12-13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