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携手同行,静等花开

文摘   2025-01-22 09:00   天津  

在孩子成长的漫漫长路中,家庭和学校是影响他们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家校共育,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唯有两者协同发力,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暖港湾,父母则是孩子人生旅程中的第一任导师。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家庭环境便如影随形,全方位地塑造着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能给予孩子内心深处的安全感,让他们在探索世界时充满勇气;父母以身作则,展现出的勤奋、善良、诚信等美好品质,会像春雨润物般,在孩子心中种下美德的种子。

如何联动家长,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老师们不妨每天往家长群发一段话,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

学会和孩子议事论事

✘错误做法:看看你今天的作业,错了一堆,还和XXX去玩了几个小时,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正确做法:我注意到你今天花了不到半小时就写完了作业,然后匆匆忙忙跑出去和你的小伙伴玩了2小时,结果导致算数的出错率好高,和你以往的准确率相差好大啊。妈妈/爸爸相信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你会安排好时间,先快而准地完成作业,平衡好学习和玩。

▲切记:不要小看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也不要让孩子轻易突破自己的底线。

批评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

✘错误做法:我一小时前看到你在玩手机,现在回来看到你还拿着手机,你不是答应我只玩40分钟的吗?你怎么说话不算数?我还能信任你吗?/我们之间还有信任可言吗?

✔正确做法:你今天放学回来已经玩了一小时手机了,按照我们的约定,你要归还手机了哦。当孩子按照约定归还手机,无论他是否有点小情绪,我们都要及时肯定他:谢谢你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让我有了满满的安全感,减少了因为担心你沉迷手机的焦虑,我很喜欢我们之间的相处。

▲切记:家长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不要忘记处理问题的焦点,千万不要越说越生气,开始翻旧账,从玩手机扯到学习,从学习又说到平时他没有帮忙做家务,缺少责任心……每次只解决一个问题,要精准突破。 

学会转化孩子无力的语言

✔正确做法:当孩子内心力量少了的时候,会经常说:我做不了,我不知道,我不会,题目太难了, 我没有办法……听到孩子这些话,家长先不要生气和责骂孩子,可以试着转化为简单行为的方法,鼓励孩子先行动起来。

我做不了——我们试着先从第一题开始做。

我不知道——想想看,我们可以从文章哪里找到答案/题目已知条件得出什么?

我不会——你想了解什么?需要妈妈/爸爸教你点什么?

题目太难了——完成全部是有点挑战,我们可以从你会做的部分开始试试。

▲切记:只要孩子行动后有了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马上积极地表扬;鼓励孩子继续尝试,再继续肯定+表扬。这样的正面强化逐步让孩子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家校共育,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一场深度融合的化学反应。家庭和学校应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奏响孩子成长的和谐乐章,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勇敢地追逐梦想,迎接未来的挑战,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社会栋梁之材。


 立德 尚行

  撰稿:刘伊然

   编辑:付东雪

审核:柴义

       终审:罗勤 刘静

天津市和平区哈密道小学
一是加深了家校间的沟通,让学校的各种消息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家长;二是让社会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学校;三是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共同分享学校的大事小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