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最需要什么样的产业工人?

科技   2025-01-03 19:08   北京  



在人机共生的新时代中,制造业如何找准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坐标”?



2025年1月3日,以“新质 新人才”为主题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就业趋势报告》(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完整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行。本次发布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主办,联想集团联办。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是中国劳动科学研究的最权威学府和前沿学术开拓者,在促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等研究领域独具权威。



自去年3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纵观全年,新质生产力已深入人心,成为实至名归的“热词”。2025年开年之际,会上发布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就业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国内首份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报告,旨在系统性梳理和探究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这一新兴人才群体,为身处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汹涌浪潮中的制造业企业提供人才选育留用的参考蓝本。


《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就业趋势报告》发布现场


该报告通过对联想集团、TCL科技集团两家智能制造业领军企业以及钛方科技的调研,特别是对联想集团合肥、武汉、深圳、天津四座产业基地的深入实地考察,细致勾勒出一类具有代表性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紫领人才,分析其在智能制造业中的当前状况、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活动邀请到多位业界专家及企业人士参与讨论。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副所长逄国君,中国劳动学会秘书长赵越,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新媒体部副主任孙兴伟,联想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联想教育总裁李祥林,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秘书长翟东海,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吴帅等嘉宾出席本次发布会并分享了各自观点。人大课题组代表李育辉教授以及王天宇副教授在会上分享了报告的主要内容。





传统产业工人的“紫领化”转型亟不可待



作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基石,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速,意味着人才能力也需要适应时代要求。尤其是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适应新质生产关系、匹配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突破的关键。



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研究所副所长逄国君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而在这场变革中,人——特别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研究所副所长逄国君



以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支撑的新质生产力,必将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注入取之不尽的强劲动力。


—— 逄国君

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劳动学会秘书长赵越认为,新质生产力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就业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支点。


中国劳动学会秘书长赵越



我国应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创造就业机会,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并充分释放劳动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


—— 赵越

中国劳动学会秘书长



报告显示,作为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中的典型代表,紫领人才正在成为带动制造业转型的排头兵。据介绍,“紫领”是介于传统“蓝领”和“白领”之间的特殊职业群体,广泛存在于智能制造业的班组长、技术员和质检员等岗位,既拥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又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智能制造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



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将劳动群体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产生诸如‘紫领’这类新兴产业工人群体,这也是有效应对技术进步和挑战的措施。‘紫领’群体的兴起,最根本的表现是劳动者劳动禀赋劳动技能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也必然带来了整个产业的转型、产业的升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 赵忠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事实上,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紫领人才已成为关键的技术力量和创新驱动力,支撑着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和产业的深度转型。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中,紫领人才需求的增长尤为显著,彰显出新质生产力对紫领职业的重要推动作用。



报告指出,在人才需求数量方面,2022年全国紫领人才总需求约为2500万人,而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和智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未来十年紫领人才的总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到2035年将超过3100万人,占制造业总劳动需求的近四分之一。



在人才学历要求方面,紫领职位中对高中及以下的学历需求呈下降趋势,对大专的学历的需求较为稳定,但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需求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报告预计,紫领职位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需求将从2022年的28%增长至2035年的57%,实现翻倍。



由此可见,紫领群体的复合型高技术技能发展趋势明显,且需求空间巨大,将在未来的制造业发展中扮演中坚力量的角色。





“紫领”人群画像聚焦四大特征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紫领人才”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基于对先进智能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联想集团四家工厂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以及对联想集团、TCL科技集团、钛方科技三家企业近千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报告首次对“紫领”人群画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



“紫领人才既不同于过去的白领,也不同于过去的蓝领。如同先锋队和排头兵一般,带领新质生产力应用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李育辉指出,紫领人才是工作内容革新的承接者、AI赋能中的优势群体、自动化与数智化浪潮下的进化者,通常具备四个典型特征,包括以生产一线为主要工作场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广阔的职业成长空间,并拥有相对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紫领四大典型特征



从工作内容角度而言,不同于进工厂等于拧螺丝的刻板印象,作为紫领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员最重要的工作为学习技术,兼顾生产与研发。


—— 李育辉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李育辉


李育辉认为,技术员也是连接一线生产经验与先进技术知识的纽带,在企业技术创新与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智能制造的演变,也催生了技术员和班组长的学历由大专、本科向本科以上学历发展,以应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



