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两千多年的“古玺美人”“洗个澡”!

文化   2024-11-22 19:57   江苏  
能够收藏一定规模数量战国玺印的人,其本身就具备一颗大心脏。
只是简单的因为,战国古玺按比例就少,而且整体战国古玺好品相的又少之又少。(此处战国古玺的范围,狭指齐,楚,燕,三晋,秦这五系文字中的前四系)这样的话,对品相要求苛刻的藏家就会难以形成规模收藏,因为得到的心仪者的概率实在太低,想形成规模或系列基本已无任何可能。而热爱痴迷研究战国古玺文字的朋友,就多半要面对诸多品相不佳甚至残破不堪的各式各样状态的战国古玺,因为每个实物都无可替代,得之不易,即便如此尽力囊括,也难觅冰山一角。这就形成一个特殊的现象,都是古玺收藏大家,一边是残破严重难以辩识的战国古玺被弃若敝屣,另一边是对其视若珍宝,不离不弃。这也是为何前人先贤的藏品印谱中有大量残破战国古玺的比例,而今人藏家著录里战国古玺数量不多,品质却整体居上的原因之一。皆因胸怀不同,情怀受到了当今物品价值归属的影响。众所周知,目前收藏皆以品相派左右其价值高下,初学新人推波助澜,而非早期学术研究,文化积淀为上。
战国古玺艰涩难懂,瑰丽万千,文字虽重要,但好品极少的特性又使得无数人望而却步。我总认为战国古玺是古玺收藏中皇冠上的明珠,皆因对收藏者文化修养的要求极高,对品相对利益要求又要放低,如此环境下,这种收藏了一定数量战国古玺的藏家,着实令人钦佩和敬仰。
然,存在即是合理,生命自有其法。聪慧者或得一木,敦厚者,信步于林。在当下,只要有藏即是一种功德,至于品相优劣之争,实已无需挂怀,一切都是天意。
各种腐蚀加持,坑口各异又难以进行更好辩识与清理,本就是战国古玺的一个特点。
以晋系私玺为例,其大多数是青铜铸造,文字往往细若发丝,行文瑰丽巧夺天工,字腔深峻,印体裸露处多泛青白之色。然在漫长的两千多年岁月的侵蚀之下,因各异的环境,派生出了多种复杂的锈蚀与凝结。当年为了更好的铸造出完美而耐磨损的印章,古人大量总结和使用了多种能够增加铜水流动性和兼顾耐磨损的金属配比,这种配比与文字需要凿刻的印章相比,配比有所不同,成分更为复杂。铸印需铜水流动性好,相对铅锡等配比就高,所出物品强度也高,耐磨性好。其锈蚀出的各种状态也就更为复杂,往往伴随有干裂发生,再加上本身个头一般都小,便使得一旦生成重锈,清理辩识的难度就会骤然加大。
朋友有一方三晋古玺,印面1.34见方,嘱我帮忙清理收拾,观其钮部尚可,但关键的印面部分形成了爆裂分布,中间鼓起,两侧边框部已被撑开些许。此多半为放电锈蚀,一端正电子聚集一端负电子聚集,锈蚀的发生程度形成了巨大反差。一般来说,这种文字端有重锈且爆裂,印面已经鼓起有所变形的印章,尤其还是复杂文字的三晋古玺,以往常经验来看,多半回天乏术,实难更好清理保护。此印一字朦胧可辨,另外一字,已不能完全辩识,加之多处干裂和缺损,这种锈与笔画纠缠在一起的板结碎片状态实在令人心悸,是古玺清理中难度变态般的存在。细观此物,用毛笔清洗都有可能洗掉笔画,风险自不言说,本着对古物负责的态度,便婉言谢绝了朋友的请求。
▲清理前
朋友却没有放弃,只是说了下让我再好好看看,如有可能,就放手去干,弄坏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我都弄不了,他也就彻底放弃了,他是直觉此印文字不俗,不忍心此文字就此消失在这历史长河当中……
朋友于心不忍,我又何尝不是,戚戚然中想起《功夫》中阿鬼临死前抓住包租公说的那三句话,我也是有所动容。但清理保护的基本原则犹言在耳,能不能做到这三大原则还需要仔细评估,最关键,还要看此印本身有无此等潜能。如果文字普通还则罢了,若文字真有惊奇之处,我且勉力为之,也算无愧本心。
答应朋友试试后,我花两日闲时查了下手上的资料与实物对比,果然不出所料,两个文字皆遍查无果,诸谱未见,尤其第二字结构部首极为特殊,实属罕见珍贵之物,真是令人热血沸腾,既然此物千难万险来到此处,已是有缘。天命难违,我也就索性放手一搏……

