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作为中国人的一项发明,从原始人类到现在一直有人穿着。可郭氏苇编草鞋,却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方法,还入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郭留伟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赵德营镇人,现任赵德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兼“淮阳、项城、沈丘、界首四地郭姓合谱宗亲会”沈丘县分会会长,是沈丘县非遗“郭氏苇编草鞋”笫六代继承人。
豫东草鞋,又称“苇窝子”、“草靴”等,它是用苇毛樱子、麻绳、木板做底制成的御寒鞋具。
据史料记载,郭家苇编草鞋起源于明朝末年,有近三百多年历史,第一代创造者郭明仁、郭守已首创于1803年,第二代继承人郭宇旺自1836年,笫三代继承人郭传道自1863年,第四代继承人郭子甚自1898年,第五代继承人郭廷顺、郭廷林自1933年,第六代继承人郭留伟自1990年,代代传承草鞋编织技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豫东大地,每逢冬天,天寒地冻,特别是连下几天大雪以后,由于乡村道路泥泞,积雪冻化,人们出行异常困难,村村都有冻坏脚、脸之人,御寒出行成为豫东人们最头痛的一件大事。草鞋御寒效果特好,即经济又能踏泥水,如果谁家有一双草鞋,便以此感到荣幸和弦耀之本!
草鞋的编识是个技术活,沈丘赵德营郭留伟祖上苇编草鞋一直是以郭氏家族为主,别的家族为辅的一项民间技艺,为了使这项濒危的技艺不消失,如今郭家自愿投资生产草鞋,这是对郭家苇编草鞋的编制技艺的保护和非遗的传承。
郭家苇编草鞋是采用芦苇穗樱为主,配老柳树根为底(此底结实耐磨),麻绳作为经线而精心编制的、一种有实用价值的传统技艺草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种技艺逐渐淡化人们的视野,只能勾起50后60后对生活困难时拥有草鞋的幸福回忆,挖掘重现这一产品重新面世,具有深远划时代意义。
郭留伟 供稿
郭文锋 搜集整理
2024年9月5日
郭氏苇编草鞋,2020年入选县非遗
非遗第五代传承人郭廷顺在编织草鞋
草鞋半成品
草鞋半成品
制作草鞋的工具
汾阳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