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海关最可爱的人”丨中国海关传媒中心“国门卫士 挺膺担当——边关口岸行”系列报道

政务   2024-10-08 10:11   内蒙古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精神,中国海关传媒中心金钥匙编辑部组织采访分队,走进国门口岸、港口码头、边境城镇,开展“国门卫士 挺膺担当—边关口岸行”系列采访活动,首站选择满洲里海关,实地采访记录满洲里海关发展和巨变,致敬“海关最可爱的人”的坚守与奉献 ,采访成果陆续在《中国国门时报》刊载。现将系列采访成果转载如下:

《 中国国门时报》( 2024年09月6日   第3版)

风雪吹不尽 总是边关情

汪 超

“夏天来这儿的是朋友,冬天来这儿的是亲人。”对于北疆城市呼伦贝尔而言,夏天是它的宣传片,尽情展示着“塞上明珠”旖旎的风情;冬天是它的纪录片,完整收录了“最冷边城”所有的苦寒和寂寞。而无论是宣传片还是纪录片,片中的主角总少不了一群海关人。多少年来,任凭光影流转、寒暑更迭,他们始终默默驻守在这里,驻守在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畔,在神圣界碑的见证下,以忠诚奉献筑起一座关,用青春岁月守护祖国北大门,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

听,历史车轮在回响

2022年,云南姑娘覃龙茨接到了满洲里海关所属额尔古纳海关的录用通知。即便白纸黑字就在眼前,小覃的家人依然半信半疑——满洲里在哪?额尔古纳又在哪?内蒙古大草原上也有海关吗?

小覃成为边关人的第一课,是从满洲里海关关史陈列室开始的。巨大的火车头道具,代表着满洲里的海关记忆可以追溯到中东铁路贸易时期。自1908年满洲里分关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岁月。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印记和深厚的文化底色。陈列室四壁那一整面一整面的资料图和老照片,不仅是边关的专属记忆,更是历史的见证与缩影。 

满洲里海关机关党委(政工办)主任梁义对这间关史陈列室当然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从展词的撰写编辑,到展品的征集陈列,以及参观的动线设计,他都参与其中,谈起满洲里海关的历史和建关故事,更是信手拈来。在机关党委工作了十余年,梁义面对一届又一届的新关员,关史故事讲了又讲,可他并没有生出“职业倦怠”,反而越来越乐在其中。尤其是站在当下回望过去,更让他觉得这座“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的祖国北疆边关孕育了多少历史啊,实在是一部翻不尽、讲不完、常看常新的“宝藏”教材。就拿辖区里那条著名的额尔古纳河来说,如今大家都称它为“游牧民族的摇篮”,却鲜有人知,它还是中俄早期贸易的发源地。 

而如今呢,在额尔古纳河的见证下,这里的对外贸易不断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七个月,中俄贸易额超过1366.7亿美元。满洲里海关身在边陲小城、胸怀“国之大者”,着力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畅通向北开放“东通道”,创新信息共享、应急处置、综合分析上报“三项机制”,助力满洲里口岸过货量突破1000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从历史中走来,在创造历史中走向未来。在满洲里这片充满红色血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土地上,边关人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勇争先。 

看,风雪边关焕新颜 

中国气象史正式确认的最低气温为零下58摄氏度,就出现在额尔古纳关区的根河静岭地区,额尔古纳海关也因此称为深处极寒之地的边关。这里只有夏与冬两个季节,每年供暖期长达九个月。刘文杰是额尔古纳海关的“老人儿”了,虽然环境恶劣,但生于斯,长于斯,对小城和边关始终充满了感情。他20世纪90年代初就上口岸执法,那会儿小覃她们这些海关新人都还没出生呢。三十多年过去,边关的每一点变迁都深深嵌入刘文杰的生命里,深入血脉。 

记得室韦口岸刚开关时仍是大片荒地,170多户人家,供电时断时续,关员们就住在民宅改造的小旅店里,因为住宿条件太差,连老乡新砌出来的养鸡棚都成了抢手的“单人间”。在漫长的冬季里,交通停顿、物资匮乏,大家只能顿顿吃土豆、白菜和馒头,吃得胃里直泛酸,还不敢多喝水,因为要去户外上旱厕——让人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宽衣解带,那冻着还不如憋着。而最要命的,当属穿越高寒林区往返口岸的那段山路,一遇风雪,冻土路面上结出冰包,车跑在上面如同走钢索,轻则抛锚,重则翻车,一路险象环生。这些年下来,几乎每个关员都有过与死神擦肩的通勤经历,所以每次上口岸,车上的同志们倒是练大了胆子,在山下值守的同志和关员家属却是时刻悬心。 

