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老干部的故事!对比现在的干部,何感想?

民生   2024-07-20 22:22   江苏  

如皋,是个革命老区,解放前后有一大批老干部活跃在如皋大地上。虽然时间已过去了大半辈子,但这些老干部的许多佳话至今仍流传在坊间。

       唐如浴 带头治沙

这则听闻摘自《古韵白蒲》公众号:

唐如浴,1928年6月出生于如皋东乡。1944年脱产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书记,县、地委秘书,海门、启东、如皋三县县委书记。


唐如浴在担任如皋县委书记期间,最大的贡献是带领全县人民削平高沙土,建成大寨田。说起如皋的治沙改土,对于上了年纪的如皋人而言,脑海中定会浮现出这位经常骑自行车下乡调研、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亲民书记形象。


如皋中西部高沙土地区涉及近30个公社。祖祖辈辈的如皋老百姓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生活,备受煎熬。解放后,因为生产条件差,所以如皋长期处于南通地区“小六子、吃供应”的落后状态。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高沙土,龟背驼,站在田南头,看不到田北头,下场大雨四面流。高沙土贫瘠壤,三天不雨沙灰扬,一场大雨到处淌。”


高沙土系长江故道形成,沙粗且厚,有的地方两三公尺都是死沙土。人们常说:“一年挖,二年塌,三年不用桥,雨后穿着花鞋儿跑。”高沙土上只能种植玉米、高粱、花生、山芋、大豆等旱作物,很多田是“望天收”,遇到旱涝会歉收,然后只能补种荞麦、胡萝卜。老百姓盼望着党领导人民战天斗地,治理“穷山恶水”,过上幸福生活。


1970年初,如皋县委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果断作出决策,向全县人民发出了“一年削平高沙土,二年实现旱改水,三年建成大寨县”的响亮号召。1971年,唐如浴等县委一班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平整高沙土的群众运动之中。

为了动员干部群众齐心奋战,作为县委书记的唐如浴亲自创作了一首歌谣:“学大寨,赶大寨,北方会议已四载,四载去,五载来,必须做出答案来;学大寨,赶大寨,县委先把头来带,树雄心,下农村,高沙山河重安排;学大寨,赶大寨,如皋要把大步迈,小六子、吃供应,两顶帽子甩东海;学大寨,赶大寨,社社队队搞竞赛,鼓干劲,争贡献,大寨红花遍地开。”这首歌谣由县委宣传部印发给全县机关、公社、学校、工厂、大队,干部带头唱,唱遍了全县的每一个角落,鼓舞了大家决战高沙的勇气。


勤劳、朴实的如皋人民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宁吃一时苦,不吃一世苦。”全县平整高沙土的战斗正式打响了。县委调度东部地区10多个公社的大批民工,自带粮草、工具、被子等支援前线,发动机关干部也奔赴战高沙的第一线。领导带头,全民上阵,如皋平整高沙土的大会战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高潮时段,战高沙工地有30多万人。

艰苦卓绝,励精图治,愚公移山,人定胜天!1971年春夏,共平整土地30万亩,占全县应平整高沙土面积的40%。这一年风调雨顺,夏麦长势良好。县里又集中财力、物资,在新平整地区兴建电灌站,修建灌溉渠。秋季扩种水稻,第一年旱改水,各种肥效发挥作用,稻子也长势喜人。1971年全县粮食大丰收,总产达到8.77亿斤,比上年增产了1.73亿斤。


西部地区的干群手捧稻谷喜不自禁,终于吃上了大米饭,心中乐开了花。1971年冬到1972年,全县马不停蹄、一鼓作气平整高沙,成功推行麦、玉米、水稻“两旱一水,两年五熟”耕作制度。至70年代中期,共平整高沙土60万亩,达到应平整土地的80%。

1972年冬到1975年,唐如浴又抓了配套完善和土壤改良工程。县委及时总结吴窑公社改造高沙土的经验,实施了“一红、二绿、三黑、四配套、五还田”的新措施(分别是在已平整的高沙土上覆盖河床红泥,种绿肥,做草塘泥,兴建小型水利、田头配套工程,秸秆还田)。通过艰苦努力,连续奋战,终于把高沙土、“龟背驼”改造成了一马平川的良田。


治沙改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如皋中西部农田从世代旱田旱作到水旱轮作,农民从吃杂粮到以吃大米为主,从历年来依靠国家供应到逐步实现粮草自给。全县也从建立“粮、桑、副”走向“贸、工、农”一体化,从“小六子、吃供应”到迈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为老百姓奔小康夯实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声人去后,功德在民心。如皋人民会在心中为党的好干部唐如浴立碑,青史也定会为他留名。


对比对比过去的干部,现在的干部是什么精神素质教育?

如皋城讯网
如皋正能量、维权、爆料、招聘、求职、秘闻、育儿交流…敬请点击“关注”,定有斩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