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区1案例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

民生   2024-12-17 17:13   甘肃  

全省唯一
金川区1案例入选
《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
(2024年)》

近日,由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报送的创新案例《文明实践“细制入微” 服务群众“零距离”——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系全省唯一入选,日前已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案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金川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需求,以延伸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温度、力度、准度和深度为切入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紧扣“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目标要求,精准聚焦群众需求,做好文明实践“细、制、入、微”4 篇文章,探索出了一条文明实践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有效路径,对各地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全文如下

文明实践“细制入微” 服务群众“零距离”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风化俗、形成习惯,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的“主阵地”,是服务基层群众的“综合体”,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第一线”。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当中,发现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逐渐增长,原有的大水漫灌送宣讲、一厢情愿送演出、摆上几张棋牌桌等老办法、老方式已无法满足群众需求,针对文明实践阵地利用率降低、吸引力不足等问题,着力在把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上下功夫,积极探索群众满意、基层点赞的工作路径,延伸和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主要做法

近年来,金川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紧扣“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目标要求,精准聚焦群众需求,做好“细、制、入、微”四篇文章,探索出了一条文明实践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有效路径。




做实为民“细服务”

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金川区始终把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整合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使“阵地”“需求”“项目”在与服务“小切口”精准对接中完美融合。

阵地资源按群众需求整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社区与驻区单位、驻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问题。为此,金川区建立文明单位示范引领、区直部门牵头抓总、结对村和社区广泛动员的“跨界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将金昌市博物馆等25个市级重点公共文体设施和金川区图书馆等200多个基层活动场馆服务功能,全部统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切实做到“一个中心、多点辐射、共享使用”,加强区域之内、镇街道之间、村社之间各类资源交流,最大程度发挥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


服务触角向群众身边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金川区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建设“歇脚地”“护学岗”等文明实践驿站100多个,培育孵化志愿服务队伍1300多支,招募志愿者超万人,全面实行“错时延时服务”,确保活动阵地全年365天门常开、人常在、不间断,构建了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开锁、修车、充电、休息……设立于社区主次街道小区门房、周边服务用房等公共场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造了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港湾。


服务内容往群众心坎着力

△金川区宁远堡镇东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夕阳红“德润”生日会(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先锋圆梦微心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便民利民的“15分钟便民服务生活圈”……桩桩件件为民实事,直抵人心,赢得民心。金川区围绕“一老一小一困”等重点人群,发布《金川区“为老”“为小”志愿服务项目指南》,针对群众困难诉求,深入实施结对关爱行动,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先锋圆梦微心愿”两大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完成“微心愿”,聚焦为民办实事发布“微改造、小工程”“细服务”民生项目清单,把实事办在了群众的心上,让文明实践成为精细化为民服务的“连心桥”,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感受到金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温暖。





推进工作“制度化”

让文明实践更有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体制机制来保障。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就要聚焦常态化长效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责任落实机制化运行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2019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金川区抓实“一把手”工程,形成“党委政府负责同志负总责、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协调财政、发改、民政等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重点任务清单、群众需求清单和服务项目清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城乡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实践品牌体系化推进

△金川区开展“敲锣打鼓”送荣誉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文明实践,贵在持续。坚持以文化人,多管齐下孵化文明实践项目,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从“项目”向“品牌”转变,让文化浸润人心。建立“敲锣打鼓送荣誉”等优秀项目库8类840多项,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集中展示交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评大赛、驿站PK赛等活动,推出“孝善基金”“孝善宴”“婆媳互夸会”等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文明实践品牌,组织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其中,“敲锣打鼓送荣誉”品牌入选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


激励措施制度化保障

△金川区双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文明积分信贷发放仪式(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有效的工作制度是保障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推进文明实践工作创新提升的重要保证。2022年,金川区出台《金川区文明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将全区全部单位、商户、家庭全部纳入文明积分管理,围绕志愿服务、扶贫助困、环境整治、参与垃圾分类等方面制定33条正向加分、41条负向减分的文明积分细则,量化积分指标,以“小”积分促“大”文明,助推市民文明素质养成。比如双湾镇推行“文明积分信贷工程”,按照文明积分情况可最低享受5%的优惠利率和贷款绿色通道,让文明有“分值”也有价值。同时,还制定《金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挂点单位联系制度》等18项制度,推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提质增效,制度化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常态开展。