哪像现在,拉布大林至室韦口岸公路建成通车了,不仅成就了331国道最美边境公路的称号,更极大地改善了额尔古纳海关至口岸的交通条件,关员们去口岸的通勤时间下来了,安全系数上去了。黑山头和室韦相继盖起了新的宿舍楼,保障一人一间房不成问题,水电供应正常,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鸡房子”已经是关史室的老照片了,留给小覃她们这些新人忆苦思甜。当年遇到大雪封关的日子,驻在口岸的两个关员除了聊天,便只能大眼瞪小眼。实在聊无可聊时,一个对另一个说:哥,要不你揍我一顿呗,解解闷。而现在,口岸早已实现移动网络全覆盖,值守的关员可以与全国人民同步收看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这里不再与世隔绝,海关人在携手与时俱进! 

时代在变,边关在变。作为常年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直属海关,满洲里海关党委提出锻造“快、准、实”工作作风,高度重视“拴心留人”工作,持续改善基层一线工作生活。尤其是2023年海关总署党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艰苦地区海关支持保障工作的28项措施出台后,该关迅速响应、深入落实,倾力干好“关系民生”的实事,小洗衣房、小理发室、小贩卖机——项目虽小,发挥的作用却一点不小。在此基础上,持续健全医疗协作、子女入学助学政策保障机制,同步解决青年婚恋难、就医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当然,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下定决心、上下同心,前景总会越来越乐观的。 

边关生活,不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越变越好的吗? 

冲,时代精神在召唤 

在额尔古纳海关工作了大半辈子,王旭东大哥只要一看到小覃她们这些年轻同志,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他心疼她(他)们,就像心疼自家的下一代。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王旭东当然清楚边境小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移动互联时代了,一部手机就可以让年轻人看到外面的世界。边关需要人才,但时代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他们可以飞得更远更高。 

事实上,虽然被称作“边关中的边关”“极寒中的极寒”,但这些年额尔古纳海关却以育人才、出干部而闻名。翻开满洲里海关处级领导干部的履历,很多人都有在额尔古纳海关工作过的经历。去年以来,满洲里海关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重要回信精神,以边关为实战课堂,聚焦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关”行动,开展针对性轮岗,“量身定制”青年关员成长计划,为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搭建平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走进边关受教育、强心志、练本领,再从边关走出去,走向更高更大的舞台。看到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像王旭东这样的老边关人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刘晓亮就是从额尔古纳海关走出去的干部。2012年他通过竞争上岗被提拔为副科长,此后来到边关执法一线,在口岸起早贪黑、爬冰卧雪,一干就是三年,这期间,他经历了结婚、生子这两件人生大事。带着在边关练就的优良品格和过硬素质,他又走向总关新的岗位。如今,刘晓亮再由直属海关团委书记调整为额尔古纳海关副关长,一去一回,一转身已近十年。重回故地,走进阔别已久的额尔古纳海关关史室,晓亮倍感亲切。那墙上的照片既是岁月刻度,也是人生故事,更是边关发展的光辉历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号角响起,时不我待,和所有海关人一样,刘晓亮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信心满满。 

怎能没有信心呢?老一辈的海关人在边关坚守半生,依旧矢志不渝、壮心不已,新一代的海关人深受激励和感染,自觉见贤思齐、奋勇争先。全关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一起擦亮额尔古纳海关的闪亮名片。谁说小关难有高站位?大家聚焦推动高水平开放,协调地方政府改造口岸大厅和货运通道,全力保障出口整车顺利通关。谁说小关难有新作为?大家深入研究陆路进口铅锌精矿特点,探索优化监管模式路径,大胆提出意见建议,为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调整进口铅矿砂及其精矿、锌矿砂及其精矿检验监管方式的公告》提供了有益参考。谁说小关难做排头兵?满洲里关区十一届排球赛,额尔古纳海关戴了七届桂冠…… 

今年,关员小覃作了一个重要决定,她想以后就把家安在额尔古纳,安在边关,不走了。她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喜欢这里的淳朴民风,喜欢跟同事们在一起亲如一家的和乐氛围,即便是在风雪肆虐的寒冬,只要大家手挽手、背靠背依偎在一起,她就感到无比温暖。最重要的是,她喜欢海关的工作。使命、担当、责任……对于小覃这样只有二十出头的青年关员而言,还稍显宏大和深奥,但每当看到阳光掠过奔流千年的界河,照在口岸悬挂的金色关徽上,她的内心便生出长久的宁静和踏实。 

况且,国门就在这里,边关就在这里,总要有人守在这里——守着历久弥新的百年初心,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浪潮,在推动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中乘势而上、奋勇向前,接力书写边关发展的新篇章。

转载至《 中国国门时报》

青春满关
介绍海关青年工作生活情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