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承继明代印风,经过诸多印人的发展,成为继秦汉之后又一高峰。这一时期,篆刻艺术迅猛发展,印人对章法、刀法的探索更为成熟,流派纷呈、面貌丰富。上下百三十年,汇聚清代杨澥、吴咨、胡匊邻、赵穆等近90位印人佳作,展现清代篆刻流派纷呈,印人多方取法,作品别开生面。
清代篆刻虽在浙派、皖派、邓派的笼罩下,
但不为其束缚,
加之集古印谱的盛行,印人眼界大开,篆刻面貌丰富多样。
杨澥篆刻以秦汉为宗,兼学明代文彭与清初顾苓,又上溯元人,旁涉浙派,融会贯通。杨澥的印游走于浙派和皖派之间,最值得一提的是元朱文虽然屈曲盘绕但空间排布妥帖不落俗套,配以切刀法形成的斑驳线条,最耐人寻味。
赵懿是赵之琛的从子,可以说深得家法,作品较赵之琛多了些许拙味。
释达受,清代金石传拓高手,篆刻宗法浙派,不为浙派所圉,将其对金石学的感悟融入篆刻中。邓传密是邓石如的儿子,传世作品虽少,但通过这几方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家学渊源,耐人玩味。何嶼篆刻受钱松影响,所刻虽无钱松的生辣,但印文饱满浑厚。吴咨篆刻宗法邓石如,注重笔意表达,所刻元朱文行笔流畅圆润,“白云深处是吾庐”一印将先秦金文入印,章法上穿插错落,深得先秦玺印法门。
胡钁,胡匊邻的篆刻具有创新意识,宗法秦、汉,从汉玉印、将军印与秦诏版出,白文细劲,朱文粗狂。用刀秀挺,突出笔意。曾位列“晚清篆刻四大家”(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胡匊邻)赵穆,篆刻钟情于汉砖文,所刻线条粗细对比明显,虚实相生。这一时期的篆刻中的元朱文印也各具特色,在刀法、字法上多有创新。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因无法溯源而未及时与原作者沟通,现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账号转载的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绝无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私信后台,本公众号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并致歉。如需转载请联系印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