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城区非遗传承人:足尖上的非遗 每一双都卓尔“布”凡

文摘   2024-11-12 17:17   河南  



高约50厘米的工作台、小方板凳、锤子、弯锥、针锥、手箍、钢丝钳、剪刀……这些老物件是童伟的宝贝。
童伟是纳绣手工态布鞋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也是驿城区非遗传承人。
童伟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她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技艺的尊重,使她在接触到纳绣手工态布鞋制作技艺时,便深深地被其吸引。
昨日,记者走进童伟创建的布鞋文化馆时她正端坐在工作台旁,手中的针锥在“千层底”上轻盈跳跃,麻线如灵动的舞者,在针锥的引导下飞快穿梭。
“这是一个技术活,又是一个体力活。”童伟边说边展示着一只已经纳好的鞋底,密密麻麻的针脚如同精细的网格,既展现了匠人的耐心与细致,也彰显了传统布鞋制作技艺的严苛要求。她告诉记者,仅仅是纳鞋底这一环节,就需要上千针的精细操作,每一针都要均匀细密,稍有差池便会影响鞋子的舒适度。
传统布鞋的制作,是一个复杂而烦琐的过程。从剪样、纳制“千层底”、包边、锤底、绱鞋、楦鞋到烤鞋定型,需经过100多道工序,而童伟所在的家族,自清代同治年间便开始传承这门技艺,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今年,这项技艺入选了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成了地方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国潮文化”的兴起,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进了传统技艺的世界。童伟意识到,要想让纳绣手工态布鞋这一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就必须进行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于是,她尝试将时尚元素融入“千层底”布鞋的制作中,通过刺绣、手绘等方式,为传统布鞋增添了几分现代感和艺术气息。

在鞋面和样式上,童伟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案和样式,而是根据年轻人的审美爱好,设计出了更多新颖、时尚的款式。同时,她还尝试将布鞋与汉服进行搭配,这种独特的组合不仅彰显了传统技艺的韵味,也符合现代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

除了技艺上的精进,童伟还非常注重布鞋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她经常参加各种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向更多人展示纳绣手工态布鞋的魅力。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喜爱这一传统工艺。

然而,童伟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深知,作为纳绣手工态布鞋制作技艺的传承者,自己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一技艺。

(李贺建 文/图 )

热点推荐:

1.驿城区:“四聚焦四提升”抓实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2.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走进驿城区开展宣讲活动

责 编:秦   梦    审 核:冯   帅   

统 筹:杨军民    监 制:姚敬军  

1. 本公众号发布内容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获准转载后,请在文首注明: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今日驿城”; 

3. 凡文章中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网络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关注驿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平台   
投稿邮箱: ycqjryc @163.com

今日驿城
传播好声音 弘扬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