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津乐道|学龄前孩子应该去现场听音乐会吗?

体娱   2024-12-17 10:00   浙江  

从听见音乐到听懂音乐,从想学琴到学会琴。或许我们并不真的试图在音乐的世界里成为一个绝对的专业者,但我们也可以试着靠近一个更有精确度的旋律空间。


为普及音乐知识、推动艺术学习,杭州爱乐乐团在公众号持续推出【津津乐道】小栏目,邀请乐团演奏家及相关音乐工作者持笔撰文、以美育人。


我们邀请到的是杭州爱乐乐团小提琴演奏家俞倩如,她将为我们带来一系列关于学琴之路的思考与见解,并回应诸多琴童家长对学艺之路的疑惑。






俞倩如

二级演奏员

2009年起任职于杭州爱乐乐团第一小提琴声部

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者

文化部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获奖者

浙江省第四届、第五届青少年比赛小提琴优秀指导教师

《音乐周报》“小俞谈学琴”专栏撰稿人





对于一般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去听音乐会只要得到感动和好的体验就足够了。但是对于学习乐器的小朋友来说,听音乐会很多时候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就不能只是感受,还需要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和观察。如果没有“内行看门道”的观察角度,即便经常去听大师的音乐会,还买很贵的票坐在好的位置上听,但是听完除了一个“好”字,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样的“无效”听音乐会对自己的演奏也丝毫没有提高。




首先,不太建议年龄很小的孩子(6岁前)去现场听大师的演奏。大多数小朋友专注力不够,无法坚持全场,不仅孩子受罪,还会给身边的观众造成困扰。比较推荐学龄前小朋友在家看电视欣赏音乐会,或者听一些普及型的音乐会,或者只听半场音乐会。时间从短到长慢慢积累,这至少能保证孩子在欣赏音乐时是专注的、投入的。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会,只要能听得进去,有感悟和体会,就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并不一定追求名团名家的音乐会。

一开始孩子去听音乐会,如果没有引导的话,可能真的会听完就算,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和印象。我每次都会在学生听完音乐会后来上课时,询问他们的感受。起初,大部分孩子都会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印象,这很正常。这时候就可以和孩子聊一下听音乐会应该主动观察哪些内容。我们可以从最表面、最能直观感受到的部分开始。比如演奏家的舞台风范、礼仪、着装、与合作者的站位关系、演奏的声音穿透力、强弱幅度等。这些最容易被看到和听到的外在也是学生最容易观察到并且去模仿的。家长、教师如果能在听完音乐会后第一时间和孩子探讨他们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就可以更好地在练习中进行引导,鼓励孩子主动学习演奏家的优点,在舞台表演上向演奏家的状态靠近。

等到孩子大一些(学龄儿童),学琴的程度也深一些后,我们就可以逐渐鼓励学生不仅看表面的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从表演背后的技术、心理层面入手,去做更加深入的思考。例如,这位演奏家的声音穿透力很强,那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两位演奏家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又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了配合。演奏家的弓段运用、揉弦运用在不同作品中有何不同,和我们自己平时的演奏又有哪些不同。看到的不同越多,得到的启发就越大。

有的学生会带着乐谱去听音乐会,最近在国内的音乐会中,我也经常看到小朋友和学生带着谱子去听音乐会,特别是演绎巴赫、莫扎特这类作品的时候。大家想要学习的心态非常好,但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这样携带乐谱去听音乐会,其实在低头看谱子的时候会错过演奏家的很多现场表现。所以除非观摩排练和走台的时候带着乐谱做一些标记,演出的时候最好还是全身心地观看演奏家的表演。去现场之前,可以先熟悉一下曲目和乐谱,在现场,就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耳朵仔细聆听,用心完全地感受和记忆,比面对一个大活人在眼前却非要低头看谱子更加重要。

现场演奏和录音的区别主要在于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演奏家在舞台上的状态。比如如何呼吸,如何开始和结束一首乐曲,遇到拉错的地方或者突发状况如何迅速调整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提前观察到,并借鉴到自己的演奏中的。每个演奏家在面对不同作品、不同场地、不同场合的演奏状态都是不同的,这一点非常有意思。我们也可以了解,尽管演奏家们非常厉害,但也会紧张,演奏水准也会有起伏。通过观察这些,更利于孩子建立一个健康完善的上台表演心态,也更利于自己音乐学习的长期发展。







本文转载自《音乐周报》

 撰文  俞

 初审  张月琴

 二审  寿娜佳

 终审  罗麦朔 洪 音



/ 即 将 上 演 /


购票小程序






杭州爱乐乐团是国内名列前茅的一流交响乐团。乐团曾参与完成G20峰会文艺晚会演出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普及城市交响乐之外,乐团还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演出足迹遍布三大洲19个国家,让“中国故事,杭州声音”传向世界。

杭州爱乐乐团

公众号  HPO_China

微博/抖音/哔哩哔哩     @杭州爱乐乐团

杭州爱乐乐团
宣传杭州爱乐乐团,提供乐团最新的交响乐演出讯息和乐团动态,普及交响乐教育,实现与粉丝们的互动,推广交响乐事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