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战士奉命炸碉堡,因天黑放错炸药包位置,不料却立下大功

文摘   2024-11-13 04:36   湖北  

1941年,刘厥兰抱着冒烟的炸药包冲向日军碉堡时,却因为天黑迷失了方向。眼看引线烧尽炸药包就要爆炸了,危急时刻,他只好将炸药包就地放在围墙下,然后快速撤离了。

刘厥兰,这个山东小伙子,或许从小就注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爆破手。

他出生在矿区,父亲是一名矿工,经常负责矿场的爆破工作。

刘厥兰从小就对这些炸药感兴趣,偷偷学着配置炸药。

14岁那年,他甚至大胆地用自制炸药在村里做了一场实验。

结果随着一声巨响,全村人都被吓得四处逃窜,还以为战争打到村里了。

而他的母亲看到他浑身灰土,正蹲在炸开的土堆旁扒拉着什么东西时,更是又气又急,差点没吓晕过去。

虽然刘厥兰惹了不小的麻烦,但这一事件让他对爆破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父母也意识到,或许这孩子天生就与炸药有缘。

于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毅然决定让儿子去参军,希望他能用这项技能为国家做贡献。

刘厥兰凭借着自己的爆破天赋和父亲的影响,顺利进入了八路军,并遇到了一个对他意义非凡的人——王凤麟。

王凤麟,八路军中远近闻名的爆破专家。

他曾在苏联学习爆破技术,是少有的专业人才。

1938年,他来到山东,开始在八路军中推广爆破技术。

刘厥兰参军后,立即被王凤麟看中,亲自教导。

在王凤麟的悉心培养下,刘厥兰学到了更多的理论知识,逐渐掌握了爆破的精髓。

原来,炸药不只是随便一放就能完成爆破。

选对起爆点能极大提升爆破的效果,甚至可以用较少的炸药摧毁坚固的目标。

他曾经认为只要炸药够多就能炸毁一切,但事实并非如此。

而王凤麟教给他的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选取最佳的爆破点,用最少的炸药完成任务。

这项技能对刘厥兰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1年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接到命令,攻打徐家楼的日军碉堡。

这个碉堡四周有厚实的围墙防护,碉堡内部还有火力互补的炮楼。

爆破连的任务就是先摧毁碉堡,为大部队的突袭扫清障碍。

刘厥兰作为爆破手,背负着这次任务的重担。

夜晚的战场静得出奇,敌暗我明的环境让每一秒钟都充满了危险。

日军凭借着坚固的石墙和碉堡,似乎牢不可破。

但刘厥兰知道,只要炸掉这座碉堡,战局将被彻底扭转。

他背着炸药包,迅速接近目标,身后是队友们的火力掩护。

王凤麟让他将炸药放在碉堡和围墙之间的凹陷处,那里是碉堡的薄弱环节。

只要引爆,整个碉堡都会土崩瓦解。

然而,夜幕笼罩下的战场让刘厥兰感到格外压抑。

他四处寻找凹陷,却发现根本看不清具体位置。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导火索已经点燃,炸药包在他手中微微颤动。

他清楚,自己必须立即做出决定!

刘厥兰的手心已经湿透,头脑中飞快闪过各种选择。

继续找?时间不够了!

撤回?任务就此失败!

怎么办?他无法再犹豫。

眼看着导火索即将烧尽,他果断地将炸药包放在围墙下,并迅速撤离。

虽然这并不是最佳的放置点,但此时此刻,这已经是最安全的选择。

“轰——”一声巨响划破了夜空,炸药包爆炸了!

围墙轰然倒塌,硝烟四起。

刘厥兰心跳如鼓,他知道,碉堡是否炸毁仍是未知数。
硝烟散去,刘厥兰望向碉堡,心里不由得一沉。

碉堡竟然没有倒塌!

他心里充满了懊悔,觉得任务或许失败了。

然而,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碉堡内的日军突然停止了射击,整个碉堡一片寂静。

王凤麟带领队伍悄悄接近碉堡,打开碉堡一看,里面的日军全都倒在地上,有的昏迷,有的甚至吐了一地。

原来,虽然刘厥兰没有准确地炸毁碉堡,但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通过围墙传入碉堡,导致碉堡内部的日军全部被震晕!

这一结果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也让王凤麟松了一口气。

八路军迅速冲进碉堡,彻底拔除了这个据点。

刘厥兰的临时决定意外地取得了成功,而这次战斗也成为了他爆破生涯中的重要一课。

这场意外的胜利让王凤麟和刘厥兰总结出了新的爆破战术。

王凤麟认识到,不再需要依赖凿洞等繁琐的“内爆法”,只要炸药位置得当,“外爆法”同样可以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

从此,八路军逐渐放弃笨重的“土坦克”和挖洞工具,改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布置炸药。

与此同时,刘厥兰也成为了爆破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面对日军坚固防御的情况下,八路军并没有被困住,而是通过不断创新和总结经验,打破了碉堡带来的困境。

这种灵活的战术创新不仅体现在刘厥兰的行动中,更在八路军的整体爆破技术中得到了体现。

更多精彩,点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历史小师妹  阿玲说  

鹿说故事集
专注内心的情感,用一个故事,治愈你的心灵。如果有一个故事打动了你,就常回来看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