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一座能留人的城市!

时事   2025-02-10 10:20   安徽  



图片


芜湖:全链条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一座能留人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在“新芜湖人”郑路倩看来,是宜居又宜业,是“芜湖人才政策很优越,一条条真金白银的招才引智政策让人看到满满诚意,让我们可以安心地在这里进行科研工作。”

在入职奇瑞不久后决定购房定居的高永康夫妻看来,是芜湖很干脆地兑付给他们青年英才购房补贴款40万元,还“不用跑来跑去,手机上就能轻松申请”,让他们觉得“扎根芜湖,选对了”。


而在作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的芯塔电子倪炜江博士团队看来,芜湖积极搭建人才创新平台、落实梯度政策激励,吸引各类科创资源汇聚,“是一片适合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



以一城之名,发时代之约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创新之核、强市之基。近年来,芜湖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重磅出台“紫云英人才计划”。整合医疗、教育、人社等部门23项服务资源,构建“引、育、用、留”全生命周期人才生态系统,实现人才政策“一站查”、人才补贴“一站领”、涉才服务“一站办”。城市人才吸引力提升至全国第46名,成功跻身2024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国50强。


青年学习交流营学子参访芜湖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为芜湖而驻足,芜湖以“C位”诚心相邀。我市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求,突出“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导向,高规格举办“紫云英金秋人才季”“紫云英科大人才日”等人才品牌活动,市级负责同志带领产业链头部企业和重点企业,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百所高校大宣讲,推动“产”“才”精准嫁接。

让各类人才在芜湖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我市持续推动人才政策扩面升级,制定奋力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体举措“18条”,出台院士领衔团队项目支持细则,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办法,提供项目、资金和引才奖补等多维度支持。聚焦十大新兴产业25个优势细分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组建智慧城市研究院、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研发创新平台56个,依托企事业单位设立院士工作站10家、省级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8个,与60余家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10多家高校在芜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2024年7月7日,“人才安徽行”走进芜湖暨紫云英中国科大人才日活动。


执人才之手,与城市偕行

如果说全方位礼遇人才,体现了芜湖对人才的态度与诚意,那么,不断苦练“内功”,则体现了芜湖目光的长远:不仅成为需要人才的城市,更要成为人才需要的城市。

涉才事项“顶格督办”,实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整为市县两级党委书记,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纳入考核体系;真金白银保障人才投入,先后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业基金、5亿元“双创”孵化基金、3亿元科创投资基金;配套需求“优先快办”,发放“芜湖人才绿卡”,在医疗卫生、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针对曾经人才政策兑现难、跑断腿问题,我市全面梳理人才政策兑现的流程环节和痛点堵点,升级扩容“芜湖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对“紫云英人才计划”中的42个事项,提供一站式、集成化的兑现服务,让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截至2024年底,服务平台累计兑现人才资金16亿元、惠及各类人才26.68万人次。


升级扩容“芜湖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和微信小程序,打造政策兑现“网购式”体验。

今年,我市“将完善‘普惠+专项+定制’的‘紫云英人才计划’政策体系2.0版,健全人才分级分类服务体系,构建‘大宣讲+大招聘+大对接’人才招引新模式”“靶向招引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双创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用好海外人才联络站,大力吸引海内外人才。”“新招引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3000人。”“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人才增值型城市。”在不久前召开的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的满满“干货”让人心潮澎湃。

城与人的同频共振,人与城的美美与共。芜湖,正向高品质、高质量、内涵式升级,努力让每一位工作生活在芜湖的人都能实现事业增值、财富增值、智力增值、健康增值、情感增值。

记者:陈旻 程中玉

编辑:朱辰婉


建强“八大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





做大产业平台,芜湖动能强劲!


创新平台越建越强!芜湖进入第一方阵


建强智慧平台!芜湖算力澎湃


建强金融平台,为芜湖注入“活水”!


免申即享!芜湖有个“大超市”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大江资讯,设为星标 



大江资讯
大江澎湃,闻天下。立足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传播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资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700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