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运城市
坚持党建引领
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稷山县
立足资源禀赋
围绕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不断转化
蹚出了一条
长效可持续的富民实践路径
清河镇荆庄村
党建引领“联”村富
清河镇荆庄村立足实际,找准优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村结对、合作共赢”抱团发展模式,走出一条联村联营联合发展的新路子。
村企共建,开辟致富新路。荆庄村结合本地硬质合金工具加工的产业优势,创新“党支部先行+企业参与+村民入股”的发展思路,成立金刚石刀具加工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将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群众。目前,集体经济项目新增解决村内贫困劳动力9人、剩余劳动力80余人,人均年收入超过3.6万元。
▲金刚石刀具加工股份经济合作生产车间
支部联合,喜结增收硕果。荆庄村打破传统村庄单打独斗的模式,与秦家庄村党支部、段壁村党支部、辛庄村党支部共同成立产业临时党委,开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新路径。依托金刚石刀具加工技术优势,以“资产入股、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分配方式,辐射带动周边村100余名青年劳动力进厂务工,投产3年来,累计为3个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70余万元。
▲青年工人正在生产车间加工刀具
联农带农,双向共赢暖民心。针对村内“留守老人”群体在家无事可做、无经济来源,村“两委”积极探索庭院“特色产业+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小作坊”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组建由“村干部+业务骨干+党员先锋”的助农队伍,对在家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在扩大辐射范围,提高生产规模的同时,让村民“赚钱顾家”两不误。
▲金刚石刀具样品展示区
蔡村乡蔡村村
双果 “领航” 兴产业
蔡村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樱桃、西梅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党建引领,明确发展定位。蔡村乡党委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部分农户等实地调研,结合本地自然条件、目标市场需求,确定发展樱桃、西梅两个特色产业。确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引导种植户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种植,目前,樱桃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种植西梅200余亩。
▲樱桃现代化种植大棚
▲蔡村农户们正在采摘新鲜的樱桃
▲蔡村乡生产的西梅
精准赋能,提高产品质量。该村持续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上下功夫,先后邀请农技专家、种植能手开展知识讲座、实地指导,增强果农们的种植管护能力。此外,积极推广新品种和科学管理技术,通过膜下滴灌、自动控温、授粉疏果等加强管理,切实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绿沃农业专业合作社邀请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到樱桃园进行技术指导
创新形式,拓展销售渠道。蔡村乡党委坚持线上线下双发力,切实打通销售渠道。线下,通过举办樱桃文化节,参加农产品展销、果品品鉴会等活动,扩大农产品影响力;线上,充分发挥到村工作大学生作用,组建了一支公益直播助农小分队,截至目前,已开播60余场,促进成交量18万余元,带动本地群众增收和产业发展。
▲第五届樱桃采摘文化节
党建“执笔”促发展
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