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知多少(十七)——甲肝

文摘   2024-12-23 11:16   河北  



01
什么是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一种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主,以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02
甲肝有哪些临床表现?


    甲肝以肝脏损害为主,发病时症状主要表现为胃口下降、疲乏,有时会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黄疸。甲肝多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不转为慢性肝炎。


    甲型肝炎感染的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30天。病程一般呈自限性,无慢性化。

    1.急性黄疸型:总病程1-4个月,偶有超过6个月者。在前驱期,可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3-7天;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发热减退,可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等特点;一般2-6周;在恢复期,黄疸、相关症状、肝功能逐渐减轻甚至消失。此期持续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期:症状类似黄疸前期症状,多数无发热,以乏力和消化道症状为主。

    3.亚临床型:症状较轻,仅有乏力、食欲减退等。

    4.隐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一般无症状和体征。

    5.急性重型:病死率高,多见于40岁以上者,随着年龄增加,病死率也相应增加,50岁以上者,如不接受肝移植,则很难存活。

    6.急性淤胆型:表现为胆汁淤积,黄疸较深,消化道症状轻。黄疸持续时间一般为2-4个月,预后良好。

03
甲肝是如何传播的?


    人们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抗体,极少数人会再次感染。炎炎夏日生吃瓜果与蔬菜,吃未经煮熟的贝壳类海产品,如牡蛎、毛蚶等,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容易引起甲肝。


    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染源多为病人,日常接触多为散发病例,病毒污染水源和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甲型肝炎与安全用水不足、卫生条件差和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紧密相关。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经食物传播: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产品(牡蛎、毛蚶、蛤类、蟹等)、蔬菜、水果;甲肝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用手准备冷盘、生菜;用含甲肝病毒的水清洗生食的菜肴等,均可引起甲肝传播。

    经水传播:在粪便和水源管理较差的地方,尤其在雨季的暴雨冲刷后,粪便溢出粪池污染水源,易引起甲肝传播。

    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在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的地方,通过患者被粪便污染的手、用具、餐具、玩具、衣服等,可直接和间接经口传播。

因此要把好“入口”关,保证水源或食物卫生很重要,做好个人防护。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吃未煮熟的食物;

▶不喝生水;

▶不吃生蔬菜和未洗净的瓜果。
04
患了甲肝怎么办?


    患了甲肝,主要靠休息和自身恢复,切不可乱用药物,如用药不当,反可加重肝脏的损害,严重的危及生命。病人应及早卧床休息,防止病情加重。

    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饮食一般清淡可口、容易消化为原则。可多吃一些水果和新鲜蔬菜,而鱼、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要适当限制,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居住环境应通风好,光线充足,使病人有一舒适安逸的环境,有利于健康恢复。
05
怎样预防甲肝?


    接种甲肝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目前甲肝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大类。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卫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食物一定要煮熟蒸透再食用,一般情况下,100℃加热5分钟就可以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生吃瓜果要洗净,不生吃和半生吃毛蚶、蛤蜊等贝类产品;外出就餐尽量使用高温消毒后的餐具。


再次提醒

     夏季甲肝高发,接种甲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养成卫生好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生吃和半生吃毛蚶、蛤蜊等贝类产品。外出就餐,尽量使用高温消毒后的餐具。



来源:庆阳疾控


高碑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保障,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和保障领域的检验、检测,中毒处理等业务、技术指导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