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Robotic 综述论文:通过机器人技术了解自我意识

文摘   2024-11-07 00:00   北京  

机器人技术可以在科学理解自我意识方面发挥有用的作用,既可以通过构建自我的具身模型,也可以通过使用机器人作为探索人类自我的实验探针。在这两种情况下,机器人的体现使我们能够设计和测试关于自我本质的假设,关于它的发展、它在行为中的表现以及人类、动物和潜在的机器中自我的多样性。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obotics.adn2733

Science Robotic 近期发表的综述论文,回顾了解决自我主题(最小自我、扩展自我和自我障碍)的机器人学研究,并强调了通过在人工系统中构建自我组成部分来理解自我的未来方向和开放挑战。一种新兴的观点是,自我的关键现象可以在机器人中产生,这些机器人具有适当配置的传感器和致动器系统,以及涉及预测模型网络的分层认知架构。 

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自我意识理论:

文章回顾了关于自我意识的哲学和科学理论,强调了自我意识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身体所有权、能动性、时间统一性等。

文章区分了“最小自我”和“扩展自我”的概念。最小自我包括身体所有权和能动性,是自我意识的基础;扩展自我则包括时间定位、人际互动和叙事自我等更高级的特征。

2. 机器人作为自我意识的模型:

文章讨论了如何利用机器人构建自我意识的模型,并举例说明了机器人如何模拟最小自我和扩展自我的各个组成部分。

文章指出,机器人可以通过模拟感觉运动整合、预测误差最小化等机制来展现自我意识的特征。


3. 机器人作为研究人类自我意识的实验工具:

文章探讨了如何利用机器人来研究人类自我意识,例如通过遥操作系统和机器人外骨骼来研究身体所有权,以及通过人机交互实验来研究能动性、心智理论等。

文章强调了机器人实验的优势,例如生态效度和实验控制性。

4. 通过机器人理解自我意识的多样性:

文章指出,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我意识的多样性,包括个体差异和精神疾病中的自我意识障碍。

文章以精神分裂症为例,说明了如何利用机器人模型来研究自我意识障碍的机制。

5. 讨论和未来方向:

文章讨论了机器人自我意识的伦理问题,并强调了机器人自我意识研究对未来机器人设计和精神疾病治疗的意义。

文章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例如开发更完善的机器人认知架构、探索机器人自我意识的伦理问题等。

总而言之,这篇综述文章全面探讨了机器人技术在理解人类自我意识方面的作用,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CAAI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
CAAI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委会成立于2014年,胡德文教授担任专委会主任,孙富春教授担任荣誉主任,方斌教授担任秘书长。专委会不断吸纳业界人才,会员1000余名。创建了“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国际会议”、“机器人智能论坛”等品牌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