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习俗吗?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北京时间12月22日11时27分迎来冬至节气,民间习俗从这一天开始“数九”,标志寒冬到来。
今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会逐渐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将慢慢变长。
你知道冬至这天有哪些习俗吗?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一起来看!
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你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吗?
故事还得从医师张仲景说起。他是南阳稂东人,著作有《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原来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有啥天文意义?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冬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阳南行的极致。
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
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
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南半球的时间比在北半球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此时,地下的蚯蚓仍然蜷曲着身体,
像打了结的绳子。
二候“麋角解”。
冬至麋鹿角脱落,
古人认为这是阳气初回,
一轮新生开启的迹象。
三候“水泉动”。
冬至过后,
井水开始上涌,
泉水开始流动。
冬至·诗词
冬至
【宋】王安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雪晴
【唐】杨凝式
春来冰未泮,
冬至雪初晴。
为报方袍客,
丰年瑞已成。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迎“五最”
“最长夜”: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最寒冷”:冬至到,数九寒天开始,我国各地气候都会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最隆重”:冬至,不仅是最早被确立的节气,最古老的节气,也曾是最隆重的节日,甚至“冬至大如年”。
“最夺目”:在这一天你还会看到,故宫太和殿“建极绥猷”四字被金光依次点亮,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完美上演“金光穿洞”,兵马俑披上“金色铠甲”......
“最为可期”:古人认为,冬至节,春之先声也,是个吉日,预示着否极泰来。所以,“冬至”还有一个祝福予你:愿冬日所盼,终如约而至!
冬至·习俗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时节虽然天寒地冻,但也是遥望春天的时节。在古人传统认知里,此时已开始向春天一步步走近,所以古人云:冬至节,春之先声也。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的《九九歌》《数九歌》《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图》是数寒天也是数着日子盼春天!
藏冬冰
冰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保鲜,又可入药。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后,修窖藏冰,同时藏入各种鲜果,春后取出,颜色宛若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南方沿海居民,也习惯在冬至后修窖藏冰,以便第二年打鱼期间为鱼保鲜。
吃饺子、汤圆
祭祖,彼此贺冬
冬至又叫“冬节”,是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祖,彼此贺冬,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养生
“冬至”又称“小阳春”,白雪皑皑的天地间正厚积着生命的力量,冬天就这样悉心地孕育着春天。
在这个岁末年初,让我们整理好心绪,盘点收获,再接再厉,让所有的心愿都能在未来一一实现!
来源 | 中国教育报公号,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唐诗宋词元曲、中国教师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