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园“负担”到资源“宝藏” ,丽水松阳的茶余废物跑出了“新赛道”

文摘   2025-01-31 21:02   北京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是茶产业大县,拥有茶园约15.32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当地的浙南茶叶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交易市场,有着“中国绿茶第一市”之称。

步入松阳的大木山茶园,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茶园中茶树排列整齐,新绿的茶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淡淡的茶香。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四周是连绵起伏的茶山,远处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在茶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种茶、采茶、炒茶、制茶等各种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增多,处置问题也逐渐凸显。田间地头成堆的茶叶秸秆如何处置?仓库里成吨的低档茶、旧茶库存如何消解?诸多问题都困扰着这个产茶大县。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松阳县以“无废茶乡”建设为抓手,有效实现了茶余废物的源头减量,并从中挖掘出了茶产业的“新赛道”。

茶叶秸秆如何顺利离田?

在松阳县新兴镇各茶园的田间地头,会经常出现几辆秸秆打包机。农机手将茶农集中在路边的茶叶秸秆,逐一进行压实并捆扎打包,原本散落的秸秆经过机械化处理,被压成了一个个方块形秸秆包等待装车转运。

茶叶秸秆,是指茶树在修剪过程中被剪掉的嫩叶和枝条。据业内人士估算,每亩茶园按照一年修剪出0.5吨枝叶的标准计算,该县每年废弃的茶树枝叶至少有6万吨。如此大量的枝叶想要实现集中离田清运,自然是个“大工程”。

“以前茶叶秸秆不是露天焚烧就是被弃置地头。现在政府统一回收运走,我们理出来就行。当然运走了就没东西烧了。”当地一位茶农乐呵呵地说,“秸秆离田后还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减少虫害,也便于耕翻等农事操作。”

针对“茶园分布广、收储运输难”的问题,松阳县对建设乡镇级秸秆临时储运网点、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予以充足的财政补助,不断加大秸秆清运力度。

截至目前,全县203个行政村均已纳入秸秆收储运体系,并已建立象溪镇、叶村乡两个区域性收储中心和6个村级收储网点。

“我们县的茶叶很多种在平地,废弃枝叶还田后会影响田间灌溉和施肥,也影响田间行走。”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松阳分局局长叶梦梅表示,通过构建完善的收储运网络,将茶叶秸秆集中打包离田,不仅帮助茶农们卸下了积压多年的“生态包袱”,也为下一步的秸秆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包离田后的茶叶秸秆去哪儿了?

在三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青农业)厂区内,一座高耸的“黑土山”堆积在空地上。松阳县离田清运后的茶叶秸秆大部分到了这里,细碎的茶叶秸秆正在其中缓缓发酵,向着有机肥料转变。

“茶叶秸秆原本并不适合制作成有机肥料。从2018年开始,我们尝试了多种肥料化配方,氮、磷、钾等指标都达不到合格标准。”三青农业副总经理刘军感慨道,“后来政府也给予了不少政策支持,在浙江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帮助下,终于创新研发出茶叶秸秆堆肥配方。”

据介绍,在茶叶秸秆作为主料的基础上,技术人员添加了适量的菇渣、茶枯和生物菌,并加入发酵剂增强发酵效果,最终将茶叶秸秆制作成高效的植物源有机肥。

“批量收回来的茶叶秸秆通过堆肥技术制作成有机肥,每年产量能有6000多吨。”刘军介绍道,因为原材料的成本低,成品有机肥的价格不到普通化肥的三分之一,受到周边农户的热捧。

三青农业还围绕茶叶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的目标,废弃的茶树根、茎部也被充分利用。“茶树的粗枝会被粉碎制成食用菌栽培基料和生物质燃料。”刘军表示,茶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都能被资源化利用,2024年,该公司生产的植物源有机肥、食用菌栽培基料、生物质燃料等共计13000吨,总销售额达500万元。

喝不完的陈茶还能有什么用?

松阳作为产茶大县和茶叶集散中心,虽然每年茶叶的销路不差,但茶叶也分三六九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低档茶”,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通常只能靠低价量贩,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每年剩余的旧茶数量还不少。

到了年轻一代茶人手中,茶叶产品形态就远不止“喝”这么简单,聪明的松阳人开始“另辟蹊径”,改写过去单线发展的思路,提高茶产品附加值。

“这叫‘茶萃’含片,可以当作润喉零食吃。”叶梦梅在路边的小超市买了一瓶“茶萃”,并拿出一片心形含片递给记者,“我个人喜欢这种蜜桃乌龙口味的含片,含在嘴里就像用茶汤漱口一样,好像把茶叶含着吃。”

据介绍,“茶萃”含片是松阳推出不久的茶味含片,结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加入了清甜果香,从茶叶中提取了茶多酚,并加入木糖醇等制成的口含片。产品茶香四溢且伴着微微清凉,这属于茶叶深加工新领域。

走进浙江茗阳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茗阳茶业)的标准净化车间,可以看到生产线上的数台自动化设备正在高速运转着,一粒粒“茶萃”含片经过复杂的工序生产而出。车间更是满溢着浓郁的茶香味,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我们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合作探索茶叶深加工技术,共同研发了以茶叶为原料的各类深加工产品,这个‘茶萃’含片就是其中之一。”茗阳茶业副总经理徐峰介绍道。

目前,该公司根据市场调研分析,创新推出的5种口味的“茶萃”含片,将高山茶与水果的味道加以融合,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

“除了线下渠道,线上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直播,月均订单也超过了两万单,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徐峰说。

除了茶叶含片之外,“茶—肉制品加工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也是松阳深加工领域的一大亮点。据业内人员介绍,当地企业在腌制品中融入本地茶原料,发挥茶中功能成分的作用,实现肉制品口感、色泽、滋味及抗氧化性等方面的提升。销售额已从2018年的1800万元增长到如今的5000万元。

“从传统的‘喝茶’到如今的‘吃茶’,我们的茶产业链正在不断创新延伸,把每一片茶叶和其附属品的价值都发挥到极致。”丽水市生态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还将继续借助高校的科技力量,不断创新茶衍生产品,努力拓展‘茶产业+’的生产业态,帮助茶产业加速实现转型升级,让这些茶园负担变成资源宝藏和致富源泉。”


来源:中国环境APP


欢迎关注


中国农村能源生态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中国农村能源生态
推介农业生物质能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等方面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典型范例和进展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