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
他们缓缓合上专科的篇章
推开本科的大门
站在全新的起点
在每个领域全力以赴
两年后
他们有人圆梦世界名校
有人入职世界500强企业
也有人在走出“象牙塔”
在创业风口“逐浪前行”
永 | 不 | 设| 限
NEVER LIMIT
怎样在大学
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这就是吉利学子给出的答案
也许,绚烂的青春有多种模式
但他们追梦的脚步却从不停歇
一起走近部分专升本优秀学生
看他们如何
在“千人千面”的教育理念熏陶下
成就不被定义、不设限的自己吧~
01
从吉利出发,
圆梦世界名校
2024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万嘉旻升入澳大利亚西澳大学,2024届小学教育邓芊芊同样选择赴蒙纳士大学继续深造........近四年来,跟卢一帆一样,专升本考入吉利学院,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毕业被QS排名前100的世界名校录取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正是学校坚持开放性办学的生动写照。学校高度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先后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33所海外高校建立了紧密的校际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国际化“朋友圈”,围绕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开展多渠道、高层次、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师生升硕升博拓宽渠道,助力更多学子圆梦世界名校,在世界舞台展现吉利学子风采。
收获不设限的人生
02
以“真题真做”回应“千人千面”
开辟学生多元化、
多路径成长通道
学校加强与吉利控股集团头部企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校企共建9个产业学院,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特色教材、共研课程、共建实践教学场所,实现“共研、共创、共建、共享”。同时,学校积极对接集团旗下吉利汽车、领克、极氪、沃尔沃等优质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就业岗位,以校企共建特色培训班为载体,促进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高度融合,以“真题真做”回应“千人千面”,为打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最后一公里”打下了坚实基础。
“每一位专升本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创新班让你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创新班,通过100%双导师制、100%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及100%全周期基金帮扶,为不同兴趣、能力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培养方案,为职业教育学生开辟多元化、多路径的成长通道,极大提升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适应未来行业发展、产业变化与技术创新的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特色培训班,千余名毕业生走进吉利汽车集团、科技集团、领克、雷达、极氪等企业,从事汽车研、产、销、服相关岗位。
03
自带创业基因,
赓续奋斗者文化
与金东一样,走出“象牙塔”,在校园这片创业热土上奔跑的人还有很多。2023级物联网专业的杨久锐,成立了成都信云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营软件研发、新媒体产业,年产值超百万。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彭天崇则从创客空间出发,创办了成都蓉东果汇科技有限公司,应用互联网将东部新区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吉利校友“自带创业基因”。学校自2007年就开设了“创业管理”选修课程,2011年设立3000万的创业基金,是国内首家“学校型”创业基金。“2014年全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通过‘课程三创’和‘三创课程’,实现教学过程全覆盖,学生全覆盖。”创新创业学院相关负责老师表示,这样的课程体系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本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会创业、能创业、创好业”。
收获不设限的人生
卢一帆,正是用他的故事
诠释了从吉利专升本到海外深造的可能
夏朝鑫、唐圣雨、张强虎等
从吉利学院走向世界500强企业
用创新思维和扎实技术
在汽车研产销服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如金东一样的青年学生
也在学校创新创业基金和政策的扶持下
找到了创业方向
将创意转化为现实
成为了年轻的创业者
你是否也渴望这样的蜕变?
渴望自己不再只是梦想的守望者
而是成为它的实践者?
渴望用自己所学
叩开高质量就业的大门
甚至通往世界更高学府?
吉利学院,
便是你梦想启航地方
在人生的长河中
每一次跨越都是对自我的一次超越
欢迎每一个向往星辰大海
敢于跨越的你
选择吉利
加入吉利
遇见更好的自己
- END -
出品 | 宣传部 招生就业处 创新创业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 商学院
部分素材来源 | 受访者
校园风景图 | 袁媛
撰稿、文字编辑 | 吴丽娟
美编 | 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