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发布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刚满一周,香港特首李家超接受了香港中通社、香港新闻网专访。
10月23日上午11时,香港中通社社长张红率队来到特首办进行专访。在长达近一个小时的访问中,特首深入阐述了刚刚发表的本年度施政报告,强调香港全社会已经有成熟的共识,他将带领整体社会“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
(特首李家超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
李家超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第一章开宗明义提出“改革求变、由治及兴”。事实上,2022年竞选时,李家超便提出改革,当时用的词语是“革新”。他告诉记者,改革在很多人的理念中是推倒重来,那个阶段认同不那么容易建立,群众不那么容易上“改革号”。
如今香港正值经济转型期,社会对改革的认同、配合、基础都有了,他认为“力度可以大些”。于是乘着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他带领香港,顺势坐上“改革号”。
“改革往往要改变行为,改变习惯,由一个舒适圈走出来,利益要重新分配,所以会有抗拒的力量。”李家超直言,改革也会有系统矛盾,如同银行处理借贷和风险一样,必须相互配合。所以改革要成功,李家超认为,离不开两个重要观念,一是配合,二是阶段。
“这配合包括对改革理念的认同、建立同意改革的群众、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及配合时势。”李家超坦言,以往香港太成功,“皇帝女不愁嫁”,如今香港周边城市不断进步,他乐见社会开始认同改革,各行各业也开始自我改革。
在今次施政报告中,“新质生产力”单独成篇,足见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这也是李家超对于香港整体改革较深入的领域。李家超告诉中通社记者,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其中的“新”不单指创科,还有思想创新、系统创新的内涵;“质”除了高质量,还要看效果和效益。在他看来,生产力的载体是产业,要用产业来验证新质生产力的成果。他还提出,要结合绿色化、数字化这两个元素,一方面保证了可持续发展和美好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能让创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而要发展好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和改革一样,要“共融”。
(香港中通社记者洪少葵摄)
要改革、要创新、要发展,离不开人才。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立了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给香港巨大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八大中心”,人才必不可少。对于已经取得成效的“抢人才”政策,施政报告定了18万这个数字。李家超解画,18万的缺口是按照“八大中心”的发展定出来的,18万是基本盘,在目前高度竞争的社会,要保持香港的高度竞争力,一定要继续吸引人才。
李家超比喻,抢人才就像乒乓球双打,谁都希望能和世界冠军成为搭档而非对手。但目前社会高度竞争,“每一个经济体都在拼命抢人才”,所以吸引的人才越多越好。李家超直言会在就业、教育、房屋等方面主动给予配对帮助,并集结社会各业界力量,让人才在港落地生根。
在李家超看来,香港有一个优势是全球独有的,那就是香港既有国家优势,也有国际优势。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在目前地缘政治复杂的情况下,香港是全球人才的优质选择,目前已有近5万持外国护照的人才选择香港。
建立文化软实力方面,李家超特别提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产业化的潜力,认为戏曲文化也可以如同外国的歌剧一样产业化,以市场收益凝聚更多业界力量。他说,我们的诗词歌赋、文学著作,内涵丰富。诗词歌赋有五千年历史,在各个舞台风光无限,但是要有心人来推动,要建立氛围。
“香港曾经被形容为‘文化沙漠’,我觉得我们已经不是‘沙漠’了,但是不是一个‘绿洲’呢?我们要努力。”李家超提出,要在产业化和人才培育两方面加快进度。
“改革的动力,来自于相信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整体利益,不要太想个人的得失。”这是李家超的信念,也是他的动力和底气。
担当的背后,是无尽的牺牲和付出。2022年上任至今,特首李家超几乎全年无休。成为好特首的背后,是对家人的亏欠和“内疚”。
但他有自己的办法。“纵然我在礼宾府有设备完善的书房,但我会移到我太太工作或看电视的地方,陪着她。”但李家超的陪伴仍带着“内疚”,“她看她的电视,她看她的书,她画自己的画,我只能做自己的工作,能不内疚吗?”
然而,家庭之外,他还有750万的“家人”。在他心中,750万市民的欢颜,便是他最大的动力来源。他说,特首是一个使命,香港每一个时期都只有一个特首,必须铭记“忘我和无私”。
一路走来,李家超的步伐越来越坚定。如今他的身后,越来越多人坐上了“改革号”,香港已经凝聚了共识,凝聚了理念,凝聚了群众。大家一起齐改革、同发展、建未来。
转载请注明来源
《通说》
▽
香港中国通讯社出品
▽
更多好看新闻,请点击二维码,
下载“香港中通社”APP,
玩转全球华人华侨圈最大的中文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