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江 | 2024年全国高考试题与教材的衔接——兼及备考策略

文摘   2024-10-25 12:01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击名片,关注《教育研究与评论》订阅号

👆点击名片,关注《教育视界》订阅号



2023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强调“衔接统编教材,推进课堂改革”,提出了四个关联角度: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关联统编教材中的新增内容,关联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关联统编教材中的选篇。可谓全方位关联。2024年在教考衔接上的表述既有承接也有推进:“强化教考衔接,促进教学提质增效。”“高考语文继续强化教考衔接,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高中一线提高课堂质量,减少机械刷题,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学—教—评”一致的教研和实践拉动了一线复习教学,有利于减少无效刷题、盲目复习。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以下简称“新课标Ⅰ卷”)、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以下简称“新课标Ⅱ卷”)和2024年高考语文甲卷(以下简称“甲卷”),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从考试和教材关联的角度,对教考衔接进行一些梳理和探究,提出高考复习的几个策略,从而为2025年高考备考做些准备。


一、试题与教材文本内容的衔接——避免文本教学的偏好倾向


与教材文本衔接较为显著的是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11题中的四个选项,分别关联到《老子》《孔雀东南飞》《爱莲说》《项脊轩志》四篇文本,该题定位于与教材的直接关联,并非新题型。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篇文本兼顾了初中和高中的内容,也兼顾了文言文和古代诗歌的内容,显示出在整体上将古代诗文归并的倾向。新课标Ⅱ卷关联到《师说》《鸿门宴》《周亚夫军细柳》三篇文本。甲卷除了《赤壁赋》之外,关联文本有三篇来自初中教材,分别是《陈涉世家》《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阅读贯通初、高中语文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一贯思路。这体现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对知识衔接性、系统性的认知,但并不意味着在备考时要全盘复习初中教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高考复习中适当关联初中经典文本。


在古代诗歌阅读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与教材的关联。新课标Ⅰ卷15题D项“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便要求学生将古诗与《兰亭集序》联系起来。新课标Ⅱ卷15题B项“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关联到初中课文。甲卷14题C项“斥鷃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指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些命题凸显了点滴积累的重要性,在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夯实文言文知识点,回归教材中的古诗文。


除了上述与教材的直接关联,试题也体现了与教材的间接关联。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选自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呼应的是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第一单元。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的材料选择了《资治通鉴·汉纪》中的“李陵事件”及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与之相关的史论,关联到选择性必修中册的《苏武传》和课标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报任安书》。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与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关联。这种关联方式未必涉及核心知识,但涉及背景知识、系统认知、关键话题等。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关联的几乎都是教材中的自读篇目。教材中的自读篇目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从高考试题对教材文本的勾连可以看出,其否定了对教材文本单一偏好的倾向。语文教材中,无论是精读篇目还是自读篇目,每一篇文章都承载着丰富的教学价值与文学意义,任何轻视自读篇目的倾向都亟待纠正。


在高考语文连续两年没有出现关联《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题目的情形下,我们需要观察高考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考查是考查阅读理念还是考查书中的知识。新课标Ⅱ卷文学文本阅读题节选自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可以算是对整本书阅读的呼应,其最后一题为“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整本书阅读的命题特质,它需要学生相对宏观的、前后联系的观察和思考。


高考命题的深邃之处在于它不仅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理解深度,而且精准衡量学生的核心素养。阅读原本就是借助互文系统来建构意义的,不同文本间的相互参照与影响,构建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意义网络。因此,学生若能构建起坚实且广泛的互文系统,便能更加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文字之间,精准地捕捉文字背后的艺术手法与深层意图。


二、试题与单元任务的衔接——避免出现单元任务教学盲区


在梳理教材中的“单元任务群”时,我们会发现单元任务强调“做中学”,但纵观日常教学,不少单元任务在“教学自主”或功利主义的名义下缺失。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14题、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14题均涉及“史论”,关联到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历史的评说”。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中的《运载火箭示意图》、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等,关联到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任务——“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选择其中一篇,从中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话或一个图表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也能够关联到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的任务——“在文字叙述的基础上,穿插运用图片、图表、视频等,能够使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直观明了,易于理解。选择本单元的一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向同学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你的阅读所得”。从近两年的语文高考题来看,文本阅读和理解是“做任务”的前提,“读懂”文本仍是“做任务”的关键。高中语文教材中单元言语实践任务非常丰富,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单元任务做全面的梳理、分类,按照主次轻重进行排列,做到“账本清晰”,最关键的是要在日常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


