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后的六尺巷,有一段动人的礼让故事。”巷道入口处,佩戴着“‘小城故事’志愿讲解服务队讲解员”工作牌的张耘,正声情并茂地向游客讲述。
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张家人驰书京城向张英求助。张英在家书中题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收信,主动让了三尺;吴家人受此感动,也退让三尺。由此,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
张耘的公职身份,是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他还有另一个特殊身份:六尺巷典故中男一号张英的十二世孙。
从小听着先祖让墙的故事长大,但10月17日下午,让张耘对六尺巷和先人,有了更深的感情。
新华社记者摄。
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六尺巷,重温了张吴礼让的典故,并嘱咐大家,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新华社记者摄。
张耘当时就在现场。他难抑激动:“总书记对六尺巷典故这么关注,对礼让一事评价这么高,作为张氏家族后人、社区工作者,特别骄傲。”
这两天是周末,游客增多。家住六尺巷旁的张耘,起个大早,乐此不疲地为大家一遍遍讲述六尺巷典故。
不仅爱讲300多年前老祖先的传奇,他还讲新时代桐城人的故事。
张耘在六尺巷为大家讲解。李俊杰摄
“六尺巷,现在已不仅是一处地名、一个典故,还是一个工作方法的代名词。”张耘说。
他指的,正是“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
“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看上去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是双方‘为争一口气’而已,还是有化解的可能。”桐城市人民法院是最早将六尺巷精神应用于司法调解中的实践者之一。
副院长杨玉琴介绍,大家尝试将六尺巷折射的文化内涵与和谐司法理念融合起来,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形成了“六尺巷调解法”。“六步中,最深入人心的是‘让’与‘和’。‘让’是方式,‘和’是目标。”
市民金叶遇到一件烦心事。经营货物运输业务的他与当地一家企业因为运费问题产生矛盾,向法院提起诉讼。
范岗人民法庭了解情况后,将双方当事人请到了六尺巷调解工作室。法官曹红先从“六尺巷典故”谈起,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再从法理和事理、情理出发,劝说双方各退一步,以和为贵。最终,双方不仅握手言和,而且决定继续合作。
“‘以和为贵’理念不仅体现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也为现代纠纷解决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曹红说。
“通过这次调解,感触颇深。许多事情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如果都秉承着礼让精神,各退一步,事情也就解决了。”金叶说。
这样的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在桐城比比皆是。
如今,桐城已设立了覆盖基层单位的“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2021年,桐城又将六尺巷精神扩展至全市基层治理领域,创新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实现从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到有效开展基层治理的升级。
2023年全国两会,以六尺巷命名的工作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去年11月,又获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六尺巷。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的六尺巷,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地方品牌,还输出到了其他省份。”谈起六尺巷的“跨界”,张耘满是自豪。
他还开心地看到,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六尺巷的保护宣传。政府拨专款,让战火中几乎拆毁殆尽的六尺巷,在原址上得以复建扩建;以六尺巷为题材的歌曲、黄梅戏、影视剧等文艺作品,新作频出。
“总书记刚离开桐城、离开安徽,从省里到市里,都在研究,怎样进一步挖掘六尺巷的丰富内涵,创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张耘说,作为六尺巷社区党支书,他和同事们定下目标,要共同协力,让“六尺巷调解室”成为社区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
张耘坚信,六尺巷故事里,一定有更多“上新”素材,更加精彩。
夜幕降临,不少市民和游客特地绕道,再走一遍灯光下的六尺巷。不知从何处,飘来轻灵的童声所唱的《六尺巷》旋律——
我家两堵墙
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
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
和谐诗中藏
……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