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观澜丨回眸2024年,江西民生幸福“成色足”

时事   2025-01-12 16:55   江西  



编者按:

       赣江,千年流淌不息的江西母亲河,孕育了璀璨的赣鄱文化,滋养着红土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推出《赣江观澜》融媒体新闻专栏,深入探寻赣鄱大地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洞悉新时代下江西社会的蓬勃发展与深刻变迁。专栏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江西独特的人文魅力与无限的发展潜力。今天推出第42期《回眸2024年,江西民生幸福“成色足”》





江西彭女士最近心情很不错,因为自己升级当妈妈了。


“非常惊喜我的孩子能成为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24年第三万个出生的宝宝。从产检到生娃,我切身感受到了医院全程专业化、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彭女士近日在医院抱着刚出生的宝宝说道。

江西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中心卫生院影像技师正在查看病人手部情况。郭洪福 摄


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好的教育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是民之所盼。


回眸即将过去的2024年,江西从医疗、教育、养老等多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增进民生福祉的措施,当地民生幸福成色十足。

家庭医生正在给江西红谷滩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就诊。熊锦阳 摄


看病就医更有保障 守护民众“健康路”


“以前乡镇卫生院没有康复治疗,儿子和儿媳隔几天就要送我去中医院治疗,耗时耗力耗钱,现在镇里卫生院也能进行康复治疗,我自己就可以骑车过来了。”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江西省丰城市拖船镇居民徐九香如今经常自己前往镇卫生院接受治疗,卫生院康复科医师为其提供了全方位医疗服务。


江西省2024年世界卫生日系列宣传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开展义诊服务。熊锦阳摄


医疗是民生之需,与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看病难不难、贵不贵是人们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的问题。


织密“民生保障网”,病有所医不可或缺。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乡村医生曾宝在为村民看诊。安远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到加强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推广运用,从为孕产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到基本建成15分钟“中医药健康服务圈”,江西全方面守护民众“健康路”。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江西省卫健委主任龚建平此前表示,江西将落实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中西医协调、医防协调发展等方面问题。


江西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官场村,江西省人民医院医疗专家远程会诊。范俐华 摄


江西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官场村地处长江中心孤岛,医疗水平有限。


为将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江西省人民医院自2021年起向官场村开展“远程医疗、送医入户、定期义诊”三项健康帮扶措施。


“医院面向村民优先满足床位,减免检查、医药费用。针对行动不便或身体虚弱的村民,我们专家团队入户给予体检问诊,拿出‘定制化’诊疗方案。”江西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温晓明说。


江西赣州崇义县思源实验学校内一些小学生正开展软式曲棍球训练。刘力鑫 摄


教育条件不断改善 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


在座位上坐正,再把脚踏挡板放平,然后握住右边的扶手往下拉,身体适时往后仰就可以将靠背放倒,书桌就变成了一张舒适小床。


今年秋季新学期,体验完“可躺式”课桌椅后,江西宜春市铜鼓县一学生贺璇叶笑着说,“以前午休时,我们只能趴在桌子上,醒来经常手麻脚酸。现在有了这个新桌椅,我们就能享受舒适的午睡时光,真是太棒啦!”


江西宜春市铜鼓县小学生在体验“可躺式”课桌椅。铜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开展“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是江西省政府发布的2024年10件民生实事之一。


该省鼓励中小学根据教室空间、午休需求和课桌椅配备情况,采用更新“可躺式”午睡课桌椅、配备午睡垫等形式,逐步实现中小学生午休“躺着睡”。


教育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2024年,除了不断改善教育条件,江西还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江西景德镇市乐平中学分校(初中部)同学使用“可躺式”课桌椅午休。乐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由于近年城区范围不断扩大,江西赣州市信丰县义务教育学位日趋紧张。


信丰县教育体育局党组副书记、总督学李敬生说,当地新建了一所初中学校,今年秋季已经开学,有效缓解了城区初中尤其是水东片区初中学位紧张问题。


江西修水“澳谊小学”揭牌仪式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同样在今年秋季开学季,江西修水“澳谊小学”揭牌。这是一所由中国土木工程澳门公司联合金沙中国有限公司投资捐建的现代化小学。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行政副主席王英伟说,“透过振兴修水县的基础教育条件,我们不仅能为当地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更能为其长远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意义深远。”


一位老年人在江西南昌东湖区光明社区幸福食堂内用餐。刘力鑫 摄


多彩为老服务 托起“银发族”幸福晚年


老有所养,是千家万户的“心上事”,也是政府部门的“上心事”。


江西省政府发布的2024年10件民生实事,有两件与“银发族”相关。


在江西宜春袁州区秀江街道袁山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开展日常活动。朱莹 摄


其中,在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江西推进乡镇敬老院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和“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


推进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经评估为完全失能等级并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按月给予一定补助;


对养老机构收住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按月予以绩效补助。


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社会福利院内,今年91岁的陈韵霞展示她的手工作品。朱莹 摄


在发展老年人助餐服务方面,江西提出,对在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助餐点)用餐的老年人,市县财政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分类给予差异化用餐补贴,重点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并根据实施效果不断调整优化政策措施。


民众在江西南昌红谷滩区普贤社区邻里中心幸福食堂选购菜品。刘力鑫 摄


每到中午饭点,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普贤社区里的“幸福食堂”香味四溢。


“幸福食堂”店长丁戬毅介绍,“幸福食堂”以老年餐为主,60岁以上老人就餐有补贴和折扣。


上述“幸福食堂”厨师长雷贵斌说,“幸福食堂”主打高性价比、安全可溯源,口味偏清淡,注重老年人膳食的营养搭配、菜品软糯等。


南昌市西湖区社会福利院内,老人们在玩拍气球游戏。朱莹 摄


冬日走进南昌市西湖区社会福利院,几栋错落有致的建筑,掩映在一片绿意之中。


“这里不仅能接受专业的照料,还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耄耋之年的陈韵霞说,在该福利院住了近十年,她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还制作了大量手工作品。


江西南昌东湖区光明社区的幸福食堂,民众正在选购菜品。刘力鑫 摄


纵览这一年江西民政事业,一项项暖心之举接连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汇聚起民众幸福安康的基础。




出品人:王修君

监   制:刘占昆

审   核:袁汝晶

撰   稿:吴鹏泉

摄   影:刘力鑫 朱莹 范俐华 熊锦阳 郭洪福

排   版:徐梦文

海   报:徐梦文

出   镜:吴思瑜

视   频:吴   敏


出品

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






赣新闻
由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主办,关注江西本地时政、经济、民生、社会等,是传播江西、了解江西的移动互联网第一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