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SusMat :超快冲击合成(~300ms)制备HEA纳米颗粒用于高效电催化

学术   2024-11-08 06:01   上海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催化剂成为能源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贵金属催化剂,如Pt,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在氢析出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等电催化应用中备受关注。然而,贵金属储量有限、成本高昂且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催化剂,以降低贵金属负载量,同时保持高活性和稳定性。近年来,高熵合金(HEA)作为一种新型多组分合金,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HEA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在电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旨在探索HEA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并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催化剂。






论文概要


华中科技大学姚永刚教授等在SusMat期刊上发表了题为“High-entropy alloy stabilized and activated Pt clust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is”的论文。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将贵金属簇(如Pt)均匀分散并稳定在高熵合金纳米颗粒(如FeCoNiCu)表面的混合催化剂设计,通过超快冲击合成法(约300毫秒)实现高熵合金的合金化,并结合Pt的电镀替换法进行表面锚定。该设计中,高熵合金核心通过高熵稳定性和核壳相互作用,确保表面Pt簇的高分散性、稳定性和可调性。在氢气析出反应中,该混合催化剂HEA@Pt实现了高达235 A/gPt的质量活性,分别比均质FeCoNiCuPt、纯Pt和商业Pt/C催化剂高出9.4倍、3.6倍和1.9倍。此外,研究还展示了将贵金属Ir稳定在FeCoNiCrMn纳米颗粒上的设计(HEA-5@Ir),在阳极氧气析出反应中表现出优异性能,并与阴极HEA@Pt结合实现了高效的整体水裂解。这项工作开发了一种通用催化剂设计策略,利用高熵合金纳米颗粒有效分散、稳定和调控表面活性位点,实现了高活性、稳定性和低成本的和谐结合。




研究亮点


1. 高熵合金(HEA)作为贵金属催化剂的载体:本研究将HEA作为贵金属Pt的载体,利用HEA的多元素组成和熵稳定效应,实现了Pt纳米团簇的均匀分散和稳定锚定,从而提高了Pt的原子利用率,并降低了贵金属负载量。

2. 超快冲击合成技术制备HEA:采用超快冲击合成技术制备HEA纳米颗粒,该技术具有制备速度快、成本低、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为HEA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3. 电化学沉积制备HEA@Pt催化剂: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将Pt纳米团簇均匀沉积在HEA表面,形成了HEA@Pt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兼具HEA和Pt的优点,实现了高活性和高稳定性。

4. 优异的电催化性能:HEA@Pt催化剂在HER和OER等电催化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其质量活性分别比纯Pt和商业Pt/C催化剂提高了9.4倍和3.6倍,且稳定性显著提高。

5. 通用性:该研究提出的HEA@Pt催化剂制备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贵金属和碳基底材料,为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文概览


图1:HEA@Pt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优势

图1展示了HEA@Pt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优势。图1A中,Pt催化剂、HEA-Pt催化剂和HEA@Pt催化剂的结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HEA作为载体分散Pt纳米团簇的原理。HEA-Pt催化剂虽然降低了Pt负载量,但Pt纳米团簇的分散性仍受限制。而HEA@Pt催化剂通过电化学沉积将Pt纳米团簇均匀地锚定在HEA表面,实现了更高的分散性和更稳定的结构。图1B展示了HEA@Pt催化剂负载在碳化木 (CW) 基底上的示意图,揭示了其独特的结构优势。图1C则通过比较HEA@Pt催化剂、Pt催化剂和HEA-Pt催化剂的Pt含量和质量活性,进一步突显了HEA@Pt催化剂在降低贵金属负载量、提高催化活性方面的优势。


图2:HEA@Pt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和结构表征

图2详细展示了HEA@Pt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和结构表征结果。图2A展示了HEA@Pt催化剂的制备流程,包括快速高温冲击合成HEA纳米颗粒和电化学置换Pt纳米团簇两个步骤。图2B展示了快速高温冲击过程中CW基底的温度变化曲线,突显了该技术的快速性和高效性。图2C展示了HEA和HEA@Pt催化剂中各元素的含量,揭示了电化学置换过程中Pt的沉积和部分非贵金属的溶解。图2D-F展示了HEA和HEA@Pt催化剂的TEM图像,清晰地展示了HEA纳米颗粒的形貌和Pt纳米团簇的均匀分布。图2G展示了HEA和HEA@Pt催化剂的XRD图谱,证实了HEA纳米颗粒的单一相结构和电化学置换过程中HEA的部分溶解。图2H-I展示了HEA@Pt催化剂的XPS图谱,揭示了Pt主要以金属态存在,并与HEA中的其他元素发生了电子转移。


