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我的老师获奖啦!

教育   2024-12-17 07:01   山东  


笃行不怠守初心,潜心育人铸师魂

近日,我校举办第十二届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决赛

老师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结合思政元素,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展现新时代滨医青年教师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独特的教学风采

最终评选出

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6名

快跟随小蜜看看

有没有你的老师~





孟晓菲

第一临床医学院

授课课程:《内科学》



青教赛感悟



2024年12月5日滨州医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青教赛)落下帷幕,作为最后一名选手的我获得了让自己还算满意的成绩。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见证了我从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稚嫩和忐忑,到拿到校赛一等奖的整个成长过程。作为一名90后临床医师和临床教师,青教赛见证了这个正缓缓拉开的新时代。

2022年,我刚刚完成了大内科的试讲,仅仅有一些带教见习实习少得可怜的经验,靠着无知无畏的闯劲儿,冲进了第十届青教赛的决赛。此后两年,我有了更多的教学任务、并且指导了大学生技能竞赛,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我一遍一遍在思索怎么收集生动典型的临床案例,怎么将前沿的技术和课堂结合起来,怎么上好每堂课。2024年,鼓足勇气再次冲进校赛决赛。今年的我,教学经验更多了一些、知识储备更全面了一些、临床案例搜集的更丰富了一些,从选择教学节段到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再到逐字稿、准备教学教具,每一步都仔细斟酌,而这个过程中医院的领导、老师们耐心的指导我,细微到每个细节的处理,在我毫无头绪的时候给予我启发和指引,我也在一次次的淬炼中飞速成长,五堂课也在一遍遍的打磨中得以精炼。

在备赛的这段时间里,恰逢我担任大内科住院总,4天一个住院总夜班,每当深夜奔波于医院各个科室之间会诊的时候,冷风一吹我就清醒地开始想我的课件和设计,然后回值班室彻夜通宵的查资料改课。我,以及和我一起参加比赛的伙伴们,能坚持这场耗日持久的比赛,能够为之付出难以估量的时间和精力,无一例外都是对于教学有着最本质的热情和情怀的人,都是对于老师这个崇高身份有着最纯真敬意的人。

青教赛带给我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自我成长是最快乐的,分享知识也是最快乐的,站在讲台上面对可爱的学生,更是最快乐的。而我最终的目的,就是想上好每一堂课。



▲上下滑动查看




李 岚

基础医学院

授课课程:《细胞生物学》



青教赛感悟



参与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段既充满挑战又极具启发性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痛并成长着”这句话,成为了我最深刻的体会和最真实的写照。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生活确实常常被形容为平淡而规律。日复一日地备课、上课、总结反思,虽然充实,却也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模式化的循环中。而教学比赛就像是一股清流,为这平静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与色彩,它不仅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契机。

酸的滋味,在于自我质疑。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反复推翻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面对同行专家的点评,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那些被质疑的时刻,心里难免泛起一阵酸楚,但也正是这些酸楚,激发了我对教学的深刻反思,让我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成长的空间。

甜的滋味,源自收获与认可。当经过反复的打磨与调整,我的课堂终于展现出新的风貌,学生们的肯定,评委老师的认可,甚至是获奖那一刻的喜悦,都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甘甜。这种甜,是对努力的最好回馈,也是对我教学能力的认可,它激励我继续前行,探索更多可能。

苦的滋味,是过程中的不懈努力。从选题到设计,从试讲到修改,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心血和汗水。一遍遍地修改教案,模拟讲课,那份孤独与疲惫,构成了这段旅程中的苦味。但正是这份苦,让我学会了坚持,学会在逆境中寻找突破。

辣的滋味,是挑战自我的勇气。教学比赛不仅仅是对教学技巧的考验,更是对个人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极大挑战。站在讲台上,面对未知的挑战和观众的审视,那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感觉,就像是被辣椒刺激了一般,让人心跳加速,热血沸腾。正是这份辣,激发了我的潜能,让我勇于跳出舒适区,不断突破自我。

总之,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是一段充满酸甜苦辣的旅程,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痛并成长着”的真谛。每一次的挑战,都是一次自我超越的机会;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宝贵经验。我相信,正是这些经历,将塑造一个更加坚韧、更加优秀的教师,让我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能够更加自信地前行,用爱与智慧点亮学生的心灵。



