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30多家五百强企业出谋划策,一位前咨询公司牛马说:每个职场人的故事其实是一场英雄之旅

文摘   职场   2024-07-11 20:08   德国  

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提出,在清醒时,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用探照灯照亮的世界,探照灯的光线很强,被它照到的事物清晰醒目,但探照灯的照射范围也很狭窄,只聚焦于一点,不及其余;而在迷幻状态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灯笼照亮的世界,灯笼的光线是弥散开的,没有清晰的焦点,但它也帮助我们打开了一个更宽广的视野。


# 嘉宾介绍


怎么看待自己过去的职场经历,会因为个性羞怯和善,不能成为强势独当一面的职场人物感到抱歉过么?或者你会自认优秀,但因为始终没有在职场上得到更多肯定而倍感失落么?

作为一名曾为30+家世界500 强企业提供组织发展咨询服务,接待来访咨询时长超300小时的优势教练Judy看来,这些“问题”统统可以换一个视角来看——

一个老好人的魅力也许是拥有超强的关系处理能力,一个想要在职场急切渴望被重视的人,背后藏着这个人超强的自我实现动力,所以更应该将精力放在做事层面,从而建立影响力

Judy曾就职全球四大之一的组织发展咨询公司,过去为企业提供服务,成为自由职业者后,她将更多精力放在个人来访者身上,从B端到C端,Judy除了拥有更多元的经验,同时也让她更像一位拥有了抽离视角的“第三方”,冷静地看待职业人成长的痛楚。

在她看来,很多人所叙述的失败故事更像是英雄故事。企业有时候如同一把尺子,职场人不可避免地被衡量,但真正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注意:每个人的价值很难被统一衡量,个人在集体环境里的“失败,背后却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个人完全可以选择借由失败去重新看待自己内心的渴望,进而去超越,去精进,发展自己。



给来访者做过300h+优势教练咨询
她重新解释了成功和失败


Judy过去曾为甲方、乙方企业都服务过,行业横跨快消、地产和人力资源咨询行业。在上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几年后,日复一日的工作让Judy心生疲惫,彼时她正面临举办婚礼和下一步的人生安排,于是干脆辞职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离职后,Judy仍是前公司的合作顾问,此外,她还从事盖洛普全球优势教练的工作,为有需要的职场人提供一对一的咨询。


B端到C端,Judy认为上一份工作的技能完全可以迁徙到如今的工作,只是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B端更多满足组织发展,用专业测评工具去看待员工的能力特质,包括个人潜力,领导力,本质上仍是基于企业组织文化,为个人所在的岗位要求服务,而C端客户则完全被当作个体,通过解析个体特点和优势去提高个人职业优势。


通过服务两端,Judy对于个体如何在社会生存以及个人的评价,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她认为,一个人如何被评价,很多时候是取决于将对方置身于何种环境中,“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被评价,小时候被评价学习,长大了是工作能力,甚至是找对象。每个个体进入职场,所处的位置都会有一些相对的评判标准。但其实个体本身很难被评价,标准只不过是相对于岗位的要求,并不代表它的存在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在当下职场环境中,职场人会被绩效分为“优”“劣”,从而导致个人价值感缺乏或膨胀,甚至于自我拉扯。


但在Judy看来,如果个人所有价值感都来源于所在的岗位位置上,这样单一的评价体系必然会使人痛苦。她理解,个人总是在体系标准里面临“倒数”,确实会很难感受到自己价值,不过仍需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真正的价值应该由自己来衡量。同时,也可以辩证地思考,个人在环境中感受到的不适和挣扎,并不一定完全是件坏事,这涉及大多数职场人共同的困境——自我限制。