图3:HEA@Pt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图3进一步展示了HEA@Pt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图3A展示了HEA@Pt催化剂在碳化木 (CW) 基底上的分布情况,证实了催化剂的均匀负载。图3B展示了HEA@Pt催化剂的TEM图像,清晰地展示了Pt纳米团簇在HEA纳米颗粒表面的均匀分布。图3C展示了HEA@Pt纳米颗粒的高分辨率TEM图像,揭示了Pt纳米团簇的晶格间距和HEA纳米颗粒的表面氧化物。图3D展示了Pt纳米团簇的尺寸分布,平均尺寸约为3.9 nm,表明Pt纳米团簇尺寸均匀。图3E展示了HEA@Pt催化剂的HAADF-STEM图像和EDS元素分布图,进一步证实了HEA@Pt催化剂的复合结构,其中Fe、Co、Ni、Cu和Pt元素均匀分布。图3F-H展示了HEA@Pt催化剂在其他碳基底上的分布情况,如碳纳米纤维 (CNF)、碳布 (CC) 和碳纸 (CP),证实了该制备方法的普适性。图3J-K研究了不同电化学置换时间对HEA@Pt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表明2分钟的电化学置换时间能够获得最佳的HER性能。图3L比较了HEA@Pt催化剂在不同碳基底上的HER性能,结果显示HEA@Pt/CW催化剂展现出最佳的HER性能,这主要归因于CW基底的高导电性和多孔结构,有利于电解质的传输和反应物的接触。


图4:HEA@Pt催化剂的HER性能

图4全面展示了HEA@Pt催化剂在析氢反应 (HER) 中的优异性能。图4A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LSV曲线,HEA@Pt催化剂展现出最低的过电位和最快的反应动力学,表明其具有优异的HER活性。图4B展示了不同催化剂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HEA@Pt催化剂的过电位仅为13.7 mV,显著低于HEA-Pt、Pt和商业Pt/C催化剂,进一步证实了其优异的HER活性。图4C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Tafel斜率,HEA@Pt催化剂的Tafel斜率仅为30.6 mV/dec,表明其具有最快的反应动力学,这与LSV曲线的结果一致。图4D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EIS图谱,HEA@Pt催化剂展现出最小的阻抗,表明其具有最快的电子传输速率,有利于HER反应的进行。图4E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质量活性,HEA@Pt催化剂的质量活性高达235 A/g Pt,显著高于HEA-Pt、Pt和商业Pt/C催化剂,表明其在降低贵金属负载量、提高催化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图4F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ECSA归一化活性,HEA@Pt催化剂的ECSA归一化活性仍然高于HEA-Pt和Pt催化剂,证实了HEA@Pt催化剂的优异性能主要归因于HEA载体的作用和Pt纳米团簇的暴露。图4G展示了HEA@Pt催化剂与其他报道的Pt基催化剂的性能比较,进一步突显了HEA@Pt催化剂的优势。图4H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HEA@Pt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100小时测试过程中几乎没有活性衰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图5:HEA@Pt催化剂的OER性能和全水分解性能

图5展示了HEA@Pt催化剂在析氧反应 (OER) 和全水分解反应中的优异性能。图5A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LSV曲线,HEA-5@Ir催化剂展现出最低的过电位和最快的反应动力学,表明其具有优异的OER活性。图5B展示了不同催化剂在10 mA/cm2和10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HEA-5@Ir催化剂的过电位分别为180 mV和300 mV,显著低于HEA-Ir、Ir和商业RuO2催化剂,进一步证实了其优异的OER活性。图5C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Tafel斜率,HEA-5@Ir催化剂的Tafel斜率仅为64.4 mV/dec,表明其具有最快的反应动力学,这与LSV曲线的结果一致。图5D展示了不同催化剂的质量活性。HEA-5@Ir催化剂在300 mV过电位下的质量活性为276 A/g Ir/Ru,显著高于HEA-Ir、Ir和商业RuO2催化剂,表明HEA@Pt催化剂在降低贵金属负载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图5E展示了不同催化剂在300 mV和380 mV过电位下的质量活性,HEA-5@Ir催化剂的质量活性仍然高于HEA-Ir、Ir和商业RuO2催化剂,表明其在不同过电位下均展现出优异的OER活性。图5F展示了Ir和HEA-5@Ir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Ir催化剂的过电位在测试过程中显著增加,而HEA-5@Ir催化剂的过电位几乎没有变化,表明HEA-5载体有效地稳定了Ir纳米颗粒,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图5G展示了HEA@Pt||HEA-5@Ir全水分解装置的示意图,HEA@Pt催化剂作为阴极,HEA-5@Ir催化剂作为阳极,实现了高效的全水分解。图5H展示了不同全水分解装置的LSV曲线,HEA@Pt||HEA-5@Ir装置展现出最低的电池电压,表明其在全水分解中具有优异的性能。图5I展示了HEA@Pt||HEA-5@Ir装置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进行12小时稳定性测试的结果,该装置的电池电压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总结展望