党的声音“入人心”

让理论宣讲更有准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切实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理论宣讲要真正实现走心入脑,需要力戒脱离群众“一头热”、单向灌输“一顿塞”、照本宣科“一个调”、不分对象“一勺烩”等倾向,将理论与实践贯通起来,从而使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心。


注重“多元融合”

让宣讲队伍“强起来”

△金川区开展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专题宣讲(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理论宣讲如何让群众听得清、听得进、听得懂?关键在人,要有一支本土化的宣讲队伍。金川区着力满足不同群众需求,整合用好“家门口”资源,充分考虑金川本地特点、人文风俗等,从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致富能人、草根名嘴中招募宣讲人才,组建包括“萤火虫宣讲团”在内的6个“百姓宣讲团”,打造了一支来源广泛、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素质优良的基层宣讲骨干力量,用带着热乎气的“乡言土语”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现出来,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有感染力、凝聚力。


突出“三性统一”

让宣讲内容“实起来”‍

“金昌是座美丽的城,文明花开处处红……”在天源里社区文明实践大舞台上,一首名为《赞金昌》的音乐快板以其新颖的形式、欢快的节奏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枯燥的理论方针在舞台上摇身一变成了老百姓喜欢的音乐快板,群众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习了党的方针政策,接受了教育。金川区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政治性、引领性和针对性,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把理论宣讲与惠民服务、文化活动、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等相结合。


聚焦“量身定制”

让宣讲方式“活起来”‍

△金川区宁远堡镇龙景村“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每天早晨10点钟,金川区宁远堡镇龙景村的“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准时响起,“时政要闻、惠农政策、健康知识”等学习强国内容及时在全村播放。金川区坚持把“大众菜谱”制作成适合不同人群的“特色佳肴”,采取百姓“点单”、站所“派单”、宣讲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理论宣讲工作模式,通过“小板凳宣讲”“炕头宣讲”“云课堂·微宣讲”“学习强国10分钟大屏”“一起读‘习语’”等活动载体,让党的声音响在基层,真正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了传播党的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





助力基层“微治理”

让基层治理更有深度‍





在新时代,群众对衣食住行、养老托幼、便民服务等的需求日益多样。如何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金川区将基层治理与文明实践有机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建365天全天候全方位“民情直通”治理体系,使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微网格”架起“连心桥”

金川区金建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社会保障政策宣讲活动(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个网格就是一个文明实践点,金川区统筹各村(社区)区域面积、人口数量、服务功能等因素,按照“横纵到边、条块结合,精准服务、无缝覆盖”的原则,对网格进行再梳理、再细化,打造“精细型”微网格,共划分286个文明实践网格,8548个文明实践微网格。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网格内的党员、退伍军人、志愿者、退休干部等进入网格员队伍,并建立网格员工作群,从民意信息收集、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处、安全隐患排查、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划分“责任田”,做到“户户有人联、家家有人管”的“微网格”服务体系,通过“零距离”服务将居民诉求解决在“家门口”。


“微管家”织密“服务网”

为着力破解“事多人少”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问题,金川区从群众期盼入手,制定《打造“红色微管家”强化楼口微治理工作方案》,采取网格员、楼栋长、居民推荐和社区党委委任相结合的方式,以楼栋单元为单位,为全区8600多个楼口统一设置楼口长,统一设定岗位职责,通过一人一岗、多人轮值等形式,切实发挥楼口长队伍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作用。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依托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活动载体,引领带动9500余名市、区两级在职党员干部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党员,主动加入“微管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全面参与城市社会治理,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微志愿”汇聚“大关爱”

金川区开展“幸福来敲门·临时儿女来陪伴”志愿服务活动(中共金昌市金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手做,志愿就在身边,服务无处不在,金川区统筹整合“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网格工作室”、残疾人“爱心屋”、户外工作者驿站等服务功能,打造“逢6”包帮志愿服务品牌,实施“小微”便民利民志愿服务活动,推出“幸福来敲门·临时儿女陪伴”“共享药箱”等特色志愿服务,志愿者从自发性到组织化,从小个体到大团体,“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蔚然成风,“处处可志愿、人人可志愿、时时可志愿”的全域化志愿服务氛围日益浓厚。




编辑:胡亚娴       责编:张容煌

审核:吴辰章       监制:李   波


金川发布
为您提供最全面的金川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资讯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