▲清理前
此印的清理,初期我使用了最为保守的方式,逐层固化,逐层清理,由外而内,步步为营的策略。每次只进行极其微小的部分,每次都先解决最难的部分。这里面没有任何的神乎其技,只是要慢,要静心,所有的工作都想象成最微小的蚂蚁,静静的啃食多余的锈蚀,让古玺的皮肤缓慢显露出来。其间,每工作二十分钟就必须停下来休息,因为这会儿你会陷入到一种兴奋有力的状态,而这种高度集中的工作时间稍长,就会慢慢动作变形,力度不均,发力有可能过猛,而这时你并不自知,此时崩坏概率就会增大。并且每二十分钟的工作间隙,你会仔细分析实物进行的状态,重新继续判断,及时改变最佳方法,这样精细化操作,有利于复杂古玺的清理。
随着时间的消逝,表层慢慢显现端倪,就像冰川迈过寒冬,在春天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慢慢露出本来面目……



▲清理后
很多朋友也问过我清理的具体方法,秘技自然是有,比如每次工作的间隔,必须静心洗手,每次拿过任何物品后,再要工作,还是必须洗手,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起到工作进行前的缓冲,清水入手,提醒身心进入工作状态。二是对古人先贤的尊敬,以礼相待,增加成功的信心。这个方法貌似微不足道,但长久以来的坚持,发现其神妙无比,因为只要这样做,过程中就不会崩豁,有如神助,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每次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与大意,也许每次成功的清理都是源自这样一个人所不知的仪式带来的好运。
其他各法不一而足,我所能说的是,面对复杂的状态,就有无数种应对之策,只要运用得当,就会殊途同归,这里面没有单一固定的手法与流程。每一方古玺,都是一道单一的全新的方程式解析。
首先你要了解玺印本身,这个本身包含了她本身的材质属性,本身原始的周身状态,所属环境对她的影响,目前她的整体形态,和你所对她清理中的评估和最终的预期。在此期间,要完全遵守三大原则: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可以还原。这第三原则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其实第三原则是里面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可以回溯到最初进行的状态,而这个状态的分界点,即是不能破坏本体信息,如镶嵌开槽,打孔,修磨,掰开重组等可以伤及铜的手段就是破坏了本体,使得留存信息缺失,因为在未来某个时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许会有更好更优良的技术与材料参与,而那个时候,就需要将物件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进行保护。而这一条原则,目前即便是最高级别的单位或个人,现在好像基本上也做不到位了。
拿此印为例,重回原始整体状态已无可能,因为会破坏可以还原的第三原则。因为她已经从原始状态的整体形态变成了目前的扭曲分散的整体状态。此印面锈蚀爆裂,表面文字与腔型之间发生了重叠的锈蚀,这种盘根错节的锈蚀,其间产生的移位及张力已经影响到现在遗存的笔画及形态。如此,就只能采取最小干预,展示目前遗存的最终方案进行。
经过无数日夜的工作,这两个沉寂了两千多年的古文字终于重新展现出来,她们如精灵般空灵秀美的身姿,穿越了时空,终于再次重回人间。
▲清理后封泥效果
恢复古玺原貌,重现古文字精髓,使之更好的得以保护与传承,当属我的梦想。今已尽心竭力完成此举,甚是欣慰与满足!
谢恨平
来源: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
原文标题:一方战国古玺的清理
■  END ■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因无法溯源而未及时与原作者沟通,现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账号转载的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绝无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私信后台,本公众号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并致歉。如需转载请联系印书房。



△将印书房公众号设为星标,不错过精彩内容

编辑不易,顺手点个在看

印书房
好的篆刻与书法文章,大部分都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