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卒中
不等中风来
10.29 世界卒中日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4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和口号: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什么是卒中?
卒中俗称中风,也称脑血管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失去相应的大脑功能,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80%。
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供血动脉破裂,血液进入脑内和脑组织间隙中,导致脑细胞得不到正常氧气、营养供应而死亡,一旦发生,极为凶险。
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约75%丧失劳动能力,40%是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卒中是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
卒中发生后的常见症状?
卒中发生后的常见症状有:
1.协调和平衡能力丧失导致行走困难或摔倒;
2.视力下降看不清楚;
3.丧失意识无法控制地抽搐;
4.一侧肢体突然无力或麻木;
5.无法正常说话或理解他人语言意思;
6.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等。
当大脑缺血超过3小时,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导致昏迷、残疾、植物人,甚至死亡。
“卒中”的快速识别?
01
如何快速识别
学会“BE FAST口诀”,帮您快速识别早期脑卒中。
BE FAST前五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一个字母则是提醒一旦出现以下任意一种卒中症状,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B”——Balance:指平衡,有没有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指眼睛,有没有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指面部,有没有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指手臂,有没有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
“S”——Speech:指语言,有没有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指时间,及时记录发病时间。
02
快速识别的重要性
对于脑卒中的救治需要我们医患共同携手,做到“四个早”,即“早识别”“早送医”“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卒中”的预防
卒中虽然来势汹汹、危害极大,但仍然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中国政府、行业组织和全体卒中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公益志愿者们,长期以来坚持向公众宣传预防卒中的健康理念和科学知识。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因此,公众了解导致卒中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通过身体力行、主动预防,全社会共同构筑防控卒中的健康长城,是我国卒中防控事业长足进步的最根本策略和方针。
01
自我筛查
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
02
控制好血压
35岁以上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同时还需进行药物治疗。
03
控制好血糖
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
04
控制好血脂
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每3~6个月就要测定1次血脂。
05
戒烟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所有人都应该主动拒绝吸烟,并避免二手烟危害。
06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卒中风险。
07
健康饮食
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每日食盐不超过5g,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饮酒。
08
科学运动
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
09
积极治疗有关疾病
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如: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外周动脉疾病等。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常人,应定期体检复查,接受专科医生治疗,遵医嘱药物治疗。
卒中:重在预防
来源: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