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随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胜利,新中国的曙光已经展露。此时,在中共中央的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下,为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而从香港北上东北解放区的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30余位民主人士,汇聚到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阳。
对于绝大多数北上民主人士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解放区。在筹备新政协的一系列政治活动之余,北上民主人士在沈阳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新春佳节。
![]()
20世纪40年代的平安广场和平安座。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平安座”更名为“宏大电影院”,更名后的宏大电影院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迎接北上东北解放区的民主人士。
1949年1月26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八,此时的沈阳市区节日气氛已经十分浓厚。这一天,位于沈阳南站(今沈阳站)附近的宏大电影院(今沈阳市文化宫)张灯结彩、红旗招展。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军区以及东北各界人民代表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欢迎会,热烈欢迎为筹备新政协会议北上东北解放区的民主人士。从1948年9月12日第一批北上民主人士从香港登船算起,四个多月来,北上东北解放区的民主人士第一次正式对外亮相。33位北上民主人士和各界代表千余人参加欢迎会。欢迎会于下午2时开始,首先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致欢迎词,接着,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20位民主人士登台现场发言,一致痛斥国民政府的假和平阴谋,拥护毛泽东对时局的声明,主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革命进行到底”。最后,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李富春代表东北局发表讲话,充分肯定了民主人士的发言。由于参加欢迎会的民主人士情绪激动、欢欣鼓舞,发言比预想时间要长,以至于到了原定的晚餐时间,欢迎会仍在进行。民主人士的发言饱含着对协商建国的期盼,他们都坚信:中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1月27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为北上民主人士准备了一场户外文艺演出,地点就在民主人士下榻的沈阳铁路宾馆(今辽宁宾馆)门前,演出内容主要是东北地方戏和扭秧歌、踩高跷等,民主人士切身感受到解放区民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随母亲许广平北上的鲁迅之子周海婴用照相机记录下民主人士在沈阳铁路宾馆门前观看这场文艺演出的情景。![]()
![]()
现在,在辽宁政协文史馆“辽宁政协发展历程展”中展出的一张北上民主人士观看文艺演出的照片就是当时周海婴拍摄的。这张照片中,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等民主人士在观看演出后情不自禁的起身鼓掌,照片中唯一的女士是时任民建理事罗叔章,只见她一边微笑一边鼓掌。周海婴还拍摄了一张为民主人士演出的高跷队队员照片,看得出,这些高跷队队员正在沈阳铁路宾馆门前“候场”休息准备演出。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天演出的地方戏是二人转《王贵与李香香》。二人转又称棒棒戏,《王贵与李香香》是当时传唱在东北解放区的二人转剧目。关于这天的文艺演出,陈云夫人于若木后来回忆当天场景时写道:“还有秧歌表演,刚刚解放的沈阳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1月28日是农历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沈阳铁路宾馆为北上民主人士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民主人士在解放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辞旧迎新,互相祝福,对新的一年寄予希望。1月29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时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李初梨将自己收藏的一对“鸳鸯端砚”赠给在沈阳铁路宾馆的沈钧儒,沈钧儒有感而发,作诗《鸳鸯砚》。伴随着喜庆的节日气氛,2月1日正月初四这一天,民革主席李济深在沈阳铁路宾馆主持召开民革第二次临时中央联席会议,会议讨论了赴北平前的准备工作。从会议内容不难看出,李济深等民革党员充满着对新中国成立的热切期望。同日,民进常务理事马叙伦、王绍鏊、许广平通过新华通讯社发表公开信,函告上海、北平、香港等地的民进会员,强调加紧贯彻本会宗旨,坚决站在革命一边。也是在这一天,在沈阳的北上民主人士和在河北平山县李家庄的民主人士共56人,怀着对北平和平解放的喜悦心情,联名致电毛泽东和朱德,祝贺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深切表示:“同人等已先后进入解放区,叠奉捷音,不胜振奋。窃愿竭力追随,加紧团结,为中国之建设奋斗到底。”第二天是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毛泽东、朱德复电56位民主人士,表示收到2月1日来电后“极感盛意”,并指出“此次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全国人民不畏强御,团结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一致奋起,相与协力,从而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各方面的援助,使人民的敌人完全陷于孤立”“欲求人民解放斗争获得最后胜利,必须全国一切民主力量同德同心,再接再厉,为真正民主的和平而奋斗。诸先生长期为民主事业而努力,现在到达解放区,必能使建设新中国的共同事业获得迅速的成功”。代表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多年来致力于民主革命所作贡献,对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寄予厚望。随着北平和平解放,北上民主人士在沈阳度过一个祥和而充实的春节后,于2月23日起程前往北平,信心满怀开启协商建国新征程。来源 | 辽宁省政协
作者 | 张恺新
编辑 | 杨思宇
审核 | 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