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日刊”并设为星标,每天都能收到文章,点上面蓝色文“语文日刊”关注
2024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4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0道2024年3月6日-2023年12月7日
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6道2023年9月7日-12月6日
4.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2道2023年6月7日-9月6日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5.小学试题仓库
句子结构:(定语)主语+[状语]谓<补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充当(“的”为定语标志)。
状语一般由副词、介词结构充当(“地”为副词标志)。
补语一般由助词充当(“得”为补语标志)。
一、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
例: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解析: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画线句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
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解析:句中“广泛”是修饰“议论”的,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3.多层定语语序不当。领属+时间/处所+指称+数量+动词+形容词+名词+中心词(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她是我们学校的(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教师。
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目的/原因+时间+处所+副词(表范围或频率)+形容词/动词(表情态或程序)+对象+中心词
例:那位家长为表歉意(目的),昨天(时间)在学校里(处所)又(副词,表频率)真诚地(形容词,表情态)向他(对象)道歉。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主语+前关联词……后关联词……超然客公众号
主语不同时:前关联词+主语1……后关联词+主语2
例1: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而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解析:“如果”要放在“我们”后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当各分句是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例2: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解析:“不仅……而且”连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艺术活动”和“技术活动”,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所以“不仅”应该放在“过程中”的后面;另外,从逻辑顺序来看,“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应对调。
6.分句位置不当。分句之间往往有相对固定的逻辑(或先后)顺序,一般不能颠倒。
例: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解析:先保障---后改善---进一步提高幸福指数---保持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7.虚词位置不当。注意所字结构所涵盖的内容、否定副词不所在位置。
例: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解析:助词“所”应放在“带来的效益”前面。
二、搭配不当
如何辨析“搭配不当”
1.看主干成分。主要看主谓宾能否两两搭配。
2.看附加成分。主要看定语、状语、补语能否修饰、限制它们的中心词。
3.看并列短语。看并列短语是否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
4.看两面词。
搭配不当的分类:
1.主谓搭配不当。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造成多个短语同用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解析:“看一个人的吃相”和“会暴露”搭配不当,“会暴露”的主语应该是“一个人的吃相”,去掉看。
2.动宾搭配不当。这种病句类型有:动词是不及物(不能带宾语)的而带上了宾语;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动词不止一个;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顾此失彼。超然客公众号
例: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
解析:经历与任务搭配不当,应该经历改为执行。
3.主宾语搭配不当。
例: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解析:句末应加“之--”,否则意义不搭配。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包括: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解析:修饰语“热烈”只能和“讨论”搭配,不能和“思考”搭配。
例2: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个问题。
解析:“稍微”和“深思”不搭配,可改为思考。
5.关联词搭配不当。“如果……就”“只有……才”“只要……就”“不仅……而且”
例: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解析:应将“也”改为“就”。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解析:强弱说的是两个方面,而“经济实力雄厚”说的是一个方面,应删去“的雄厚”。
(三)成分残缺or赘余
1、主语残缺or赘余
①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
例1(全国卷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使其,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解析:删除“随着”,让“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加上政策的扶持”整个成为主语;或者删除“使得”,让“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成为主语。
②暗中更换主语而主语残缺不能把前一分句的宾语当作后一分句的主语。
例2(全国卷二)“地坛书士”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解析:最后一个分句缺少主语,应在“依旧”前加上“市民”。
③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任何脱离国际化市场需要去谈志愿、兴趣,都是不恰当的。
解析:在“兴趣”的后面加“的情况”。
④主语赘余。
例4: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解析:句首已有主语“我们的革命先辈”,后面的“这些革命战士”赘余,应删去。
2、谓语残缺or赘余
①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残缺。
例1:一天,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购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解析:中途改变陈述主体致使谓语残缺。此句本来是说朱柯忠怎么样,可突然变成了说另外一个人。在“突然”之后补“发现”或“看见”即可。超然客公众号
②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例2:商业部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张旗鼓地向群众宣传教育,出售产品的重要意义。
解析:应在“出售”前加“讲清”
