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全省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在“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开设“乡风文明我来谈”专栏,陆续刊发11个设区市文明办主要负责同志、23 个省级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工作重点联系县(市、区)常委宣传部长学习全会精神署名文章,供交流借鉴。
用“小切口”写好“大文章”
陈建伟 赣州市瑞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近年来,赣州市瑞金市坚持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新要求,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从“用活积分制、打造新风礼堂、倡导集体婚礼”三个“小切口”入手,激发群众自治内生动力,推动乡风文明“大变化”。
从“积分制”入手,构建乡村善治新模式
在全市逐步推广运用乡风文明积分制,通过积分激励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利用积分赋能不断拓展积分牵引效能,找到了乡村基层党组织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抓手。
一是规范建设积分超市。保障各村(居)乡风文明积分超市物资采购及运营管理,按照有超市场所、有统一标识、有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有货柜物品、有积分管理办法、有工作台账、有公示牌“八有标准”全覆盖建成乡风文明积分超市。
二是精准化设定积分项目。根据各村(居)实际,将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邻里关系、文明实践、乡风文明等行为全部量化为积分,设定正反向激励项目,把积分制管理融入乡村治理多个环节中。同时,各村(居)根据当前工作实际,设定如粮食生产、反电诈宣传等项目,极大保留了乡村层面在推广运用中的自主性。
三是激发群众自治新活力。固定每月25日为积分超市物品集中兑换日,通过以“分”换“物”,进一步激发群众自治内生动力。同时,将积分高的农户作为评选“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乡风文明之星的“优先级”,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带动群众转“心动”为“行动”。截至目前,常态化开展积分兑换1559场(次),评选“乡风文明之星”1998人。
从“新风礼堂”入手,打造文明婚嫁新阵地
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试点推广“新风礼堂”,为农村群众提供集讲堂、文体、宴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
一是标准化打造主阵地。制定《2024年瑞金市新风礼堂建设规范(试行)》,按照“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有成效”标准,试点建成三个“新风礼堂”,纳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N”阵地体系,打造成为了婚事喜宴、理论宣讲、文艺演出的坚强阵地。
二是规范新风婚礼流程。传承发扬婚礼“简单而隆重”的优秀传统,给新人们一场简约而记忆深刻的婚礼。2024年5月20日,叶坪镇依托朱坊村“新风礼堂”举办了首届红色集体婚礼,现场介绍苏区时期倡简戒奢、婚事简办等内容,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倡树文明风俗好风尚。
三是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成立“喜事管家”公益服务队和“公益红娘”队,常态入户开展“一对一”正面宣传。创排《市场监管移风易俗歌》《乡风新韵》等一批乡风文明优秀剧目,依托“新风礼堂”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优秀剧目巡演活动”12场次,深受群众喜爱。
从“集体婚礼”入手,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
自2024年被江西省列为乡风文明集体婚礼示范县以来,连续开展三届集体婚礼活动,有效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助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注重婚前教育引导。组织引导前来办理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共签订1696份《文明婚嫁承诺书》,大力弘扬“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现代婚俗理念。组织开展婚前辅导、“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普法宣传等活动81场次,全面推动“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理念。
二是增强新人幸福感。创新打造金瑞湾结婚登记户外颁证基地,在重要节日举办集体婚礼,先后有50对新人参加集体婚礼活动,邀请特邀颁证员,增强新婚夫妇仪式感、幸福感。
三是突出典型示范引领。组织省移风易俗“五个100”先进典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新时代婚恋观讲座活动20余场次,尤其在集体婚礼活动环节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讲,号召新人代表在台上发出新时代新婚俗倡议,主张婚事新办,形成文明婚俗新气象。
下一步,瑞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实现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巩固提升”总体目标,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推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监督曝光
大家记得把“文明江西”设为“星标★”
热点视频推荐
↓↓↓
来源:文明江西
栏目编辑:邓望
栏目校对:邓强
责任编辑:黄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