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史学社
缤纷社团
11月4日,“安徽青年报”刊发了《安徽省明光中学六艺史学社:读史启智 共育家国情怀》,展示了明光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创新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让我们一起看看全文吧。
安徽省明光中学六艺史学社
读史启智 共育家国情怀
社团名片——六艺史学社
安徽省明光中学六艺史学社成立于2022年,社团宗旨为读史启智,博学树人。现有社团成员150人,指导教师6名。自成立后便开展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如校史馆讲解员选拔、历史专题讲座、人文知识竞赛、历史剧创作演出、模拟考古实践活动和“老物件”照片展等。2023年编排的历史剧《于谦》获滁州市美育少年展演活动中学组一等奖;2024年编排的历史剧《觉醒年代》获滁州市中小学生戏剧(戏曲)专项展演二等奖。六艺史学社致力于把社团活动和历史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历史,快乐地度过高中时光。
参观明光市博物馆
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
开展模拟考古活动
举办“老物件”展览
学生感悟
历史剧创作中感悟历史魅力
高三(24)班 程陆好
指导教师 刘 丽
在我的心目中,六艺史学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加入六艺史学社对我来说是个人成长的一次突破。六艺史学社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为我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与发挥创造力的舞台,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
历史剧本创作让我更好地了解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效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我培养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历史报纸的设计既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又提升了历史文化素养,帮助我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激发了主动探究历史、感悟历史的热情,使我在有趣的氛围中真正走进历史,收获属于自己的史学感悟和文化熏陶;模拟考古实践活动的开展让我体验了考古工作的过程,有助于我对考古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促进了我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更让我感受到了考古的乐趣。
参加了社团实践活动,翻阅过历史的厚重篇章,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视野被不断拉长、拓深,深深体会到了六艺史学社带给我的独特历史魅力。
君子六艺 不息相承
高三(24)班 冯若鱼
指导教师 刘 丽
君子六艺,德艺双馨。犹记得创作历史剧《盛唐遗梦》时的兴奋,一点点寻觅着历史的精彩与遗憾;犹记得到校史馆参观时,聆听着百年前的历史悠悠回响;犹记得开展模拟考古活动时的新奇,一柄洛阳铲绕住了千年的求索……历史于此摇曳生姿,文化于此顾盼生辉。高中三年的六艺之行,博我以学识之深,约我以礼仪之大;也得以悟历史之兴替、感盛衰之无常。前方有道,也应秉六艺之德,让这段芳香徜徉在明日的期许之中,经久不息。
君子六艺,不息相承。无论是时间抑或是空间,这千年的文脉永不会被断绝,六艺之魂尚在延续,六艺的明天大有可为。如同历史书上那段震动人心的话:“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历史剧演出感怀
高三(23)班 阚 敏
指导教师 张 震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高一时我怀着一颗热忱的心报名参加了六艺史学社。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同样对历史有着无限痴迷与向往的朋友,我们一同参与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不知不觉,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提高了,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也更加客观、全面。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社团活动便是历史剧《于谦》汇演。犹记得在排练初期,大家还不是很熟悉,都有点羞涩、放不开。经过磨合,我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为了加快排练进程,我们争分夺秒地背台词、练走位;为了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张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给我们纠正动作,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因为我们知道,这不再是一场简单的社团活动,更是一次与古人进行时空对话的契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付出获得了回报。在欣喜的同时,我也加深了对历史的感怀,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史学之兴衰更替,社会之变化发展。怀着无限热爱的情感,我们将以史为鉴,以铜为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教师点评
盘活校史资源 上好“大思政课”
六艺史学社指导教师 张 震
我们要盘活沉睡的校史资源,不应该让校史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线性记录上,还应该拓宽校史宣传视野,丰富校史内涵意蕴,积极利用校史文化上好“大思政课”,让学生在浸润滋养中传承先辈精神,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它记录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与城市气质,更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优秀德育资源。
创作历史剧、排演历史剧等一系列活动全程由历史社团成员自主完成,教师只是做些协助的工作和提一些修改意见,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我的社团我做主”。要编写好历史剧,就得对历史背景知识深刻了解,需要通过书籍、网络、影视等多种路径寻觅历史细节;要表演好历史剧,需要掌握剧中人物的相关知识,揣摩人物个性,感悟人物情感。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德育内容更加具体而鲜活,提升德育实效,真正做到让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将爱我中华的种子播种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来源:安徽青年报
编审:王 婷
文审:涂廷婷
终审:丁玉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