Judy接触的来访群体中,很多人对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限制,这和人的本性有关,人本身会害怕困难,不管是为组织服务还是为自己工作。职场人所面临的困难,大多需要发挥特别大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忽略的规律是,人做一件事,本身就存在失败概率,而但凡能够成功地完成一件事的人,往往都是在一点点地突破。“优秀的人不是不迷茫或不害怕,他们可能相对来说找到了方法,比如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加入社群或一些能够培养信心的社会团体,然后去重新定义过去的失败,重新看待自己内心的渴望”。Judy说。


Judy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帮助职场人重新梳理和看待自己过往的职业路。在她的视角里,一些来访者难以启齿或自认为的失败,很多其实是英雄故事,只是因为个体的羞愧感,被蒙上了一层难以解构的尘埃。



这位优势教练举例,一位在一家公司工作了34年的来访者,会深陷于自我缺乏统率气质的困境,比如过程中做了太多协调工作而认为自己更像一个“吉祥物”,只是发生事情后屁颠屁颠收拾烂摊子而不会主动管理项目。


作为旁观者,Judy很冷静地指出来访者性格里的“一体两面”。即对方所认为自己更像一个吉祥物,其实验证了他是一个能将关系建立很突出的职业人,能和别人建立很深度良好的关系,这也是他能够赢得团队信任的原因——指令清晰,具有同理心,不会给下属太多压抑的感受。但这位来访者的误区却在于,一再低估自我优势,放大了那些“看起来”很有影响力,魄力的能力,如此,便会全盘否定了自我优点,连带着对自我产生攻击和不满意。


纵观38个全球能力架构模型,Judy解释,每个人都无法做到全部拥有卓越的38项能力,个人只要拥有四到六个卓越的能力,短处有团队帮助补足,其实足以获取成功。这也是她一直强调并认可的“两把刷子”观念。即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两把刷子,并且想办法将它们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一旦能发挥出优势,那些所谓的小瑕疵,反而可能成为个人有魅力且独特的地方。




在来访客户里照见自我“弱点”

成长始终是一件超越体验的事


虽然曾为企业服务过,但Judy仍会选择和个体站在一起,对个体的关注、理解甚至于深切的共情,可能都是她为什么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接受更多一对一的来访者。

对于职业成长、人生成长,这位教练给出了一个精妙的比喻,所谓成长,其实是不断地向这个世界,抛答案,然后经由“世界”回答。“这个世界包括大家身边的朋友、教练或人生导师,每个人经历的事情背后可能反映了个人课题,每一次向他人询问时,个人可能不会一次性就能拿到标准答案,但随着阅历增长,又慢慢有了更多困惑,累积多了,答案就逐渐清晰,最终大家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也许它不是最标准,最完美,但和以前的答案肯定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就标志着人的成长”。

无论是阅览优秀文章、演讲,Judy觉得储存知识资源可以改变个人成长,个体会随着经历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答案最后又慢慢践行到个人身上。如今这位帮助过许多人的教练,就认为自我已经在冲洗中,少了很多排序思维。而成长就是如此,历尽千帆,最重要的仍是回到“我”的身上,修炼自己。


Judy的一位来访者身上,她曾看见过自己的影子,对方在职场上影响力较强,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职场初期,这位来访很渴望被看见,被夸赞,然而本身的优秀又会让他被寄予更多期待,一旦一件小事没做好,就会遭遇疑问“不是高材生吗?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这让这位影响力才干突出的同学倍感受挫。

因为遭遇过类似问题,Judy不会指责这位来访,而是进一步看见了他受挫和失落里深藏的渴望——希望在职场上被重视,被关注。

所以她很直接地提出,这可能和个人的排序思维有关,需要认识到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想要赢得认可是主观意愿,这会驱使个人能够发挥自我影响力,成为一种驱动力,使人进步。但客观上来看,没有人是通过一厢情愿的“渴望”来建立事实层面的影响力,个人需要真实看待自我,通过达成目标来建立自我影响力。如果不调整视角,个人会感到非常难受,会反复有被评价,被排挤的感受。


