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英|前科学的特点——自然生成、自然而然是中医的底层逻辑

文摘   2024-11-29 12:31   江西  

罗广英,祖籍广东,现居北京。著名中医与道家学说的研究学者,著有《太极启示录》、《中医启示录》、《破解东方神秘主义——<道德经>真注》等专著。
前言
这篇文章主要是用中国道家和中医经典中的论述为基础资源,然后配上现代概念的标题做出一个以文字概念为表述的相对完整的文件。主要是显示我们传统经典已经有了关于自己思想理论体系系统完善的思考和论述,是自成体系的,也是能够完整进行语言文字表达的,说明老祖宗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的欠账和缺憾。引述的文字资源还仅仅是整个完整体系中的一部分或者是一个分系统,本身也是需要有一个消化过程才能够掌握的,事实上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文字论述,但是即使找到更多的相关论述,没有核心的认识论模型体系的“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支持,没有“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的“以言者尚其辞,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动者尚其变,以卜筮者尚其占”,没有依托思维性构造的构造性思维的思维,再多的文字整理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在这里只是整理出来,展示一个有实际内容的整体关系和格局,所以也就不再做更多细化的文字的解释。
老子《道德经》云:“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也”。实际上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中,朴素是有实际内容的,而且是非常高级和深刻的内容,以至于老子还会做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的一个系统思想理论极为概括的总结。《黄帝内经》的另一个标题是《素问》,实际上是结合“太初、太始、太易、太素、太极”之“太素”对应整合出来的一个成功系统表述。于是我们可以按照“见素抱朴”的思路整合出下面的的论述,以彰显“朴素”之实际内容,使之成为“朴素”在现实时代承上启下的“坚然者”。

在文章的论述中,会出现文字的反复,这时候的文字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思考的再现和融入,是一种“以重言为真”的各种思想要素之间的“悠兮冥兮”和“恍兮惚兮”的有切实内容的互动互补,这样就会避免思想融通时的“道纪”的佚失。这点也是能够获得“温故而知新”效果的,很有意思的事情。

拉马努金:“把苹果放在面前,难道还要给大家证明它是苹果吗?”
1、自然而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空无,无生有,不自以为大故能成其大。
2、不证自明  和光同尘,知常曰明,神明,神明之府;知常谓明,明形頪以辨,故曰为之切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3、毋庸置疑:立端为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是观其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也;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与本,万举万当;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
4、自行闭环:圜阴阳之为象,抱一以为天下式,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万变由其真,终始自相因,中土五,天圆地方,曲则全,枉则直。
5、出入升降: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阳升阴降,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先王经世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先天,后天。前后相随。

6、和谐自洽: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人知其神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7、无限延伸: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所谓精光之论,大圣之业,宣明大道,通于无穷,究于无极也。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乃择良兆而藏之灵室,每旦读之,命曰《气交变》,非斋戒不敢发,慎传也。跨学科。
8、以人为本: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9、与时俱进:谨候其时,气可与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10、形而上者:形而上者谓之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留动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耗散结构,从混沌到有序。
11、形象思维:象也者,像也;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词不达意,立象尽意,得意忘象;数之法,出于圆方,……禹之治天下以此数生之法;道可道,非常道;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然其要一也,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依托思维性结构的结构性思维);知常谓明,明形頪以辨,故曰为之切也(一二阶认识的互动转换);虚实表里阴阳寒热。
12、模型承载: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运者,司气也,故居中位也。在天之下,地之上,当气交之内,万化之中,人物生化之间也。故运者,动也,转动也,即轮流运动,往来不歇也。于是太极始判,横五运于中,轮流至今,终而复始。圣人望而详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八正神明。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彼是方生之说;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依托思维性结构的结构性思维)。
这个认识论模型体系是整个中医文化中能够脱离个人而系统稳定独立存留的,是能够适时应用的,所有人经过特定规范的学习和训练是能够掌握和应用的,也就是说人们不仅可以应用这个模型体系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认识论模型的相关知识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形成系统完善的思想理论和改变世界观。
13、长治久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乃久;禹治天下以此数生之法。
14、亘古永恒: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也;于是太极始判,横五运于中,轮流至今,终而复始。圣人望而详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15、有无无斅:为无为则无不治;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绝学无忧,绝圣弃智。
16、难易相成:主客观互动,難=菐+佳,生生之谓易。要知道自己想什么才能够进入和实现与认识论模型的有效良性互动—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依托思维性结构的结构性思维)

