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哈密道小学三年级一班的李芃葳,在此新春之际,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中国在春节时期一定会贴的喜庆装饰物——春联!
中国最早贴的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纸质的大红色的春联,而是会在家家户户的门上贴两个门神——神荼和郁垒。
一、春联的历史演变过程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没错,这就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名作《元日》。这首诗说明在宋代依然还有使用“桃符”来庆贺新年的习惯。那么桃符是什么呢?它是我们现代红色纸质春联的前身。所谓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符板,上面雕刻的就是两位赫赫有名的门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及形象,桃木自古就有驱邪镇宅,保家平安的作用。后来逐渐在宋元明时期,慢慢演变为了纸质春联,而现代,我们甚至还用电子春联,磁吸春联等等。
那么中国号称“纸质春联第一人”的是谁呢?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一个“皇帝”——孟昶,他当时亲自创作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借此来表达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愿及对祖先遗留福泽的感激之情。
二、什么时候贴“春联”呢?
俗话说,腊月二十八,蒸馍贴花花。也可以是除夕前一天贴,或者是除夕当天上午6:00-12:00之间贴,表达的就是一个“辞旧迎新”之意。
三、春联怎么贴呢?
春联包括上联,下联及横批三部分。上联看最后一个字,往往是三、四声。下联必须是一声或二声。上联贴右侧,下联贴左侧。横批则在正上方。因为古人的书法习惯是先右后左。
最后,根据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及写春联的文化特色,我代表哈密道小学三年一班的同学们祝福各位老师和同学“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横批:万事如意!
立德 尚行
撰稿:三年一班李芃葳
编辑:付东雪
审核:柴义
终审:罗勤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