③谓语赘余
例:这份期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面向中文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解析:面向赘余,应删去。
3、宾语残缺or赘余
①缺少谓语动词的宾语。
例1:(天津卷)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的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解析:解开后缺少宾语,在本质后加“的谜题”。
②缺少介词的宾语。
例2:(浙江卷)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解析:“按照……”是介宾短语,后面缺少中心与,应在“生态乡”后加“的目标”。
③宾语赘余他不知不觉走了10里路左右的距离。
解析:“10里路左右”已表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4、附加成分残缺(注意固定句式,“在…中”“以…为”“把…当作…”等)or赘余
例1:(全国卷三)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解析:①“在……中”是完整结构,应在“月球背面的深坑”后加“中”。“研究得清楚了”中,“得”多余,应删去。
例2: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解析:第一个分句中“最好”和“比较合适”语义重复,保留其一即可。因为第二句为“最好”,从句式统一原则考虑,保留“最好”。
5、关联词残缺
例: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解析:分句间是递进关系,前面已经用“不仅”,而后一分句缺少与之相呼应的“而且”等。应在“体形”前加“而且”。
例2: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解析:两个分句间明显是有转折关系,应加上“虽然……但是……”这一对关联词。
6、表约数、概数的词语并列,造成赘余。
例(天津卷)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解析:“15%到30%”本来就是约数,应删去“左右”。
(四)结构混乱
如何辨析:①看主语。确定每个分句所陈述的对象是否一致,不一致就是中途易辙的问题。②看谓语。如果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语动词,有可能犯了藕断丝连的毛病。③看句式(短语),重点分析是否混杂了两种固定结构,有可能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
1.句式杂糅
同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杂糅到一起,就造成了结构混乱。
例1:(2018·浙江)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超然客公众号
解析:“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就是……”与“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仰赖的是……”杂糅在一起,应删掉“的原因”“就”或“仰赖的”。
2.中途易辙
表达句意时,前一个分句还没说完,后一管分句又暗换了主语,造成表意混杂。
例1:(2018·天津)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解析: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尤瓦尔·赫拉利”,而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的主语都是“《人类简史》”,主语不一致。应将“写作了”改为“写作的”。
例2:(2018·浙江)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解析:前半句“出版社除了……外”“利用直播”的主语是“出版社”;下半句却换成了“图书营销”,应该将“除了”放在“出版社”前面。
3.藕断丝连(前后牵连)
“藕断丝连”是指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也就是把两句话不恰当地合并成一句话,也叫“前后两兼”。
例:(2016·浙江)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解析:“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前后牵连,结构混乱。即“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既作“赞美”的宾语,又作“形成了奇妙的平衡”的主语。可在“舞台设计”后加上逗号,在“形成了”前面加上“认为这二者”。
例:(2015·湖北)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解析:可把“确保”改为“为”,或删掉“奠定坚实基础”。
熟记常见的杂糅类型
1.本着……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2.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3.由于……下(由于……,在……下)
4.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5.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
6.因为……的原因(因为……,是……的原因)
7.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8.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9.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10.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11.围绕……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以……为中心)
12.以……为带头(以……为首,由……带头)
13.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14.经过……下(经过……,在……下)超然客公众号
15.有……组成(有……,由……组成)
16.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括号内为正确形式)
(五)表意不明
清晰明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语意令人费解,或者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就会造成表意不明的错误。
如何辨析“表意不明”
①看代词。若代词指代不明,语句就可能表意不明。
②看修饰成分。如“一个”既可以修饰人,又可以修饰物。若两种修饰都讲的通,那就有歧义。
③看词性。如“和”既可以作介词,又可以作连词。若两种修饰都讲得通,那么就有歧义。
④看停顿。如一句话可以有不同停顿,并因此产生不同意义,那就有歧义。
表意不明的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词义不明。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多义的,或某个词组(短语)的意义不确定,就可能引起歧义。
例1:这本书是黄色的。
解析:“黄色”既可指颜色,也可指内容含色情成分。
2.词性不明。词性不同,词的意义也不同。句中某个词的词性存在不确定性,句子就容易产生歧义。
例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解析:“和”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介词。若是介词就意味着偷偷把钱存进两家银行的是“他”和“副总经理”,若是连词就意味着偷偷把钱存进两家银行的仅是“他”。
3.结构不明。同样的一个句子或短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层次划分不同,其语意也不同,由此也可能产生歧义。
例3: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解析:“护林员……的问题”可以认作主谓短语,也可以认作偏正短语,由此可产生两种意思,一种是对护林员揭发的问题感到气愤,一种是大家对护林员揭发问题的行为感到气愤。
4.修饰不明。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引起歧义。
例4: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解析:“几个”可修饰“学校”,也可以修饰“领导”。