17、能量第一 :无生有;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和光同尘;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太极温熵。
18、自成体系:中医是前科学,自成体系;中医将决定将来科学的发展。
19、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软件、硬件的对应匹配和匹配对应。
20、它既是直接描述事件本身,而又同事实相符合:a.几何形式终极抽象-然其要一也,三者不可至诘,故混唯一;b.视觉算法,升降维(不变性原理),感官直觉一阶,理性升华二阶之间升降阶的规范转变(降维升阶,升阶降维),c.知常谓明,明形頪以辨,故曰为之切也,方圆切接的绝对性和唯一性;d.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与本,万举万当;e.形而上的尊重和保留-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是观其复,天圆地方的完整覆盖和包容;f.互补性=易有圣人之道四焉;g.以阴阳五行过程结构为核心基础的二进制数字化(Digital processing)、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直延伸下去(数学机械化,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庄子》用文字弄了一个表述体系出来,明白的后人可以顺着《庄子》的文字回到源头文化的内容,不明白的人读了之后也会很有收获,起码知道上古时期还有一个更加高级的本源思想文化存在。《道德经》和《内经》本身就是本源文化和本源文化的结晶精华核心。黄老,老庄既是本源文化与时俱进的连续性的成果又是阶段性与时俱进的承载表达。这样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完整的“通于一”的体系。顺着历史进程走还会有十七世纪莱布尼茨二进制的承上启下衔接,一直可以延伸到现在的AI
像宋代张载这样的人属于明白的人,所以就会讲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承上启下的话。张仲景、王冰都直接做出自己的研究贡献。因为中医前科学属于“‘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的“上古时期”的传统思想文化,属于先于文字成熟之后的思想文化体系,属于中华文明最先期的“大道”思想理论体系,汉代许慎在整理编撰《说文解字》时对这个上古时期的思想文化体系与后来的文字成熟之后、以文字作为思考主要依据的的文化做了明确地区别和划分,“‘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的“前科学”体系属于“大道”,文字为主的思想文化体系属于“小学”,实际上我们现在流行的所谓文化体系属于许慎定义的“小学”的范畴,而真正的以唯象思维的传统中医则属于“大道”范畴。
中国在汉代之后的宫廷文化基本是属于“小学”的范畴,在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大道”文化退出主流宫廷文化和主流教育,偏寓于江湖,逐渐被边缘化。于是,“小学”取代“大道”成为中华文明史和文化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中华社会发展进程在思想理论方面从根本上被扭曲和中华民族在唐宋之后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要意识到这一点,明确中华“大道”和“小学”的差异,要有从“小学”返回到中华文明“大道”优秀思想文化的自觉和作为,这对于我们民族长治久安“归根曰静”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中一立万化生”,这是中国“大道”的基本理念,是有“中”有“一”的依托思维性结构的结构性思维的集中表达,如果没有几何形式的太极图认识论模型体系这句话不仅生成不了,而且形成文字表述之后还会给一般的没有受过几何学训练的人们造成极大的误解和纠结,甚至还不如孔子“叩其两端取其中”来得高明和具体。其原因就在于“中一立万化生”的形而上和几何知识的抽象思维特征和先决。于是这个问题就要回到中医整个的唯象思维的了解和解读上来,同样,又会涉及到中医科学不科学的争论上来。这就是文字表述“道可道,非常道”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和困惑。我们称之为“语言的尴尬”。相反的,在做完了中医“和光同尘”的从太阳光到太极图的功课之后,我们会得到“中一立万化生”的有认识论模型支持的人天观+方法论的“大道”思想理论体系。在认识自然本质真实的时候不做“中一立万化生”这样的认识和表达倒是真的不行了。就像任何一个几何形体总是会有一个中(重)心和只有一个重心一样,不承认“中”“一”,没有“为天地立心”这样的认识和结构反而不行了。同时也会发现孔子“叩其两端取其中”的浅薄、片面、敷衍和忽悠本质,因为只是长度形式上的求中点太表面太狭隘也太失真了,长度形式上的中点与真正的中心和重心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长度是失去质量真实的片面表达,没有质量承载的长度对于人们掌握重心可以把控实体的思想行为是一种误导,有质量承载的求“中”,找重心,这才是本质性的认识,与“叩其两端取其中”的折中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而“叩其两端取其中”只能是自欺欺人。
