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阶段需避免的十大复习误区
01、埋头题海,忽视思考
误区:许多同学认为成绩提高不了是因为题目做得不够多。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他们认为埋头于题海是正确的。
提醒:如果题海战术真的有效,学校完全可以给每位学生发放大量试卷,而不需要三年的课程。学习知识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思考,做题只是提高熟练度和应用能力的一种手段。
正确方式:有针对性地做题,并兼顾全面性。做题时要思考出题者的意图,探索其他方式来考查同一知识点。
02、否认老师,忽视课堂
03、熬夜补习,忽视日常
误区:白天忙于上课,而夜晚回到家后,完成学校作业后还自发地学习直至深夜,甚至直到凌晨时分,仍在为学业奋斗。
提醒:熬夜并不可取,不仅影响睡眠,容易疲劳,也会导致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成绩也可能会下降。
正确方式:既然一天24小时的时间不能改变,那么就只能尽量把琐碎时间善加利用,比如乘坐地铁、公交车时,无法安静地思考一些问题,这时可以借助手机等工具听些音频复习资料,要么就背诵几篇古诗或几个英语单词。
04、特立独行,忽视团队
误区:由于高三阶段时间紧迫且任务艰巨,一些同学选择将自己封闭在厚重的学习壁垒中,专注个人的复习计划,从而减少了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
提醒:作为社会团体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自己从整体中摘除,不与外界接触,如此势必会为自己增加压力,越发走向封闭的极端。
正确方式:永远不要忽视沟通的重要性,跟同学放学一起回家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或热门话题,互相提问和探讨,这样不但能交流观点、加深记忆,更有助于排解压力。
05、过度用力,忽视休息
06、患得患失,忽视本质
误区:期中或期末考试时一味沉迷于分数的多少,不明白高考之前的所有测试实际上都是为高考做准备的。最终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高考扫除知识障碍。
提醒:通过阶段性测试,你可以发现现阶段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些问题可能是知识方面的、应试技巧方面的,或者应试心理方面的。
正确方式:明确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所在。在之后的复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
07、重视难题,忽视基础
08、专注个例,忽视全局
误区:只学习孤立的知识点,不能够全面地看待问题。
提醒:所有高考的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构成的知识网,特别是文科知识。文科有一些主观题,万一知识点没背熟可以通过知识体系来引出,这样还是有可能得分的。而理科是纯客观的,所有的知识点是由不得任何主观发挥的,整体的关键词把握了,还有可能根据公式导出。
正确方式:把握宏观知识体系更加有利于知识点的记忆。
09、迷信参考书,忽视课本
误区:参考书是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与深化,然而,有些同学却将其视为绝对权威,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参考书的研读中,反而对课本本身的学习投入不足,这种做法无疑是舍本逐末。
提醒:参考书起到的只是参考作用,虽然有些高质量参考书对知识点归纳总结的相对详细,但同学们只能用其来查漏补缺、拓展思维角度,最终通过自己思考形成解题思路才能考出好成绩。
正确方式:注重课本的同时,结合参考书,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与解题方式。
10、急于求成,忽视计划
误区:在复习阶段,心绪不宁、急躁不安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不少同学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境:平日里复习时感觉一切顺利,题目解答也颇为顺手,但一到考试,却难以取得高分,即便是面对比平时练习更为简单的试题也是如此。
提醒:心浮气躁导致复习不够深入。很多同学在复习时,只是满足于表面上的理解和做题的数量,而没有真正深入到知识点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中去,虽然看似掌握了知识,但实际上却只是“浅尝辄止”,一旦遇到稍微灵活或综合性强一点的题目,就容易暴露出理解不透彻的问题。
正确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复习时,不仅要注重做题的数量,更要注重做题的质量和效果。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和目标。在复习开始前,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目标,并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
说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汇总,版权归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感谢原作者的付出,分享为公益,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请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