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歌谣、毛南族花竹帽亮相2025央视非遗晚会

文摘   2025-02-02 18:14   广西  

2月1日,CCTV-1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2025年非遗晚会》陪您一起非遗过大年开播,河池市的刘三姐歌谣、毛南族花竹帽荣登央视1套2025年非遗晚会。你看了吗?






01


刘三姐歌谣


刘三姐歌谣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传承于当下。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7大类,具有以歌代言的诗性特点和鲜明的民族性,歌谣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广泛。宜州利用下枧河两岸村落,打造“刘三姐歌谣文化圈”,逐渐扩延成为以河池市宜州区为主核心区,同时又与铜鼓文化相交融,向周边县(市、区)延伸的文化圈,有力促进了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歌谣文化圈日益扩大。2006年5月,刘三姐歌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毛南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意为“在帽底编织花纹”。花竹帽由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编织而成,具有工艺精致、花纹美观、帽形大方、结实耐用等特点。2011年,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END


  来源丨央视一套

(转自微信公众号:河池融媒)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简称广西民协)的微平台。发布通知公告,行业动态,广西民间文艺展演及调研成果,推荐民间文艺家、民间文艺作品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