宇宙万物实际上就是围绕着统一温度的纷繁呈现,温度是能量与物质以及信息的正相关,这就是中医的“气”的基本思考,但中医关于温度的思考还有一个温度升降和升降的快慢的思考,这就是“风热湿暑燥寒”“六邪”的思考和表达。温度直接对应现代物理学的温度是非常和谐的自洽,“六邪”则可以与现代物理学的“熵”和谐自洽。所以中医在讲到“气”的概念是总是一种既有温度又有熵的思考和表达。这种表达集中于太极图的“象之谓也”和“于是太极始判,圣人望而详之”。从整体宇宙的温度的“一气氤氲”总是可以抽象形成一条统一直线的记录,成就从极端高温(始)到绝对零度(终)的阳阴作为两个极端的宇宙虚极,同时温度也会和也可以成为弥散不确定的三维的最终闭合的分布,这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单个系统的温度表达就一定会体现为太极图的表达,此时太极图的中点一定会在宇宙温度虚极的一个特定准确的位置上对应一个该系统的特定的均衡温度,而系统的整体也会有一个特定的温度范围。也就是说,能够将阴阳虚极和弥散分布所有自然客观存在都统一地实现承载表达的就只有一个观察日晷阴影记录成太极图的三维“大一”结构,而这个中国的三维大一结构是与宇宙统一磁场直接关联的,也就是通过“找北”确定认识论模型的建模,于是温度的虚极和宇宙磁极也就有了直接的叠套性的关联,也就是通过几何形式的关联宇宙统一磁场决定物质运动和温度状态的也是能够融合统一加以认识的,但这种认识并非简单的因果,也是一维线性是非形式逻辑思维和推理覆盖不住的,也就是说“什么是什么”的思维和表达是无能为力,必须回到依托几何形式认识论模型体系才能加以认识和表达的。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本质互动的经历和过程中认识到和深刻地把握住了这一有过程结构支持的“大道”,形成了自己认识和解读自然本质真实规律的“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的思想理论体系。
对这个体系我们现在可以简单地表述为通过找北确立三维“大一”直角坐标系,然后发现和确定质量关联运动规律中的自然温度变化关系,进而再从“太极温熵”作用的阴阳五行过程构造来解读“万物之终始”的“中一立万化生”思想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在观测中发现几何关系,在思考中运用几何关系“象思维”解读自然形而上过程结构关系的形而上认识规范和规范认识形而上的完整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经历了数千年之久的成就过程,也就是在这个思想理论体系之上我们祖先创立了“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的、璀璨的中华文明和伟大的中医。
《黄帝内经》之所以命名为“素问”和“灵枢”合成的内经,就是强调中医理论本质核心的结构性内在与天经虚极居中的本质原发“朴素”,其中包含着扭转乾坤的“枢纽”“元宇宙”地位和作用。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强调的“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也”,“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朴素”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中国的对于朴素的认知转化成认识论模型体系的中医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通过观察的朴素行为自然而然地自然生成的思想认识的精神成果,虽然具有极高的智慧和知识含量,但仍然是朴素无华。朴素到了“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言者不如知者默”的程度。这是一个世界观成就和成就世界观的首尾衔接的螺旋形上升的不断轮回,又是一个象数成理的“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的亘古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坚韧体系。
现在每个人都认为可以不必真懂《内经》也可以做医生,事实上也是如此,绝大多数的人不懂《黄帝内经》,不懂太极图也可以行医,甚至可以说,现在的中医执业者基本上都是如此。但整个的传统中医如果没有《内经》和太极也就不成其为中医了。因为没有“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没有“坚然”的显学的承载于传播,中医就是没办法科学和真正摆脱经验主义的“魅化”状态和格局。
现在我们接触的都是个人,但我们想的和追求的是真正完整的中医和中国文化,这就形成了当下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巨大纠结。个人的具体思想的一盘散沙与中医思想理论的“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两者之间完全是背道而驰、相互矛盾的状态格局,我们所处的就是这样的具体格局环境,我们的教育结果也是这样的状态和格局。因为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选择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导致了中医居于民间,中央集权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格局已经丧失了对自然文化的基本尊重和凝聚力,使得周朝以前的“大一”统的天道为大的意识形态被迫让位于政治的“大一统”,自然文化被政治文化选择所僭越。所以,我们首先能做的只是努力做到力求实现中医原始文化“必本于大一”“一言而终”的完善真实而已。
就中医自身而言,因为是自然生成而且自成体系,所以它是永远活着的,是永恒,而且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一旦做到《黄帝内经》所强调的“神明”,最终还是会成为中国优秀文化“‘大一’统”而不是世俗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现在的大数据和AI实际上就是以中医思想理论为底层逻辑的“‘大一’统”的现代延伸,是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与时俱进的现代表达。

