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政 | 身体的成长,关乎健康与学习——家庭教育漫谈系列之九

文摘   2024-09-20 17:04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击名片,关注《教育研究与评论》订阅号

👆点击名片,关注《教育视界》订阅号




说起孩子的成长,一般指的都是身体:长多高了,胖不胖,有没有什么疾病?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时代,社会对人口数量的需求比较大,毕竟大部分劳动都要靠人力去完成。相应地,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也就是人的体能素质非常重要。说白了,社会对人的需求,一是他能承担相对繁重的体力劳动,二是他的有效劳动时间也要尽可能地相对长。所以,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人们有两种习惯性的崇拜:一是寿命长,最好能像彭祖那样;二是孔武有力,最好能像武松、鲁智深那样。


虽然现在成长的概念比过去更为丰富和全面,但在我看来,身体的成长依然是第一位的;只不过在认识上,不管是身体还是身体的成长,与过去已经大不一样了。


最近,因为暑假的来临,不少家长来和我商量如何抓住这个窗口期,把孩子平时短缺的课业补一补,再抓一抓特长,以便在未来的升学择校中增加砝码。我的第一建议就是休息好、玩好,也可以出去走一走,让孩子有质量地旅游。我特别提出,趁假期把孩子的身体搞好,如果要报什么班,那就报个健身的。前几天,我还非常恳切地对朋友说:你家孩子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学什么,而是控制体重!孩子才上五年级,11岁,一米四五的身高,但身形太大了。后来,我悄悄问了一下朋友,孩子的体重差不多75公斤了。我严肃地对他说:孩子要减肥了,不是在家里减,而是要去专业机构,甚至需要医学干预。


对我的建议,朋友有些意外,他本想让我在孩子的学习上、素养发展上给些建议,我却说起了减肥。他认为减肥是大人的事,跟孩子没多大关系。况且,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给他储备点能量也是好的。朋友的这些想法也是许多家长的心理。忙孩子的学习还忙不过来,哪顾得上孩子的形体?只要不生病就好,胖点儿有什么要紧,瘦了才让人担心。


现在,我与家长这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经常发生。但我确实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身体,见到学生、朋友,说到孩子,我首先问的就是孩子的身体。其中,我特别要问的就是孩子的身高、体重。只要超标,我都会提醒他们:要给孩子“减负”。我现在经常说,要给孩子减负,首先要减的就是孩子身体的负担。


虽然我们的健康观、身体观正在向科学、文明的方向改变,但是,传统的、民间的观念影响还很大。我们这代人,还有上一辈人,对身体的期望还停留在“胖”上。我母亲现在见到我,第一句还是:让我看看,有没有胖一点?这话她对我讲了几十年了。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日子过得都不怎么好。我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恰逢三年自然灾害。我母亲说,那时分到的计划粮少得可怜,三个孩子一个月二十一斤粮,食堂里供应的是照得见人影的米汤。在乡下爷爷那儿,我真的吃过树叶、野菜。我们的上辈人就更苦了,母亲说,一年到头不是逃难就是逃荒,跟要饭的差不多。后来,到了和平年代,但生产力那么低下,人们的生活又能好到哪里去?说远点,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一方面,因为生产工具落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社会又无法承担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生活资料的供给水平与人口的数量一直存在巨大的矛盾,以至于积淀成了根深蒂固的温饱文化传统。


回忆这些历史很有必要。因为不把这些梳理清楚,就说不明白“胖文化”的由来,说不明白它为什么这么顽固,说不明白它为什么竟然能跟现代科学相对抗。关键就在于,我们被穷怕了,饿怕了,瘦怕了。改革开放后,我们终于在现代化的引领下理直气壮地追求财富了,跨越式发展的生产力为创造财富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生活确实越来越好,早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了。与这样的发展道路相匹配的,就是中国的小胖子也越来越多了。显然,身体文化没跟得上科学的发展。


大家可能要说,减肥已经是人们的日常追求了,身体管理早已成为流行的大众文化,满大街都是减肥机构和减肥广告。人们的观念不是早就改变了吗?但是,这种文化,这样的观念,只在成人中间。在当下,对成人与儿童,在形体上基本实行的是双标,成人要瘦,孩子要胖。在许多家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奇怪现象:父母亲从形体上看并不臃肿,却焦虑得不行,成天说自己胖了,要减肥,要节食,对孩子越来越胖的身体却熟视无睹。


我不是医生,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解释儿童肥胖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但根据普通的医学常识也可以想象得到。早就有医学资料显示,糖尿病、脂肪肝、心肺功能衰减等,这些疾病因为肥胖而呈低龄化趋势。我的一个学生,经过我的提醒后到了医院,医生把他孩子的情况定性为儿童肥胖症,而且已经有了脂肪肝,血糖也到了临界。事实上,医学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些年来,南京儿童医院每年都会组织儿童减肥夏令营,许多家长、孩子一起参加。