分析过程中,Judy坦言并不是每一个coach都是完美的,只是在克服自我命题时,教练们会总结更多办法,使用较好的心态去调整,“我们愿意去学,且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问题,但没关系,个人可以慢慢地寻求进步,慢慢地去解决自己身上的命题”。

无论是生活或工作,Judy始终抱持着用自我小小的身体去经历人世间的事情,无论是痛苦或快乐也好,只要深入体验,就会有感触,从而会形成自我的智慧。Judy如今的人生坐标,已经不在职场,甚至于不在大多数职业群体中,她更希望自我能以突破自身为终身理想,将肉身体验的智慧传播出去,让来访者在智慧里获益。

对于如何来定义自我的成功这样一个庞大的问题,Judy描绘了一个细微、具象的场景:在举办80岁的生日party,如果有几十年前的来访者前来告知,自己对对方的改变和帮助,这将是Judy终其一生最开心的事情,也是迎来80岁生日最好的礼物。



 1001 自由客 x Judy 

自由客:
你同时是一位终身成长实践者,每年要输出5
w+的个人笔记,这些笔记的内容都和专业相关么?给你带来了哪些积极意义?


Judy更多还是记录成长的感悟,成长肯定是工作环境这个载体带来的,比如说工作中的一些感受,包括去接触同事、客户过程的感受。当然也有一些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亲密关系,都是不同的载体。我基本上每周,每天都会写一些感触,因为有的时候就是aha moment,过了之后就没有了,我会想把那些东西给写下来,专业上的内容有哪些东西可以记一下。甚至有时候我会观察跳广场舞大妈,我都会突然有一种感受,她们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万物都跟她没关系。

我觉得写笔记也是一种锻炼,它锻炼了我对生活颗粒度的觉察,只不过我不是刻意为了锻炼而去做,是种习惯。我会发现每个人都很有自己的智慧,我翻以前的东西,觉得天呐,我怎么写得这么好,我今天的疑惑都被过去的自己解答了。你知道人的进步,就是不断推翻过去的自己,然后又开始循环,又陷入迷茫。你有时候去看一看成长的道路,会觉得它是一种螺旋式地前进。



自由客:对于目前职场环境中,大家所共同面临的职业成长困境或趋势,你会有哪些觉察么?会有哪些建议和意见么?

Judy大部分可能还是工作内卷,做的工作自己又不喜欢,可能又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目前的大环境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是很友好。有些时候,我会想到尼采的一句话,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的生活。我们肯定不能因为当下环境完全限制自己,那好像就没有什么希望了。我们还是可以有自己向往的东西,写作也好,助人也好,内在的渴望是不能磨灭的,因为那些会支撑你往前走。

第二点,不少人当前的工作里面肯定有部分是可取的,把这些可取的部分和你内心真正做的事情进行一定的结合,利用这段时间修行,无论是心态也好,还是学习技能,尽量和自己做连接。这样不至于让你甘心于这样的生活,被磨得没有希望了,虚度光阴。始终知道自己内心的渴望。始终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实现什么,只是你在借由当下的环境来修炼自己,也许对于自己之后去追逐想要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所有人生体验,其实都需要经历一些素材,那些素材,你如果特别嫌弃它们,觉得没有用,就会难受,一天都不想待下去了。但记住,它们都只是素材,如果能在这里面去获得什么,甚至去观察身边一些痛苦的人,都是不错的记录,就不枉当下的经历。



关注我们,收听自由客往期采访



- End -

欢迎自由职业者或者小微创业者
接受我们的采访

后台联系我们

可以帮助你推广你的个人品牌


#今日互动:

在职场中你是如何挖掘和看待自己的优势的?



👇  关注我们并设为星标 👇


# 扫码加入会员

FreeLab自由客实验室
FreeLab致力于赋能与联结自由职业者/数字游民/远程工作者/斜杠职人/小微创业者。创建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可以解放时间和地理位置,获得职业上的自由。平台主要提供远程工作、技能提升、人脉拓展、干货共享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