对于大学生进入制造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工厂HR给出了积累有用经验、有上升通道、工作稳定以及薪资待遇好四大优势。报告结果亦验证了以上优势:技术员和班组长表示相比较一线普工更可能继续从事该行业,因其积累了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且智能制造业发展为其提供广阔空间。此外,技术序列以及管理序列的清晰晋升通道也为紫领群体打开更向上空间,例如技术员与班组长均认为其晋升比例高。



当下,伴随人形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不断进入工厂,人机时代已经到来。作为兼具管理创新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交叉型人才,紫领群体在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中展现出更强劲的韧性和抗冲击力。报告显示,班组长及技术员由于其工作涉及管理、技术研发和复杂问题解决等领域,相比较一线操作工难以被自动化取代。且对于新兴技术的应用,AI技术赋能的持续深化,也进一步巩固了紫领在智能化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联想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联想教育总裁李祥林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背景驱动下,进入工厂成为“紫领”将成为年轻人更稳定、长期的职业发展路径,并将越来越受人尊重,同时薪水也会越来越高。


—— 李祥林

联想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

联想教育总裁





“紫领模式”重塑新质生产力人才



“随着互联网+、数字经济十余年的发展,传统行业和工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秘书长翟东海指出,随着互联网等行业开始融入传统行业之中,岗位的‘坑’在变迁过程中,意味着新质生产力正在向智能制造、智能加工类企业变化。“未来相信高学历人才进入工厂是必然趋势,这是由生产力和劳动者供应共同决定的。”


圆桌环节:从“紫领”出发:智能制造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吴帅则进一步指出,在智能制造、新技术进一步渗透的大趋势下,制造业未来的就业规模将总体呈现缩减趋势,但制造业领域未来的就业质量将逐渐提升。“基于这两个客观事实,未来青年群体进入制造业和以‘紫领’为场域的智能制造领域,将是可预期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科学评估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并为其培养、选拔提供理论依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胜任力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报告分析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紫领人才)的胜任力模型由6个核心胜任力因子组成,它们分别是:业务高效驱动、新质科技接纳、创新学习进取、多元技术融合、人际沟通影响、核心价值引领。该模型的构建,不仅为个人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指引,也为企业人才的招聘、培训和发展提供战略方向和方法指导。


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胜任力模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紫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企业与高校需要合力。“这些年企业转型升级非常快,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也很大,‘紫领’一方面需要学校在教学方面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和院校做紧密协作,”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新媒体部副主任孙兴伟认为,“紫领”人才项目可能会成为探索产教结合的新路径。



早在2021年初联想集团就启动了人才培养项目——“紫领工程”,旨在为智能制造产业培养适应数智化新发展阶段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这也是业内首个由具备“端-边-云-网-智”全要素企业发起,旨在培养多层次、复合型新IT高技能人才的工程。



同时,“紫领工程”也是业内首个集企业内训、供应链上下游人才合作、校企合作之力于一身的人才培养工程。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及企业内部培养双重模式,“紫领工程”从供需两侧全面培养复合型高技能“紫领”人才。



基于自身深耕高科技制造业的经验,经过多年的深耕和积累,联想集团紫领人才不断涌现。如报告中展示的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的自动光学检测技术员詹兆君,其从一线操作员起步,历经万能工、组长,最终蜕变为技术工程师。他曾通过对人员的培训、材料方面的异常反馈,设备方面的调试优化,成功降低了自动测试的漏失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还有诸如来自联想南方制造基地的自动化工程师李浪清。面对自动化与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李浪清不断学习新技术,从串口通信到以太网通信,应对自如。他主导团队软件创新,能够识别并处理不同数量和类型的标签,成功地使四条自动化生产线都能够生产国外订单,提高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和效率。



在詹兆君、李浪清这样的紫领人才成长案例背后,是联想紫领工程全方位助力人才成长,完善的培训体系从入职到各职业阶段提供针对性学习机会,多元化晋升通道提供了人才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这充分表明联想“紫领工程”能够为培养多层次、复合型高技能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贡献可参照的人才样本和可复制的培养方案。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支撑这一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向智能制造稳步转型的,正是以紫领群体为代表的应用型人才队伍。发展以紫领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型人才,不仅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更是我国主动应对科技革命和国际形势变化的战略选择。





●杨元庆:以AI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联想工厂上演「AI机器人总动员」!



●我们工人的「繁花」时代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 [ 联想 ] 精彩


联想官方 B 站





联想官方微博




联想官方小红书



可能是中国粉丝福利最多的一个公众号



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官方公众号,欢迎来到万物皆可计算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