按理说,孩子身体发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仅是外在的形体上的事。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生活与学习上的变化。比如,不爱运动,因为体重对他来说是个负担,相比起正常的孩子,他一直在超负荷活动,可以说一天到晚都挑着一副重担。还有,孩子可能特别爱睡觉。早睡晚起,晚上一写作业就打瞌睡。家长可能还批评孩子不爱学习,其实是孩子白天“挑担”累的,他比别的孩子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来缓解疲劳。肥胖的孩子通常都比较懒散,打不起精神,他们最惬意的就是躺在那儿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现在孩子还小,他们不知道形体与形象的重要。要知道,现在是一个图像社会,一个人的形象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社会评价、一个人的社交成本,关系到一个人从业的范围与职业选择的空间。从根本上说,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与前途。有人可能认为这话说重了,其实一点都不重。如果以成人世界的交际眼光去思考,是不是这么个问题?只要把孩子想象成周围的成年人,这些问题就好理解了。事实上,孩子对自己的形体、体重也并不是不在意。比如,肥胖的孩子不太喜欢走亲访友,不太喜欢到公共场合去,更不愿意参加班级和学校的表演性活动,他们大多喜欢穿宽大的衣服,讨厌紧身的服装,害怕过夏天,最怕上游泳课……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孩子对自己形象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他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形体,总想把肥胖的身材掩饰起来。他知道胖不好,只不过没有自控力罢了。


孩子肥胖不是个简单的现象,原因很多,不只是饮食科学不科学的问题。如果没有注意孩子的合理膳食,自然会造成孩子肥胖。倘若再加上饮料、甜品、烧烤以及快餐等不健康的食品,那孩子要控制体重确实困难。除了这些,孩子的情绪与肥胖的关系常常被家长所忽略。孩子平常是不是经常不开心,喜欢独处?是不是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玩伴也少?如果这样就要注意了:本来情绪与肥胖就有关,因为情绪影响内分泌;而情绪不好,就容易用进食安慰自己,甚至是暴饮暴食。从心理学上说,食物是负面情绪的安慰剂。许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是不那么快乐,但只要他吃饭,问题就不大。他们着急的是孩子不吃饭。


胖起来容易,瘦下来真的难。尤其是孩子,如果他的认知水平达不到,自控能力又差,那减肥对他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我认识的朋友中,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有朋友去了儿童医院的专科门诊,医生也给了每天的膳食表,给了运动方案,给了检测指标,这些东西也都贴在了客厅的墙上。头几天还可以,但基本上十天半个月之后,所有的措施都形同虚设。而减肥恰恰是长时间的事,一时半刻根本看不出效果。从理论上说,减肥看上去并不复杂,如果不是病理性、药理性的,那就只是一个人能量的进出口管理。进口就是如何吃,出口就是如何运动,如何把多余的热量消耗掉。但孩子不听,不愿意努力。按医嘱准备的食物他不吃,运动更是不达标,要么胡乱应付,在运动场上比画比画;要么干脆不去,赖在家里打游戏。大人再急也没用。久而久之,大人也失去了耐心,只能听之任之。


但正因为如此,减肥就不仅是减肥,而是家庭的综合教育,是孩子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对许多肥胖孩子的家长来说,不妨把其他事情先放一边,就以减肥为抓手。只要孩子减肥成功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看上去减肥好像只是膳食与运动,但要做好这一切,离不开意志情感,离不开价值引导,离不开健康习惯,也离不开自强自律。而这些几乎是做好一切、学好一切的根本性品质。首先,把家庭建设成一个科学的家庭,形成崇尚运动、以健康为美的家庭。家长带头,和孩子吃一样的健康减肥餐,陪孩子一起运动。家长可以适当分分工,比如,父亲多带孩子运动,母亲则在饮食上花些功夫,精心烹饪。要知道,减肥食物一般味道都比较单调,要想做得让孩子爱吃,还真是不容易。我曾经对一位年轻妈妈说,如果你孩子爱吃你做的减肥食品,那你离大厨也就不远了。做父母的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饮食背后的精神状况。


我碰到不少减肥暂时失败的孩子,更多的是在减肥路上艰难行走的孩子。但也遇到过减肥成功的孩子,那种焕然一新,那种脱胎换骨,那种今非昔比,那种神清气爽,连带整个家庭那种成功感、幸福感真是无以言表。孩子不仅身形变得颀长矫健,更重要的是精神气质清新俊朗,乐观向上,再也不畏畏缩缩、躲躲闪闪,从一个老是关在房间里整天蔫了吧唧的小胖子变成了阳光帅气的少年。许多让家长操心的坏习惯不知道怎么就不见了,学习也好了起来。意志品质好了,减肥就成功了,所谓“相由心生”。而形体好了,心态也跟着好了起来,这就是“心由相生”。这“心”首先是自信。身形好了,人挺拔了,心也就挺拔了。要知道,一个人自信了,就没有什么能挡得住他。