后语

写这些东西和以这样的方式写这些东西是因为在交流中医思想理论的实践中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的情况,这涉及到一个非常庞大而丰富思想内容的梳理和归纳,但又是古人已经做过整体归纳思考的体系,于是也就可以在对于道家和中医经典进行温故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一种把诸多现代交流中经常零散出现,分别遇到,分别说出的问题罗列统合成一个由“分别说”到整理后能够统一关联思考而且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一定要回到经典中去。不要以为自己能够编出一套说辞就能够解决问题,古人已经有一套完整的“以言者尚其辞”体系,其完整和严谨程度是今人做不到的,今人只能学习,发掘;其次,要有对于“坚然者”,即太极图认识论模型体系的尊重和抱守,不可能就事论事。只要是中医的的相关问题没有一个是不涉及到基础理论的,也是不可能不涉及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可以说是离不开世界观的,所以钱学森先生要用“前科学”“生命科学”和“人天观”来加以概括,世界观就不是可以用一两句话和“分别说”就能够讲清楚的,需要有形象思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融入和支持,也就是中医象思维体系的融入和支持;再次,中医已经有了自己的完整体系,有自己的认识论模型体系,是一个有显学能力体现完整隐学的“应若失而据未有”的“坚然”体系,非常完整,用文字统一整理出来摆成一个20个要点的现代格局可以承上也可以启下,既可以分别说,也可以统一想,还可以依托“坚然”整体思考论述。
经历过对于“前科学”特征的综合思考,有了与认识论模型体系支持的基础框架和基本格局,我们会确立一个“坚然”的支撑和立场。古今中外的思想内容都可以随时实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的有效的互动和互补,不必死抱着原来习惯中已有的“俗言”内容、格局和方式排斥新的事物,只要与中医“前科学”能够互动,就要有意识积极实现各个单项新鲜事物思考与中医“前科学”思考的互动和互补,而且还要有“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的相应思考这是一种回归古人,回归圣贤思考的生命科学。总之,“道可道,非常道”,要将“前科学”的整体特征做出综合完整的了解认识,中医就实现“祛魅化”,就不可能也不会再是一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格局。
延伸阅读:
亦忱|以中医为例:那些动辄说中国没有原始创新的知道分子,都是辱没祖宗不自知的华夏不肖子孙
亦忱|关于医的亲历往事记忆和感想:中医和西医互补才是人类之福
附注:老友罗广英是学富百车的读书人,现定居在北京。这位老兄不像亦忱这样的俗人,他不玩任何自媒体。今天,年届耄耋的罗兄给我发来这篇8000余字的大作。谨用这个订阅人数只有11800+的微信公众号,一字不改分享给所有关心或研究中医的朋友们参考。此文已开放供所有读者转载的权限,惟希望转载的朋友保持全文完整。(亦忱于2024-11-29)

亦忱看世界
亦忱看世界,是亦忱专用于微信表达或转帖的一个自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