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文摘   2025-01-08 16:02   广西  

座谈会现场


1月2日,2024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总结暨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座谈会在南宁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广西抢救搜集各民族古籍共2142册(件),出版《唱唐皇影印译注》《瑶族溜喉歌译注》《荔浦石刻》等一批新成果,举办全国首个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培养研习营,建成全国首个古壮字古籍数字化实验室和全国高校首个“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阅区”,研发建设全国古籍人才的首款管理软件——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统计系统,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在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利用、宣传阐释、人才培训、项目论证等各环节牢牢把握主线要求,取得丰硕成果。2024年广西有2个民族古籍项目列入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铸牢专项,有2个民族古籍项目得到国家社科课题立项(青年项目和冷门绝学),登录古壮字古籍整理与出版人才统计系统的人员达230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五支队伍”不断壮大。

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典映中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阅区”展示的《广西高甲壮语瑶歌影印译注》等书籍


据了解,2025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批重点图书将陆续与读者见面,其中包括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的《古壮字<西游记>影印译注》《古壮字<孔雀东南飞>影印译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典文献系列的《三千书影印译注》,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当代转化丛书(布洛陀、瓦氏夫人、莫一大王)等。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介绍,这批项目是从近40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成果积累中精心挑选的,它们不仅是广西各民族古籍的经典和代表,同时在全国也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研究团队将挖掘、阐释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充分体现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

广西教育出版社社长石立民透露,2024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等多个国外图书馆采购了该社出版的《唱唐皇影印译注》《广西高甲壮语瑶歌译注》两部图书,显示出海外古籍研究学界对广西少数民族古籍的关注。下一步该社计划精选部分民族古籍出版项目,面向海外推出电子书。据悉,该社已出版和正在推进的少数民族古籍出版项目共有30多个,后续还将推出60多个项目,届时将实现集成化、规模化、系列化的古籍出版序列。


(转自广西民族报)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简称广西民协)的微平台。发布通知公告,行业动态,广西民间文艺展演及调研成果,推荐民间文艺家、民间文艺作品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