话说到这儿,好像话题已经结束了,其实只说了一半。我们说要让孩子拥有健康有型的身体,要让孩子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能有结实的体魄去提供体力的支撑,这些都是对的,都需要去做。但是,还存在另一种状况,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长期以来都没有认识到,身体也是学习的主体,是最值得开发的学习资源。从教育史的角度看,这个道理只有到了柏格森、海德格尔、萨特,特别是梅洛庞蒂之后才受到根本的重视,再加上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从生理学与心理学上证明了身体与脑神经的互动,身体具有感受知识、内化知识和记忆知识的功能,具身认知作为人类认知的模式才被提了出来,与此相关,就是具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具体地说,人类的早期教育是根性的教育,人类的学习也是亲身性的学习,只不过这种教育与学习是自在的、不自觉的。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身心分离了,不但分离,灵与肉还渐渐地对立起来。在这种对立关系中,心、心灵、灵魂、精神等处在高处,而肉体处在低处,一直受到排斥和贬损。长期以来,讨论灵魂是高雅的,而谈论身体是可耻的。相应地,学习也被看成是灵魂的事,与身体无关。近现代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的诞生也支持了这样的观念,认知、思维等等都是精神的事,与身体没有关系。


所以,如果说当代文明有什么贡献的话,对身体的发现和开发应该是其中之一。从存在主义开始,围绕身体的正义性,许多人文科学工作者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形成了丰富的身体哲学成果。这些成果经过实证,在生理学的支持下运用到认知领域与教育领域,就是具身认知与具身学习。也就是说,在身体与学习的关系史中,人类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早期的人类学习,身体是在场的。其后,身体被挡在了学习之外,在学习中,身体缺位了,这个漫长的学习史被学者命名为“离身学习”。这种离身学习被形象地描述为有心无身的学习,是头大身小的学习,是脖子以上的学习,是有头无身的学习。我们对于学习的描写与评价也都是围绕脑袋、思维进行的,从没有想到身体。身体也有,但那是在体育上,与德、知没有关系。但具身认知与具身学习倡导的是身体在场的学习,与离身学习不一样,它是一种在身的学习。这不是简单的对离身学习的否定,更不是简单地向人类早期的亲身学习的回归。与早期混蒙的、自在的状态不同,具身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是建立在对身体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它是人类文明史上身体与学习关系的螺旋式上升。


在人类学研究中,人的童年常常在类比的意义上被用以研究人类的早期文明与人类的童年状态。从婴幼儿的行为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是用身体学习的,是用身体“思考”的,他们的时空感的建立,他们对自己处境的判断,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感受等,都来自他们的身体。他们看上去不能像成人那样思考,不会用语言交流,也听不明白成人语言的信息,但他们时刻在学习,在思考,在成长,靠的就是身体。随着成人化教育的干预,思维器官与语言器官的发育,灵魂对行为的主导,特别是成人世界的规训,他们的身心开始分离。他们被反复告知要警惕自己的身体。他们慢慢接受这样的认知,思考是大脑的事,学习是与身体无关的事,他们渐渐学会管束自己的身体,让身体臣服于心灵,臣服于学习。这个过程是不是人类身体与学习关系史的同构?现在,是让他们知道并动员身体参与学习的时候了。


毫无疑问,在具身认知与具身学习中,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起现代学校,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更为自由,更能够打开身体。具身学习是体验式的学习,是情感式的学习,是实践性的学习,是身体与身体对话式的学习。所以,家长要尽可能避免重复学校的课堂教育模式,不要一天到晚把孩子关在房间里,摁在写字台上;而应该让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火热的社会,走进多姿多彩的活动现场。正是在这些场景中,身体才能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展示出了人的全部的丰富性,身心一致,内外贯通,接受世界,内化世界,同时,去表达自我,确证世界。家长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孩子在一起,形成有效的亲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的身体都是在场的,并且具有对话和互动性。一切与孩子在一起的让双方身体都参与的活动,都是具身学习的有效方式;一切给孩子的身体创造自由空间的方式也都会增强孩子具身学习的能力。


所以,关注孩子的身体,不仅是在关注他的健康,同时也在关注他的学习。


汪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特级教师。
本文刊发于《教育研究与评论》(综合)2024年6月刊。封面图片来源于“千库网”。

| 初审:陈思羽

| 复审:李惠玲

| 终审:严秀蓉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购买

教育研究与评论
《教育研究与评论》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首批学术期刊”,连续荣获人大复印资料“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刊” 称号。以“时”(现实)、“事”(叙事)、“史”(历史)、“论”(理论)相结合为特点,面向教育现实,引领教师成长,解决实际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