▲上下滑动查看



董周焱

基础医学院

授课课程:《病原生物学》



青教赛感悟



以赛促教,成长在路上

在这个冬日里,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与不懈追求,我有幸参与了滨州医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决赛,并荣获佳绩。此刻,我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喜悦,更多的是对这段经历的深刻反思与宝贵收获。回顾备赛与参赛的点点滴滴,我深刻体会到了“以赛促教”的深远意义,以及在比赛中个人成长的轨迹。

一、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教学能力的机会,更是一次深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之旅。在准备过程中,我反复打磨课程内容,力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能精准传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激发学生兴趣。这一过程促使我深入挖掘教材,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生动的教学方法。在一次次的比赛过程中,我进一步意识到,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间思维的碰撞与灵感的激发。本次青教赛对我而言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通过“以赛促教”,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二、个人成长:在比较中汲取,在点评中领悟

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在比赛中的表现有了显著提升,这份进步离不开日常教学实践的积累与反思。今年的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技巧,观察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策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然而,真正的成长发生在与其他优秀选手的同台竞技中。他们的精彩表现让我看到了教学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现场专家的点评更彷如一面明镜,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课堂互动的设计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最令我触动的是专家对启发式教学的强调。通过他们的点评,我领悟到,优秀的教学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意识到自己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创新思维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次比赛,让我下定决心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与探索精神的学习环境。

三、感恩同行:教研室的支持与校方的鼓励

一路走来,我十分感谢教研室各位老师们的无私帮助与支持,他们在我备赛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帮助我一次次修改教案,模拟试讲,让我得以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地展现自我。同时,我也要感谢校领导和评审专家们的认可与鼓励。这份肯定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也促使着我不断突破自身、追求卓越。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是对我们整个教学团队努力的认可。

总之,这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不仅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我教学成长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它让我深刻理解了“以赛促教”的理论,促使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成长。“前人曾照我,我照后来者”,我将汲取青教赛中获得的经验,传递知识火种,照亮学生们求知的道路,共同探索无限宽广的天地。未来我也将继续进步,争取在青教赛中获得更好成绩,尽己所能,回报领导、专家和同事们对我的认可和期许。


▲上下滑动查看




朱嘉卉

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

授课课程:《运动医学》



青教赛感悟


参与这场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不仅是一次展示和提升教学技能的竞技舞台,更是一次深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洗礼。回顾这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历程,我的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慨与丰硕的收获。

在备赛的那段时光里,我深刻领悟到《运动医学》这门学科的深邃与广博。它所涵盖的不仅仅是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更深入探讨了运动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了将这门学科的知识以精准而生动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我不断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广泛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致力于将每一个知识点阐释得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还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医学理论巧妙地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表述,从而使他们能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

在比赛的那一天,我站在讲台之上,面对着台下那些专注而期待的目光,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我努力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包括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旨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引导他们积极地进行思考。这使我更加坚信,优质的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成长的旅程。

然而,此次比赛亦揭示了我在专业领域中的若干不足之处。在时间管理方面,我有时过分追求完美,这导致了部分讲解内容显得冗长;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我认识到自己尚有广阔的进步空间。这些深刻的反思使我领悟到,教学实际上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它要求我们持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并且不懈地追求改进。

赛后,我有幸接收到评委专家们珍贵的建议。他们不仅认可了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独特亮点,同时也明确指出了我有待提升的领域。这些宝贵的反馈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持续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知识的不懈追求,以此不断迈向教学卓越的境界。

参与本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深刻领悟到“教书育人”的深远内涵。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展望未来教学工作,我将致力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激励他们积极探究、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此外,我亦将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巧,力求成为学生发展旅程中的智慧导师与挚友。我坚信,携带着此次竞赛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深刻体悟,我将在教育的征途上,更加坚定而自信地迈进。



▲上下滑动查看




王 聃

口腔医学院

授课课程:《牙周病学》



青教赛感悟



前路漫漫亦灿灿,牢记初心得始终

今年,我有幸站在滨州医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讲台上,与来自三十余个不同专业的教师们切磋技艺、共同进步。大家的教学设计充满创意,课堂引导生动活泼,精神风貌积极向上,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同事们对教学工作的热忱与热爱。同时,这也坚定了我对教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正如林木茂盛需先固其根,教师若要持久、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教学技能。作为一名临床医师,我最初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我从临床带教和实习小讲课开始,逐步实现了从医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我积极投身于医院和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教学培训,参与教研室的每一次备课和试讲,申请参加外部的教学会议。我学习了多媒体应用、教案撰写、教学方法以及思政教学,逐步夯实了教学理论基础,丰富了教学经验,最终从实验课的讲台走向理论课的讲台,并站在了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讲台上。