5.指代不明。有些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例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解析:“他”可指“嘉宾”,也可以指另外的人。超然客公众号
6.停顿不明。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造成歧义。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加了标点符号),也可能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6: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解析:“本月15日/前去汇报”,这种停顿的意思是15日当天汇报;“本月15日前/去汇报”,这种停顿的意思是15日以前的某一天去汇报。
(六)、逻辑错误
不合逻辑,是指句子虽然在语法方面正确,但不符合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逻辑或事理逻辑,有较大的迷惑性。
如何辨析“不合逻辑”
①看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辨别是否自相矛盾。
②看并列短语,辨别是否分类不当,概念不清。
③看否定词,辨别是否否定不当。
④看逻辑关系,辨别句子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概念混乱。概念之间有多种关系,比如同一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立关系等。运用概念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关系,否则就会违背逻辑。
例1: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解析:“鱼、虾、甲鱼、牛蛙”都属于“水产品”,不应将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并列在一起。
2.自相矛盾。同一个句子,应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例2:在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解析:“缺乏”的后面跟了两个分句,仔细研读会发现,语句表达的意义与作者要表达的意义正好是相反的。作者要讲的是: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二是谋略。超然客公众号
3.主客颠倒。句子表述的对象有主客之分,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有时表达不好,就会出现颠倒的现象。
例3:(全国卷1)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解析:“这类形象”是主体,“人们”是客体,应改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4.否定不当。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出现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一重否定。
例4:近几年来,王芳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解析:“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此处与“忘”连用,与后边“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矛盾。
5.强加关系或弄错关系。复句中分句间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在一些病句中,作者没有弄清分句中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却强加于句子;或者是没有弄明白分句间的关系而错用关联词。
例5: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高。
解析:文章“艺术成就很高”与“写得不长”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关联词却强加了这种关系。
6.不合事理。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例6: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解析:“绝产”程度重于“减产”,“和”表并列,故二者不能用“和”连接,改为“导致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乃至绝产,鱼虾绝迹”。
总结:辨析病句的注意点
1.句子以介词开头时,要考虑是否缺主语。注意:如果句子出现“在”“使”“由于”“经过”“关于”“对”“对于”等介词,就要考虑句子是否会因为滥用介词而造成主语残缺、搭配不当、主客颠倒等。(例:经过老师的耐心开导,使他深受教育。)
2.句子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语时,要考虑一面和两面是否搭配。(例: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3.句子有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时要考虑语序是否得当。(例: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包括一大批甘肃省在内的8个省区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得到认定和发现。“一大批”应移到“8个省区的”之后)
4.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例:他的家乡是湖南省常德市人。)
5.关联词的使用是否配套。(例:只有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就能提高。就---才)超然客公众号
6.句子的谓语是“避免、预防、防止、忌”等词时,要考虑句子是否把意思说反了。(例:出发之前,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7.句子是复句时,考虑分句内容是否合逻辑。(例:新闻媒体及一切出版单位,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先增强后杜绝。)
8.句子中有代词时,要考虑代词是否指代明确。(例:主题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9.句子中有谦辞或敬辞时,要考虑是否用错对象。(例:我们将光临你们单位参观。光临是敬辞。)
10.句子中有数词时,要考虑是否前后矛盾或有没有歧义。(例:这场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两百万以上。至少和以上矛盾。)
11.句中有否定词时,要考虑是否误用或多重否定。(例:我无时无刻没有不想念她。)
12.句中有多义词时,要考虑是否会产生歧义。(例:张明一见到老朋友,立即给他拉到大路边,聊了起来。“给”既可以理解为“把”,又可以理解为“被”)
13.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时,要考虑是否搭配不当。(例: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工作”不能和“采用”搭配)
14.因果关系的复句,要考虑是否强加因果。(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15.句子中有“多虑、悬殊、极好、久仰、惨遭”等词语时,要考虑是否犯包容性错误。(例:我早就久仰他的大名了。“久仰”包含了“早”的意思)超然客公众号
16.句中有文言词语、书面语时,要考虑是否重复。(例:《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3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修典”和“编纂”重复。)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日刊yuwenri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资源请加入 月刊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归作者!
投稿:160280748@qq.com; 商务:QQ160280748
欢迎关注语文日刊公众号yuwenrika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华附试题作文(shitizuo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