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记者来到施秉县双井镇双井村,倾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记忆,感受产业发展。
双井村位于清水江北岸,是一个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的美丽村寨。全村有18个村民小组,1020户427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5%以上。
双井村一角
在双井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管启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村凉伞苗寨,只见独具特色的苗族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岭脊之上,古树、古屋、古墙、古道、古井,与四面青山、层层梯田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凉伞苗寨谷底边有一口古井,名为白沙井。井旁的小溪下边坐落着一幢三间配有耳房的古屋,两头砌有马头墙。朴实无华的古井和古屋,见证了中央红军长征过凉伞的鱼水深情,也见证了双井村90年的沧桑巨变。
1934年12月,中央军委纵队离开台江县施洞口,过浮桥沿清水江北岸来到双井村,并在此宿营一晚,队伍中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红军领导人。
红军队伍来到凉伞苗寨后,寨老龙政权热情邀请他们到自己家住宿,并组织乡亲们筹米、割菜,还杀了自家一头年猪招待红军。看到红军队伍中有不少伤员,又请来苗医为他们疗伤,寨中妇女还自发地为风寒感冒的红军战士刮痧治疗。
在双井村宿营期间,红军战士主动帮助村民清理白沙井和晒谷场,清扫各家各户的庭院,向老百姓宣传革命理念,并在龙政权家的房屋石墙上书写宣传标语,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
龙家古屋
如今,历经几十年的日晒风蚀,当年红军在古屋石墙上留下的宣传标语仍然依稀可见。它像永不熄灭的火炬,赋予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年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奇迹。如今政策环境这么好,我们有责任依托本地资源,把产业做强做大,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管启军感慨地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双井村以党建为引领,紧扣优势特色产业目标主线,积极发挥产业“集群示范”作用,让群众自主选择合适产业并参与发展。精品民宿、精品水果、生态糯小米、稻田养鱼、特色苗绣……一个个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青山绿水间茁壮成长,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在施秉前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凉伞工作室,公司创始人龙明开正与绣娘们一起交流绣品“打样”技巧。龙明开自幼家境贫寒,1998年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2005年,他毅然返回家乡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致力于传承双井苗绣技艺,组织绣娘制作传统绣品,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绣娘们正在缝制绣品
“公司现有一支300余位绣娘组成的团队,我们根据客户要求将绣样图案分发到绣娘的手上,绣品完成后由公司按订单合同统一回收。”龙明开说,公司绣品主要销往广东、上海、浙江,以及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地,绣娘的年收入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在面朝清水江的一处悬崖边,建有两栋精品民宿。在民宿里凭窗眺望,连绵群山、层层梯田、滔滔江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精品民宿创建以来,不仅为村里带来60余万元收入,还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剪枝、拉枝的目的是保证果树通风、透光,进行充分日照。剪去无用枝节可节省大量养分,利于树体快速生长、枝干营养均衡,保证挂果量。像这种垂直的枝干,要从基部剪下……” 在双井村精品水果种植基地,技术人员正在指导果农进行蜂糖李树冬季管护工作。
脆红李枝头硕果累累
“别看现在满树光秃秃的枝丫,来年春暖花开挂果后,就成了鼓起家家户户钱袋子的‘金果果’。”精品水果种植大户李桂军乐呵呵地说。
目前,双井村精品水果种植面积1650亩,年产量约200万公斤,产值达450万元。
昔日荒山坡,如今开出了“幸福花”,结出了“致富果”。
“产业蛋糕”不断做大,带动了群众就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村里基地干活,每人每天工资100到140元,年收入两万元左右,大家都很满意。”村劳务队带头人党忠举介绍说。他组织了20余名村民常年在村里的各个种植基地务工,无论是糯小米的种植收割,还是精品水果的管护采摘,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糯小米喜获丰收
从打造红色旅游景点、精品民宿,到发展精品水果、糯小米产业,再到人居环境改善,双井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块被红色精神浸润的土地上,双井村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编审:宋尧平
统筹:雷 刚
编辑:吴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