我们教师之间经常探讨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课。我认为,只要能让学生乐于听讲、易于理解、记忆深刻,就是一堂成功的课。这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信息处理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引导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让学生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因此,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授业解惑”。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原理,他们才能听得懂、记得住,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学识。此外,医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大爱和医德的传承,是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授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至关重要。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如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怀、医学品德等,使这些元素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学相长,医教协同,教学工作让我对知识的探索更加细致和深入,使我的临床思维更加开阔和缜密。前路虽远,但只要坚持前行,终将到达。在教学方面,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希望借助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东风,继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从一名合格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上下滑动查看




徐 瑞

护理学院(老年医学院)

授课课程:《成人护理学》



青教赛感悟



扬帆起航风正劲,中流击水奋楫先

当我再次站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舞台上时,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多次参赛的“老”教师,我不断思索着青教赛对我的意义。

一、赛如星

青教赛于我,如夜空中璀璨的明星,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为我指引方向。每一次参赛,都是对教学的重新审视和精准定位。在备赛过程中,我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就像一位执着的航海者,借助星星的光芒规划前行的航线。那些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是我为学生们打造的知识地图,而青教赛就如同那最亮的星,引领我不断挖掘、完善。它让我明白,教学并非按部就班的知识传递,而是要如同星辰般,在学生的心灵天空中闪耀,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的热情。

二、赛如火

青教赛似一团熊熊烈火,点燃了我的教学激情。比赛的压力和挑战,如同添柴加薪,让这团火越烧越旺。每一次的教学设计、课堂展示,都是在火焰中锤炼和锻造自己的过程。我在这烈火中不断突破自我,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案例分析,让课堂生动有趣;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这团火让我在教学中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它燃烧着我的热情,让我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带来更精彩的课堂体验。

三、赛如友

青教赛更像是一位知心好友,耐心地陪伴我在教学之路上不断成长。这位“好友”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让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它提醒我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它也给予我信心和勇气,让我相信自己在教学上的能力和潜力。在青教赛的陪伴下,我不再孤单,而是与众多优秀的教师一起,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与其他参赛教师的交流、切磋,也让我收获了众多知己挚友和宝贵的经验建议。

青教赛的呈现是我上交的一份答卷,它如星、如火、如友,照亮了我的教学之路,激发了我的热情,陪伴着我成长。作为高校教师,我将怀揣初心,砥砺前行,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继续努力奋斗,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悟真正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上下滑动查看





决赛教师风采展示


 





滨州医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获奖人员名单


【一等奖】


孟晓菲(第一临床医学院)

李 岚(基础医学院)

董周焱(基础医学院)

朱嘉卉(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

王 聃(口腔医学院)

徐 瑞(护理学院(老年医学院))


【二等奖】


池佳晖(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庆全(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向卉(第一临床医学院)

孙凤娇(第二临床医学院)

姜 影(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

马小卫(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

王雅馨(药学院)

张秋艳(药学院)

陈思馨(中医学院)


【三等奖】


韩云龙(第二临床医学院)

乔 琨(第二临床医学院)

姜钟琳(基础医学院)

李玉珍(口腔医学院)

吕炳华(口腔医学院)

冯 度(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部)

车 璐(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学部)

郑云骥(药学院)

张 鹏(中医学院)

姜 肖(中医学院)

孙连学(中医学院)

许 琪(公共卫生学院)

曲佳彬(卫生管理学院)

孙蕾蕾(卫生管理学院)

蒋雨桐(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

邹雪雪(医学影像学院)



心怀热爱,躬耕教坛

每一次课堂背后

都饱含着他们的付出和心血

老师们用行动诠释了对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 敬业奉献”

教风的理解与践行

潜心治学,悉心育人

砥砺奋进,绽放芳华

让我们为滨医青年教师点赞!


推荐  阅读

 

滨医戎耀!帅!                            

查阅

 

⏰预约!专属通道!                      

查阅


/ 小蜜蜂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

来源:教务处

审核:刘 芳

责任编辑:董晓彤 姜旭妍

助理编辑:耿沅泽 刘亚君 徐文君 叶 婷

版式设计:金 慧 陈语馨


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提供滨州医学院校内资讯及其他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