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袋麻叶子,都是乡亲们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的,保证是小时候的味道。喜欢的粉丝朋友们,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直接下单了。”11月13日,“小锦哥”正在平台直播,为粉丝介绍应季农产品,身边同事麻利地将满仓库的麻叶子打包、发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锦哥”本名张锦红,胡场镇上麻村人,2014年回乡创业之前,一直在外地服装厂打工。打工期间,张锦红被互联网吸引,每到下班,工友们结伴逛街、溜冰,他便独自一人去往网吧经营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
2014年10月,随着孩子的出生,张锦红和妻子决定回乡创业,“刚好孩子出生,趁着这个机会试一试,反正有手艺,错了大不了再回去打工嘛。”
直播带货,产品从哪来?回到家乡后,张锦红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从上麻村到胡场镇,一路上几乎都是养蜂场,回家路上的张锦红被一名正在认真工作的蜂农吸引,便上前攀谈起来。经过沟通,两人一拍即合,第一款直播带货产品被定为了家乡的蜂蜜,而这名蜂农就是与“小锦哥”合作至今的养蜂人赵应辉。
随着视频的火爆,“小锦哥”也成了仙桃小有名气的“网红”,一个偶然让他不再局限于单纯售卖自产“土蜂蜜”。
去年10月底的一天,“小锦哥”发现邻居老奶奶正在晒胡萝卜干,他感到有些好奇:“奶奶,这胡萝卜不吃新鲜的,晒成干做什么?”“没办法,拿到菜市场也卖不出去啊。”
受到触动的张锦红当即组织直播,为村里胡萝卜带货,粉丝反响热烈,没几天,不仅本村的胡萝卜卖完了,周边村子的也销售一空,有粉丝在直播间开玩笑:“小锦哥,我在麻港都买不到胡萝卜了。”
原本滞销的胡萝卜卖出去了,邻居奶奶的笑脸映在张锦红脑中,久久不散。经过商讨,张锦红与团队成员一致决定,利用自身网络平台优势,帮助乡亲们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而他们的这一想法也得到了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我们去年去收农产品干货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做,今年我们再去,家家户户都在晒干货,干笋片、萝卜干各种干货应有尽有。”
“想要卖得好,产品是关键。我们市很多村产品很好,但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难有销路。”为帮助乡亲解决销售难问题,张锦红与团队成员开展了“走百村进万家”活动,优中选优,上门收购农产品,教村支部书记三农电商知识,真真切切带领村民增收。
随着“小锦哥”农产品直播日益火爆,村里的党员群众一致推荐张锦红入党,张锦红于2022年年初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十几页的申请资料,他全部手写完成。
“去年去了古田,今年去了大连。学习充电后,我的干劲更足了。”
党旗领航风帆劲。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目前“小锦哥”团队计划搬迁至老里仁口村助农基地,配齐仓储、物流资源,邀请全国各地主播为仙桃农产品带货,为农村产业发展和村集体、村民增收做贡献。
胡场镇“双培”工程实施以来,以“小锦哥”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被吸纳进党组织。与此同时,镇党委也积极为党员成长成才提供助力,培育了一批以刘杰为代表的“能人”。
年轻党员刘杰返乡创业,他通过多番学习考察,决定依靠本村优质农业基础条件,开展小规模稻虾养殖。
参加农业知识培训、拓展产业规模、品类,在村镇两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刘杰包租土地420亩,发展了莲藕、稻虾、淡水鱼等一系列产业。
既要“产得出”,更要“卖得好”。为寻找销路,刘杰多次拜访经销商进行产品推介,最终与武汉水产市场达成长期合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刘杰也没有忘记乡亲,他一边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一边积极与周边农户合作,给予技术支持、传授工作经验,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乡亲们每次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
古语有云:“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人才支撑。“双培”工程实施以来,胡场镇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工作思路,凝“新”聚力,挖掘本土人才资源。
胡场镇以产业为抓手,重点关注人才队伍培优壮强,吸纳了一批以“小锦哥”为代表的优秀人才,培育了一批以刘杰为代表的“能人”,打造35人结对帮扶导师团队,发掘能人45名,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活”“留得住”,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仙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