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一根,杭州已很难买到,“懂的人很懂它,不懂的人根本不要吃”

民生   2024-11-07 14:11   浙江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老话说得好,“冬吃甘蔗胜过参”,作为秋冬季的时令水果,立冬时节,甘蔗已经开始全面占领街头巷尾的水果摊。

杭州水果市场上,目前最流行两种甘蔗,一种是浙江温岭的紫皮甘蔗,一种是广西的青皮甘蔗。天气小姐姐在临平红丰农贸市场问了一圈,根据甘蔗的大小,前者在12-15元/根,后者在15-18元/根。

不过,有老杭州人给天气小姐姐指路说,杭州其实是有本地甘蔗的,差不多这个时候也上市了,价格比外地甘蔗还要便宜不少。原来很有名气的,但因为个头小,卖相不太好,现在水果市场上很难买到,“懂的人很懂它,不懂的人根本不要吃”。这个时候去临平塘栖一带走走,运气好点,才能在马路边遇到卖自家多余甘蔗赚点零花钱的当地农民。

天气小姐姐不想撞运气,提前打听了一圈,发现临平运河街道西北部的杭南村现在还种着不少祖传的杭州青皮甘蔗,当即决定开车去看看。

沿着荷禹路往北开,开到运溪路附近,一拐就是了。一进村,就能看到泛着青皮的甘蔗,一排排整齐地立在路边的田头里,只是都不成片,东一小片西一小撮地种着。

听说有人来采访,杭南村的职业经理人田妙萍很自豪地跟天气小姐姐介绍,他们村种的青皮甘蔗可不是外边卖的普通甘蔗,而是临平特产的青皮果蔗,俗称上湖青、上河青,出了名的皮薄、肉脆、汁丰、味鲜甜,在南宋时曾被列为贡品,是杭南一带农民的传统经济作物,很多村民都是从祖辈就开始种的。

口说无凭,嘴尝为真。这两天天气好,甘蔗长得也好,田妙萍当即就领着天气小姐姐去了当地一户种着青皮甘蔗的村民家里参观。

远远地看到我来,村民胡美娥就在自己家门口,提前削起了甘蔗,动作看着非常熟练,三下五除二就削好了一根。

胡美娥把削好的甘蔗送到我手上,热情地招待我一定尝尝,“可能没有外面的甜,但吃着爽口,不会腻”。好奇取了一节尝尝,入口第一感觉就是好嫩,好咬,多汁,嚼着也够甜,脆也是真脆,女生都能徒手掰断。

胡美娥的丈夫沈根洪感慨地说,“现在地少了,种得也少,我爷爷在的时候,家里种着五亩地的青皮甘蔗。现在只种了几分地,一般都是留着自家人吃的。”有的村民地里种得多,家里吃不完,才会拿去村口卖。一般也不零卖,都是一捆捆卖,10根一捆,一捆50元左右。

以前附近还有一家五杭糖厂,村里还种了不少专供榨糖的甘蔗,“甜度非常高,冷的时候,甘蔗上面都会冻出糖水流下来。”可惜现在糖厂没了,种甘蔗的村民也越来越少。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好奇,杭州这“夏热冬冷”的天气,真的适合种甘蔗吗?实际上,四季分明才是王道,加上杭州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又肥沃,很适宜种甘蔗。

据《临平商贸史》记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仅临平周边农村一年可产甘蔗20多万担,是临平地货业的主要特产之一。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蔗种植更是远近闻名,民间还流传着“青皮甘蔗塘栖出”的说法。

1980年12月,塘栖古运河水上甘蔗交易市场。快拍小友“运河风”拍

据媒体报道,那时候每年11月,塘栖广济桥一带的运河水上甘蔗交易市场就会开始热闹起来,并持续到春节前后。每日里,附近农民就会将整船的甘蔗运来,十扎一排纵横交错地叠在河滩边,百米长的河岸几乎没有些许空隙。慕名前来的外地客商行贩也是源源不断地驾船汇集塘栖,挑选合适的甘蔗,运到苏州、上海等地去。

为了多挣一点,当地农民有时候也会自己坐船去上海卖,因为卖的地方越远,价格就可以卖得越高一点。可以说,甘蔗种植是当时塘栖农民的一大经济收入来源。

在村里,甘蔗还被视作喜庆的吉祥物,田妙萍说,以前村里有人定亲,就会将青皮甘蔗切成一段段的,染红后装在盘里,当喜糖一般分享给乡亲,“红粉,就是乡下店里有卖的那种染料。寓意节节高,甜蜜蜜。”

沈根洪一边领着天气小姐姐看甘蔗,一边说,这个时候上市的本地甘蔗,还是田地里刚砍下来的新鲜甘蔗,甜度虽然不高,但胜在鲜嫩多汁,而且超好啃。再过一段时间,等天气冷了要下霜了,他们就会把甘蔗提前砍下来,地里再挖个大坑,埋入甘蔗窖藏起来,等要吃的时候再挖出来,而窖藏后的甘蔗也会更甜。所以,甘蔗一般能从秋天吃到次年春天。等清明时节,再把吃剩预留的甘蔗埋入地里,很快就会冒出新的甘蔗小苗。

他还分享了一个挑甘蔗的小诀窍,“要挑那种上下粗细一样的甘蔗,节和节之前越长越好。要是长得下大上小,笋一样的甘蔗,肯定不好吃嘞。”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宋赟
编辑 肖旭
审核 毛迪 林琳


韩国总统尹锡悦,鞠躬致歉



 


这个月,公历和农历日期重合了!

美司法部考虑结束针对特朗普的刑案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都市快报
生活因温暖而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