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明善道发起并编写的《2023中国高校基金会大额捐赠观察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2023年“对中国高等教育最有承诺的大额捐赠人榜”(简称“青云壮志榜”)随报告同时披露。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入选,且排名较去年升至大额捐赠人榜单第6名,位列中国高等教育最活跃的捐赠人。
●杨元庆与中国科大的学弟学妹们亲切交流
报告显示,2023“青云壮志榜——对中国高等教育最有承诺的大额捐赠人榜”共有75人上榜,在2015-23年间,他们给到高校基金会的大额捐赠额到账总额中占比近20%,这其中有46 位来自上市公司或其负责人,成为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
该榜单自2022年起发布,杨元庆已连续三年上榜。
八年六笔大额捐赠
关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发展
杨元庆长期关注支持基础科研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并以个人捐赠的方式持续为教育、科学研究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做贡献。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杨元庆共计发起6个高校大额捐赠项目,以个人名义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捐赠金额已超3亿元,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捐赠项目均已得到较好的落地执行。
报告指出,杨元庆的大额捐赠主要用于数学、计算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他曾多次强调,计算机和数学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学科。
●2022年,杨元庆与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左)在一起
杨元庆认为,数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是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学等诸多应用科学的创新基础和源泉,而计算机已经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社会的通行语言。他希望能够为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数学根基扎实、复合学科型的基础科研创新人才尽绵薄之力。
● 2015年,杨元庆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100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用于资助计算机系的优秀师生。
● 2017年,杨元庆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截至2023年,累计奖励优秀师生共198人。
● 2020年3月,杨元庆再次以个人名义向中国科大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中国科大新冠疫情科研攻关,并推动学校公共卫生研究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
● 2021年,杨元庆宣布个人出资1亿元,为上海交大捐建了一座全国高校算力最强的绿色液冷高性能计算中心,推动算力在高校的普及,赋能基础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
● 2022年,杨元庆向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求真书院捐赠,用于聘请知名数学大师、讲席教授到求真书院授课,支持求真书院学生和教授的学习与交流等,希望推动国家数学科学的发展、并培育更多国际一流的数学人才。
● 2023年,杨元庆宣布向中国科大捐赠2亿元,用于支持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楼建设,助力基础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该笔捐赠也成为中国科大建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校友个人捐赠。2024年9月20日,杨元庆宣布将该楼命名为“周光召楼”,以此表达对已逝的周光召先生的致敬与感谢,并希望他的精神能传承下去。周光召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2024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与杨元庆共同为“周光召楼”揭牌
践行企业家社会责任
以行业优势赋能高校科研攻关
报告指出,企业家的大额捐赠对于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攻关突破、提升基础学科的教学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科研基础设施的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社会参与高校学科建设的实践仍处于起步、探索期。
在接受报告采访时,杨元庆捐赠团队谈到,激励杨元庆持续捐赠的是他本人对教育科研事业和对科技发展的关心和关注,也是出于他作为一名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和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1年,杨元庆个人出资1亿元,建成上海交大绿色液冷“思源一号”高性能计算中心,这也是中国高校最强算力。
杨元庆认为,以行业优势赋能高校科研至关重要,是高校最需要的外部支持之一,也是捐赠人/企业为支持高校发展而可以提供帮助和做贡献的方向。因此企业在提升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把加强跟更多高水平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科技创新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校企联合攻关,可以加速科研效率,提高成果产业转化的效果。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可以帮助高校培养更有实战经验、产业视角、全球思维的人才。
作为企业,联想集团也积极与高校进行联合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产出了大量成果。例如,联想集团和上海交大联合课题组基于“思源一号” 高性能计算中心高通量材料智能计算方法,实现了高亮不锈镁的成功研制和首次商业应用。
杨元庆表示, “高校和企业要联在一起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源源不断孵化有技术领先性与产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