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皋的联姻习俗
提亲、访亲、相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前,全县男女婚姻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届婚龄男子父母看中某家姑娘,即请“媒婆”向女方提亲。媒婆亦会留意周围未婚男女,认为合适即到男方家说亲,若男方父母同意,便请媒婆向女方提亲。媒婆到女方家提亲,介绍男子的长相、职业等情况和男方家庭成员、经济条件等情况,若女方父母对男子及其家庭情况基本满意,则为提亲成功。提亲后,双方父母都有一段时间相互察访,称为“访亲”。访亲重点为访“根底”。女方主要访男子是否有不良嗜好,是否勤劳能干,男子的母亲是否和善、讲道理,家庭、邻里关系是否和睦等;男方主要访女方家庭“风水”(直系亲属有无“狐臭”)如何,姑娘是否孝顺,其母亲是否讲道理等。其间,媒婆会在双方家庭之间不断说合。若双方家长同意,则约定日子,由媒婆带领男子到女方家中,让女方家人“看相公”。在女方家,姑娘不直接出门,但可以偷偷地看“相公”,若女方挽留“相公”吃饭,则表示女方对“相公”基本满意;若不留饭,则表示不满意。女方家人“看相公”满意后,要到男方“看人家”,主要看男方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否与媒婆介绍的情况相符。若女方家人同意留在男方家吃饭,表示“看人家”满意;若坚辞在男方家中吃饭,则表示“看人家”不满意。“看相公”和“看人家”称为“相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全县男女自由恋爱渐成风尚,提亲、访亲、相亲等程序、内容基本保留,提亲不需媒婆,男子父母请同事、邻居、亲戚等熟人(称为“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即可。改革开放后,男女联姻,提亲、访亲、相亲的方式、过程、内容等均有重大变化。提亲,可以由男女任何一方家长提出,多由男子直接提出;访亲,一般在提亲之前即完成;相亲,除农村部分家庭仍保持原习俗外,大多被省略;“媒人”(称为介绍人)在联姻过程中仍存在,但所起作用发生根本变化,除农村部分男女联姻通过他人介绍认识外,大多男女联姻至准备结婚时方聘请介绍人,仅作形式,戏称为“现成媒人”。
发帖
相亲满意后,男女双方互换庚帖,将3代姓名、功名、爵位、男子(姑娘)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生辰八字)写交媒婆传递,便于对方求签问卜、算命合婚。普通百姓没有功名爵位,只需写男子(姑娘)的生辰八字。女方将姑娘的庚帖用红纸包成“四口包”,择吉日由媒婆送交男方,称为“发帖”,俗称“发口谕”。媒婆将姑娘的庚帖送至男方家中,压在柜上香炉下方。男方三天之内家中吉祥无事,再问卜求签,算命合婚。若男女生辰八字相冲,则请媒婆带糕点将庚帖退回女方;若相配,则请媒婆给女方回话,征求订婚日期。此俗,称为“下定”“纳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保留发帖程序、方式,取消算命合婚。20世纪80年代后,发帖方式改为用电话、短信交换情况,城乡部分家庭逐步恢复算命合婚。
订婚、压帖、回袄
20世纪60年代前,确定男女婚姻关系一般需举行订婚仪式。订婚前,女方向男方索要订婚彩礼,媒婆从中斡旋以达成一致。订婚后,男方给准媳妇买几块衣料,称为“压帖”。若暂不结婚,压帖后男方还要再给准媳妇买几件棉衣衣料,称为“回袄”。一般情况下,若女方不很讲究,“订婚”“压帖”一并进行,不“回袄”。
20世纪60年代始,全县城乡订婚习俗逐渐淡化。改革开放后,部分男女青年恢复订婚仪式。订婚之日,双方家庭各自置办酒席,请家庭长辈吃饭,将准媳妇(准女婿)介绍给长辈认识,示意不久将举办婚礼。长辈参加订婚仪式,不需给红包(礼钱),若给了红包,则结婚时不再给。故吃订婚酒席俗称“吃甜酒”。
议婚
俗称“通话”“通信”,为双方家庭商议确定结婚时间,男方给女方礼金数量、为媳妇置办服装和首饰数量、档次及给女方长辈的礼物份数等相关事宜。封建时期,一般由媒婆往返于双方家庭之间,反复说合,达成一致意见。不同时期、不同家庭礼金和礼品数量、档次有较大差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议婚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有的在订婚时由双方家庭一次性商定,有的由婚姻男女直接商量后再各自征求父母意见,极少有通过媒人从中说合。
行日帖、过大礼、搬奁妆
20世纪80年代前,婚前男方一般需先“行日帖”,书面通知女方结婚日期,再约定日期“过大礼”“搬奁妆”。过大礼,由媒婆陪同准女婿及其亲属(人数成双)将事先商定的礼金、礼品等送至女方家,女方按清单点收,礼品通常只收一半,另一半作为回礼,礼金收大部、回少数。搬奁妆,亦称搬嫁妆,男方根据约定派出运输工具至女方家搬运陪嫁物品,运输工具需用红纸条包裹,固定嫁妆需用染成红色、蓝色的布条。
20世纪90年代后,礼金数量与礼品、嫁妆数量、档次大幅提高。
进入21世纪,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行日帖、过大礼、搬妆奁习俗虽基本保留,但方式趋于个性化。许多未婚男女双方共同出资购房、准备家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亦有部分未婚男女不论嫁娶,双方家庭共同为子女操办婚事,女方不收彩礼亦不陪嫁妆。
铺床
改革开放前,男方为儿子结婚准备的房间里通常只有一张空床,迎回嫁妆后,按事先设想,一次安放到位,并聘请喜婆或亲邻中有福之夫妇帮助张蚊帐、缝被子(在被头上空几针留给新娘亲手缝)、铺床,在被窝里放红枣、红花生等,供结婚之日孩子们上床嬉戏时搜摸,寓意“早生贵子”、生男又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