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上市!这家蓉企今年要发射12颗AI卫星

文摘   2025-02-06 21:33   四川  


成都

即将迎来一个商业航天IPO

日前,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

 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星宇航”)

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若后续获批上市

将成为港交所“商业航天第一股”




专注卫星技术

12颗卫星计划年内发射




公开信息显示,国星宇航于2018年成立,是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商业卫星研发商。资料显示,国星宇航致力于商业卫星星座建设,构建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面向全球范围稳定持续提供广泛覆盖、低成本、低门槛的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国星宇航将其历史发展及未来方向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成立至2022年,第二阶段为2023-2027年,第三阶段自2028年起。国星宇航表示,第一阶段该公司收集大量卫星遥感数据;第二阶段,该公司正在加快由AI应用卫星向AI智算卫星的发展;第三阶段,该公司预期完成并运营全球覆盖的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


2024年11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关注报道国星宇航卫星在轨运行AI大模型技术验证及“星算计划”相关进展


招股书显示,国星宇航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6颗传统遥感卫星及1颗AI应用卫星;自主开发了6颗AI有效载荷、4颗AI应用卫星及4颗AI智算卫星。此外,国星宇航已获得20颗AI智算卫星的研发订单,其中12颗卫星已签订发射服务协议,预计2025年发射。




全国各地多家企业冲刺上市

成都发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万亿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去年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商业航天产业迈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越来越多企业冲向资本市场。公开信息显示,此前长春长光卫星、合肥的星图测控先后冲刺IPO,其中星图测控已经在今年1月成功登陆北交所。


作为西部航天重镇的成都,也正发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从产业情况来看,成都相关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实现从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地面设备、卫星载荷、时频设备等细分领域基础较好。同时,要素资源加速汇聚,在金融支撑方面,全市共有7只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相关产业基金,有效支撑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同时,正通过实施“蓉城星海”计划,推动“卫星赋能城市”。此前,成都印发《成都市促进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和《实施细则》,在实施“蓉城星海”计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行业应用牵引、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四个方面给出16条细化举措。


面向未来,成都的目标是,到2025年,构建形成以整星制造与卫星应用为核心的全链条产业发展体系,争创国家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建成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示范城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核心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元,全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领域链主企业达到5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0家以上。



记得把公号加星标,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


推荐阅读




○ 成都,天府一街!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诞生于此

○ 高速直达海螺沟!今年建成通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编辑 蔺虹豆
校对 王戬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张魁勇

成都日报
权威、深度、责任,有料、有趣、有见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