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来往,最掉价的4种行为,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文化   2024-11-04 06:01   上海  
作者 | 儒风君
朗诵 | 陈着
来源 |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编辑 | 慈怀书院(ID:cihuaishuyuan)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人活一世,须坦荡端正,赢得赞誉,留下好名。

倘若与人来往,言而无度,行而无德,只会让自己和家人蒙羞。

以下这4种最掉价的行为,坏口碑,损品行,希望你一个也没有!

-1-
爱算计,占便宜

《警世通言》中说:“便宜不可占尽。”

很多人精明算计,认为占人便宜是会过日子。

或是在人情往来中有来无往,或是想方设法找人要好处。

但谁也不是傻子,大家的聪明程度大同小异,不必心存侥幸。

事实上,对方早就心知肚明,只是当面不说,但心里早有计较。

当你偷偷因占人便宜而沾沾自喜时,在别人眼里其实已劣迹斑斑。

即使不在背后说你闲话,也会选择与你渐行渐远,甚至断绝往来。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昧了良心,失了人缘,把路越走越窄,百害而无一利。

况且一个人到了要占人便宜的程度,可见能力何其低劣,平白让人更瞧不起。

《菜根谭》有言:“世事亏乃福,人情淡始长。”

越喜欢占便宜的人,看似精明,实则愚蠢,越容易吃亏。

不占便宜,待人以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好感,这是教养,更是智慧。


-2-
爱炫耀,说大话

林语堂先生曾总结社会的“十大俗气”。

而首当其位的便是: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朋友聚会,同事闲聊,亲戚见面,开口闭口就是炫耀显摆。

吹嘘自己赚了多少钱,张扬自己认识多少人,卖弄自己能办多少事。

可敲锣打鼓的炫耀,也许能哗众取宠,得到他人肤浅的肯定。

但大话说多了,只会招人烦、惹人厌、引人妒,使人厌倦反感。

他人眼中,你自我陶醉的虚荣心,你自以为是的高姿态,既可笑又掉价。

《了凡四训》中讲:“惟谦受福。”

如果你实力够强,无需通过炫耀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反之,如果实力欠缺,一旦被戳破,就会沦为他人眼中的话柄。

放低姿态,心存谦卑,修炼内在,方能得到别人真正的欣赏和敬重。


-3-
爱讨好,求好感

常言道:“巧厨难烹百人餐,一人难如千人愿。”

人活一世,没有谁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与接纳。

若是总在讨好,总是迎合,对别人有求必应,掏心掏肺。

哪怕不惜改变性情,漠视感受,也希望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和好感。

这种行为,换来的往往不是别人的肯定,而是看轻鄙夷,可怜又可悲。

因为真正愿意和你深交往来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独立有主见的模样。

你卑微屈膝、卑躬屈膝的姿态,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还会将你当成软柿子想捏就捏。

正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年纪越大越明白,讨好换不来尊重,迎合得不到正视。

你不必委屈自己迎合别人的口味,只需要散发出自己的光。

当你坚持自我,活出自我,愈发优秀耀眼,自然能吸引同频的人向你靠近。


-4-
爱伪装,充面子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

脸面,是世上最难放下又最徒有其表的东西。

现实中,与人来往,太多人也将面子放在第一位。

但面子是自己挣的,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伪装。

要是没有钱,也要穷大方讲排面;没有能力,也要硬头皮咬牙上。

小到和朋友请客吃饭,大到婚姻事业,都在人前死要面子活受罪。

怕人看不起,怕人指指点点,渴望被人羡慕推崇,渴望得到尊敬。

可为了他人眼中风光的自己,戴上面具,过度包装,只会输掉面子,沦为笑柄。

毕竟,你有几斤几两,每个人心里也如明镜一般,迟早知道得一清二楚。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分量,摆正自己的位置,千万别逞强装阔。

《一代宗师》中有句话说得好:“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

层次越低的人,心中没有底气,越是爱面子。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在他人面子,在里子上下功夫。

因为世界的评价体系,始终是看你自身的价值,而非外在的排场。

当你足够强大,自然而然会让人敬重三分,乐意与你结交往来。

最重要的是,那些真心诚意对你的人,无论你是不是风光得意,都会予以敬重与珍惜。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国学爱好者聚集地,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有温度,有价值,有趣味,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

*朗诵:陈着,男,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甲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高级讲师。获全国诵读大赛大奖。省级作家协会、诗书画研究会、朗诵艺术学会和演讲学会的会员、理事。多家广播、电视、音视频、网络主播,汉语、英语双语读、诵专业实践者、指导人和评委。个人微信公众号chenzhuoyongyuandiyi(“听说阅读播诵咏哦吟写唱”)

好书相伴的日子,
让你的生命闪闪发亮。

慈怀书店逛逛吧~
愿你与我一起
在读书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共读群,共同学习

慈怀书院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