总之,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高效、稳定的催化剂设计策略,通过将贵金属Pt纳米团簇均匀分散和稳定在高熵合金 (HEA) 纳米颗粒表面,制备了HEA@Pt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快速高温冲击合成HEA纳米颗粒和电化学置换Pt纳米团簇两个步骤。HEA载体通过多元素调节作用和熵稳定效应,有效地提高了Pt纳米团簇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活性。CW基底的多孔结构则有利于电解质的传输和反应物的接触,进一步提升了催化剂的性能。HEA@Pt催化剂在析氢反应 (HER) 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其质量活性高达235 A/g Pt,显著高于Pt和商业Pt/C催化剂。此外,HEA@Pt催化剂也展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100小时测试过程中几乎没有活性衰减。本文还展示了HEA@Pt催化剂在析氧反应 (OER) 和全水分解反应中的优异性能,进一步证实了其作为高效、稳定催化剂的潜力。该研究为未来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能源转化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献信息:High‐entropy alloy stabilized and activated Pt clusters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is. Wenhui Shi; Hanwen Liu; Zezhou Li; Chenghang Li;J ihan Zhou; Yifei Yuan; Feng Jiang; Kun Fu; Yonggang Yao. ISSN: 2692-4552 , 2692-4552; DOI: 10.1002/sus2.56. SusMat, 2022, Vol.2(2), p.186-196.






超快高温焦耳热冲击技术推广



01


超快高温焦耳热冲击技术介绍

      焦耳高温加热技术,特别是闪蒸焦耳热快速焦耳热技术,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革新。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加热速度精确的温度控制,这项技术为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该技术基于焦耳定律,通过大电流产生的电阻热,在极短时间内实现材料的快速升温,甚至能在1秒内将材料加热至3000-4000℃的高温。这种极速的温度变化为材料制备和处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焦耳高温加热技术显著超越了传统加热方法,如马弗炉和管式炉,其加热速度之快,远非传统加热设备所能比拟。

马弗炉、管式炉升温装置VS焦耳热升温装置

02


焦耳高温热冲击装置

     焦耳高温热冲击材料制备装置可实现毫秒级别升温和降温,能达到1秒内升温至3000K的效果,试验样品可以是薄膜、块体、粉末等。对比现在常用的马弗炉、管式炉升温慢、加热时间长等缺点,极大地节约了科研人员宝贵的科研时间,并且会有与马弗炉和管式炉不同的冲击效果。该装置可抽真空或者是通氛围气体使用,还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定制。公司致力于实验室(超)高温解决方案。目前我公司设备已广泛应用于能源催化材料、石墨烯等二维材料、高熵化合物、陶瓷材料等材料的超快速高质量制备。


1)焦耳加热装置标准版



2)焦耳加热装置通量定制版


03


应用成果

向上滑动阅览

  • Ultrarapid Nanomanufacturing of High‐Quality Bimetallic Anode Library toward Stable Potassium‐Ion Storage. Angewandte Chemie., 2023. DOI: 10.1002/anie.202303600

  • Ultrafast 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 Induced Twin Boundaries of Spinel Lithium Manganate,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2484

  • High-temperature shock synthesis of high-entropy-alloy nanoparticles for cat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3. DIO: https://doi.org/10.1016/S1872-2067(23)64428-6.

  • Rapid High-Temperature Liquid Shock Synthesis of High-Entropy Alloy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3c07703

  • Rapid, in Situ Synthesis of High Capacity Battery Anodes through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Based Thermal Shock. Nano Letter 2016, 16 (9), 5553-5558. DOI:10. 1021/acs.nanolett.6b02096.

  • High-Temperature Shock Enabled Nanomanufacturing for Energy-Related Application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0, 10 (33), DOI: 10. 1002/aenm.202001331.

04


仪器信息可参阅

公司官网:

https://www.zhongkejingyan.com.cn/

仪器信息网: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18239/


扫码联系客服
联系人:刘经理
联系电话:17362009197

科研云
学术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