三、试题与语文知识系统的衔接——做好教材知识系统梳理工作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强调“聚焦语言运用,回归语文学科本位”,“回归”意味着对当下有些教师过度强调“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某种回应,有些教师将高考复习简单地理解为“思维训练”,这是不正确的。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从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一些传统题型仍然存在,例如:新课标Ⅰ卷4题“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16题“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颈联写泉水的声音既响亮又微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8题“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三道题均涉及重要修辞方法。新课标Ⅱ卷4题“《<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涉及“序言”文体知识;18题考查长句转换成短句;19题考查反问句的表达效果。甲卷14题以古诗缺字的形式,实际考查的是“对仗”的基本知识;15题赏析古诗中“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19题考查“借代”修辞;21题考查“缩写”。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对修辞的考查有不少,语文“学科本位”与语文知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度有人认为“新高考”不需要知识系统,只需要“见招拆招”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是片面理解了语文学科特点和课标。当然,即便是考查基础的语文知识系统,试题也更倾向于在“具体语境”中分析“表达效果”,是“活学活用”,考查的仍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迁移能力。教材单元任务中隐含了一个怎样的知识系统?有没有“新增”的语文知识?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高考复习时详细梳理,不断细化,尤其是核心知识清单,没有这个基础,“关键能力”也会失去依托。当然,重回“语文功底”是否又会引发机械刷题、重复训练,值得观察。


四、试题与单元人文母题的衔接——提倡“母题写作”


高考语文试题与单元人文母题的关联非常密切,本文限于篇幅,单论写作与单元人文母题的衔接。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是“面目可亲”,没有繁难偏怪之处,与平时高三备考的关联度高。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涉及“互联网”“人工智能”话题,是聚焦热点、焦点的命题,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高考复习时容易覆盖到。它呼应了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的任务:“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这个命题可以归于“科技与人文”母题,关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验证材料是“无限”的,而观点陈述是“有限”的,高中阶段需要结合单元母题,练好“关键少数”,为学生提供思想支架、思维工具。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本质需要有技术层面的理解,更需要有社会、人文、哲学层面的理解。例如:溯源到玛丽·雪莱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思考人类“造物”与人类的关系;借助必修下册课文《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的经典论述“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理解技术与人文的悖论关系;利用哲学家韩炳哲的论述“数字技术作为精神权力的技术支撑,在提供交流与联通的同时,掌控和压制着主体,使人类处于与福柯的全景敞视监狱不同的数字化全景敞视监狱中,引发了从身体规训权力向数字精神权力的转换”,加深对数字生存时代的精神危机的认知。无独有偶,2023年高考语文甲卷的作文题为:“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其命题思路与今年的新课标Ⅰ卷是相似的。高中语文教材涉及的“任务驱动写作”类型极其丰富,包括发言提纲、札记、脚本、评论、调查报告、摘要、积累卡片、图表、宣传广告、启事、演讲稿、故事梗概、通讯、简讯、序言、辩论稿、年表、简史、书信、报告等,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中各种主要的应用类文本类型。但是,无论以何种形式来表达,其内在的“母题”是有限的,教材涉及的28个人文母题,涵盖了中学生成长的最核心议题,而在母题底下灵动的任务驱动写作设计,也是极有代表性的“范式”写作。教师与其盲目追随各种模拟写作训练题,以变应变,不如引导学生写好“关键少数”。这里当然不是说要盲目地照写教材的作文题,而是要掌握母题内在的问题情境,结合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展开富有新意的论述,夯实学生的功底,这才是写作的底层逻辑。


倪  江,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
本文刊发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4年8月刊。封面图片来源于“千库网”。

| 初审:陈思羽

| 复审:徐志欣

| 终审:严秀蓉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购买

教育研究与评论
《教育研究与评论》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首批学术期刊”,连续荣获人大复印资料“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刊” 称号。以“时”(现实)、“事”(叙事)、“史”(历史)、“论”(理论)相结合为特点,面向教育现实,引领教师成长,解决实际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