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兰教授团队发表青光眼人工智能挑战与机遇长篇综述

学术   2024-09-15 00:01   辽宁  

      2024年9月11日,受主编邀请,张秀兰教授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第一完成单位,于《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期刊 (IF= 18.6)发表了题为“The AI Revolution in Glaucoma: Bridging Challenges with Opportunities”(青光眼人工智能的革新:机遇与挑战并进)的长篇综述(图1),全面分析了人工智能(AI)在青光眼领域研发和部署的困境,并提出潜在的解决方案,化挑战为机遇,为青光眼AI模型的设计、研发及临床转化引领前进方向。这是该团队继2024年1月受邀发表高度近视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鉴别长篇综述后,再次在该期刊发表。

图1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为第一单位、第一作者、最后通讯作者发表在《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上的长篇综述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且青光眼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被确诊青光眼时已发展至中晚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AI技术在青光眼诊断、筛查、预测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然而,青光眼中AI模型的研发和临床部署仍面临重大挑战。尽管存在这些挑战,AI模型在青光眼中也存在诸多机遇,有望进一步提突破模型性能。因此,本文基于全面的文献回顾,探讨在青光眼临床情景中研发和部署AI模型的挑战和机遇(图2),并将两者结合,提出针对各项挑战潜在的解决方案,以推进AI在改进青光眼管理方面的作用。

图2 人工智能在青光眼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围绕青光眼AI开发与应用的主要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青光眼AI研发面临数据标注难度大、泛化性差及可解释性差三大挑战。在青光眼AI开发阶段,数据标注需要大量时间、人力和资源,标注任务包括疾病分类、图像标注和青光眼进展标注,复杂且耗时;并且多数研究青光眼诊断标准不一致导致AI的泛化能力不足,无法真正筛查出需要进一步就医的人群。由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黑箱”性质,目前基于此技术的青光眼AI算法普遍存在可解释性差的问题,医务人员与患者对齐信任度较低。青光眼AI部署面临真实世界适应性差、图像采集质控难两大挑战。多数青光眼AI模型训练数据多样性较差、实地部署前微调数据不足,极大削弱了模型对不同人群、不同采集设备和不同疾病分期的适应能力;且AI从实验室走向真正临床部署时,不可避免会遇到低质量的影像数据,导致效率降低和准确性下降。

      针对以上挑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潜在可行的优化策略。在青光眼AI研发阶段,使用隐私保护框架、合成数据等技术增强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克服数据不足及标注难度大、模型缺乏外部验证而泛化性差等问题;引入可解释AI方法和可视化工具,增强模型的透明度,提升医务人员和患者对AI的信任度。在青光眼AI部署阶段,使用多模态数据如文本、图像、组学数据等,训练多模态AI模型,提升AI模型的准确性与适应性(图3)。智能手机结合云技术的应用,使得青光眼筛查在资源匮乏地区更加普及,通过远程医疗和家庭监控,适应不同人群,扩大了筛查的覆盖范围。此外,大模型的兴起,全面革新了AI领域,进一步提高了AI在临床应用的可解释性及可及性,AI能通过自然语言的形式与医生和患者交互,为青光眼的临床管理和人机协作提供了新的途径,支持广泛的临床、教育和研究应用,具备协助临床青光眼管理的前景(图4)。

图3 青光眼AI模型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发展


图4 大语言模型支持临床决策(A)、与患者互动(B)

      本文是由中山眼科中心领衔、与国际多名青光眼及人工智能顶尖专家共同完成,第一单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张秀兰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国际眼科研究所林顺潮(Dennis S.C. Lam)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图5),李飞助理研究员、汪德明硕士、杨泽锋博士、张寅航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图6)。






      张秀兰教授团队长期致力青光眼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在中山眼科中心临床研究中心平台支持下,团队从青光眼数据库构建到算法开发进行了深入探索,创建了完备的集青光眼预防、筛查、诊断一体化智能系统(iGlaucoma):开发智能视野诊断APP(iGlaucoma 1.0,NPJ Digit Med. 2020 Sep 22;3:123),方便患者及医生使用手机享受智能诊断服务; 提出基于视野、OCT影像的青光眼诊断算法框架(FusionNet),研发双模态自动诊断算法(iGlaucoma 2.0),精准诊断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Ophthalmology. 2022 Feb;129(2):171-180);研发电子房角镜系统,创建基于三维前节OCT影像的青光眼智能分型系统(iGlaucoma 3.0),快速、精准识别高风险闭角型青光眼个体(Ophthalmology. 2022 Jan;129(1):45-53;Medical Image Analysis. 2021 Jan 7:101956);开发基于眼底彩照的青光眼发病及进展预测系统(iGlaucoma 4.0),早期发现高风险人群,提前3-5年预测青光眼发病及进展风险(J Clin Invest. 2022 Jun 1;132(11):e157968);研发基于OCT图像的逐点视野敏感度值及模式偏差概率图预测系统(iGlaucoma 5.0),模型预测生成的视野报告可用于辅助临床青光眼的快速诊断,提高青光眼临床诊疗效率(NPJ Digit Med. 2024 accepted)。团队还建立了眼科多病种精标数据共享平台iChallenge,涵盖8个子集,被超过700篇论文引用。牵头制定我国首个关于眼底彩照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团体标准《眼底彩照标注与质量控制规范(T/CAQI 166-2020)》并在WHO-ITU立项(编号SG16-TD227/WP2),为规范新兴的眼科AI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Intelligent Medicine, 2021 Dec; 1(02): 80-87)。

      目前团队在青光眼人工智能领域已累计发表了16篇相关高质量论著,10篇发表于中科院医学类1区期刊,包括NPJ Digital Medicine、Ophthalmology、Medical Image Analysis、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等,申请中发明专利9项(含2项PCT专利)、获批1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项。



张秀兰  教授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林顺潮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眼科研究所 所长



图5 通讯作者




李  飞  助理研究员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汪德明  硕士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杨泽锋  博士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张寅航  博士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图6 共同第一作者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hiley眼科研究所Linda M. Zangwill教授,波兰波兹南眼科研究所Andrzej Grzybowski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Ying Han教授,美国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所Felipe Medeiros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学和视觉科学系Clement C Tham教授共同参与指导了本文(图7)。





图7 国际多位顶尖专家共同参与研究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50946224000569

眼界
聚焦中国眼科重要新闻,传播中国眼科界正能量。截止2024年9月,全国眼科专家、医生、行业高管等关注已超13万人,涵盖近90%中国眼科医生,年新闻阅读量近300万人次。兼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特约通讯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工作秘书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