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正文 ——
民间有谚语:精粮合口味,粗粮润肠胃。玉米是餐桌上一种很常见的全谷杂粮类食物,也是主食之一,蒸、煮、烤样样都好吃。因其营养价值高,还有“长寿食物”的美誉。
不少中老年人晚上不吃饭,就吃一根玉米作为晚餐。虽说玉米营养丰富,但有些人也不适合吃!
这和玉米的品种有关。口感绵软的糯玉米含有较高的支链淀粉,很容易被消化吸收,食用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比其他谷物快。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糯玉米是糯性食物,软软黏黏的,血糖反应会非常高,就像糯米一样。有的人以为糯玉米是粗粮,可以辅助控血糖,实际上粗粮不等于低GI值(升糖指数),糯性=升血糖很猛。
中国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表示,相较糯玉米,甜玉米水分含量高、支链淀粉含量少,升血糖速度较慢,对血糖高者更友好。并且,水煮甜玉米的GI值为55,属于中等GI的食物,比常吃的白米饭(GI值为90,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低很多。
不过也不能多吃,平日可代替一部分主食,再搭配大米、小米、全麦面、杂面等,并配合辅食,才能做到营养均衡。
再比如玉米汁。有时候出去吃饭,喝水太寡淡,可乐等饮料看起来又不那么健康,很多人就会被玉米汁“迷惑”,觉得喝点玉米汁美味又营养。
但实际上,榨汁会破坏食物本身的结构,让糖分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玉米汁其实也是一个升糖“炸弹”。
而且,为了让玉米汁喝起来口感更好,很多商家会在玉米汁中添加糯米饭来增加粘稠度,无形中又增加了糖和热量。所以,玉米汁其实也算是一种饮料,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健康,平常要少喝。
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有调中开胃、利尿消肿、健脾渗湿、平肝利胆的功效。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看,玉米也是毫不逊色的。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常见蔬菜进行排名,玉米就名列榜首。而且,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研究也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最高。
玉米中不仅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常规营养物质,还含有异麦芽低聚糖、维生素、多糖等物质,这些成分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和血糖,特别适合中老年朋友食用。
玉米是有名的粗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但可以刺激肠胃蠕动、防止便秘,还能促进人体代谢,帮助人体排出毒素,有通便助消化的作用。
玉米中的胡萝卜素是重要的维生素A源,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能保护视力、预防干眼症、预防夜盲症等眼部疾病。
而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都是胡萝卜素的衍生物,它们俩能帮我们抵御蓝光对眼睛的伤害,防止视网膜损伤,抗氧化,有助于预防视网膜黄斑变性。
煮玉米:
1、锅里加入足够的水,使玉米完全浸没。
2、同时加2克食盐、2克的食用碱,搅拌均匀后,将玉米也一起放入锅中。(最好留一两片玉米薄衣,这样可以保留玉米的水分和谷物香味)
3、煮沸后转小火煮熟,通常需要8-10分钟。
4、煮完玉米,最好马上拿出玉米沥干,否则味道就不浓郁了。
玉米须
买来的玉米,不要把它的须都扔掉,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或者尿酸高患者,都可以拿来煮水喝。玉米须还有两个别名:玉麦须、龙须,所以玉米须煮的水叫龙须茶。
玉米须常被作为利尿药使用。除了能促进尿酸排出之外,玉米须还有和肝平胆、凉血泻热、利湿消肿等功效,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玉米胚芽
很多人吃完后玉米棒上留下了许多淡黄色的小芽,这其实是玉米最有营养的精华——玉米胚芽。
玉米胚芽是玉米粒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虽然它的重量仅占玉米粒的11%~14%,但其脂肪占总籽粒的84%,蛋白质占22%,矿物质占83%。
在吃玉米时应细嚼慢咽,把玉米粒嚼碎,胚芽啃干净,将营养统统吃进肚子里。
看叶子:选有新鲜绿叶包裹的,叶子是青色的,说明玉米很新鲜;如果发黄发干,则说明玉米熟过头了。
看玉米须:一般来说,如果玉米须是干的并且不皱缩,这种玉米通常是新鲜的。然而,如果玉米柱头是黑色的,这种玉米往往是偏老了。
摸颗粒:可将玉米叶微微剥开,用手指感受下玉米粒的软硬程度。较软的说明过嫩,较硬的说明过老,选软硬适中的刚好。
本文由“7点养身”综合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建议配方、方法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商务合作请联系荣经理: 1558160024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