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控制住弹力,你的欧楷是“死”的!

文化   2024-11-20 16:57   湖南  

自学书法两年仍感觉不得要领,进步太慢,应该怎么办?

解答:


那就简述一下问题所在吧,结构把握大体不错,用笔方面差些。

用笔问题①还没有学会“用毛笔”,这个很重要。

问题②因为太注重“九成宫”笔法,而忽视了欧体笔法。

初学问题分三种,一种是通过慢慢努力就可以改善,一种是在某种需要领会的节点开悟,还要一种就是方向错了。

你的问题挺好,几乎都在第二点。

如上图红色圈中“欲”“于”就比较好,其实你的结构大多没有很大问题,但是只有这两个字在笔法处理上也很“利索”,所以就这俩字比较不错。

蓝色圈里就是“捺”笔,这是接触笔画,如果写不对,说明还没领会“一波三折”的意思,一个捺笔在行笔中会有两次明显用笔动作,在欧体小楷中或者部分短捺中才只有一个,你捺中也有动作,但是发力点不对。

这个发力点后边统一说。

看绿色圈里的“炎”“足”这两个捺的发力点就对,可能这两个捺跟原贴不一样,但是对,临帖只要临的对,可以不像。

最后就是黄色圈,黄色圈的问题统一解释就是“用笔软”,感觉不到弹性,这就是说你“不会用毛笔”的原因,还没有了解到笔性。

再有就是这些起笔的细节,红色圈里都是比较好的,有精神头的,蓝色圈里就是不太好看的,说不上有问题,但是影响视觉。

比如这个“九”起笔的角度一定有问题,这个“泉”起笔的力度也有问题。非常明显的不协调,即使不学欧体的人,也能看出来。

红色圈里这些用笔就干净利索,发力也对,虽未必符合原贴,但是对。

写对很重要。

以上的这些问题解决方法,逐一说明。

首先是这个“捺”的问题,看清原贴发力点。


比如“人”“文”“远”这三个捺,我把每个捺都画了两个竖线,这两个线就是发力点变化的地方。

你的捺中有发力点,但是位置不对,而且这个一波三折的感觉也不对。

首先说感觉,一定要和“~”这个波浪号一样。

记住这个感觉,运笔就是这个感觉。

如何把握发力点呢?

其实有一个“不太完美”的规律,上边把一个捺中的两个发力点都标注出来了,这两个发力点中间的长度,大概占整个捺的五分之三,也就是头占五分之一,身子占五分之三,尾巴占五分之一。

再此说明,这个规律不太完美,只能当辅助理解。

因为在书法中无论任何书体,捺的长度都是要根据重心取势来说的,没有固定的长短,而且有些短捺也不用一波三折,一笔就能下来。

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记住这个规律只能用于读帖临帖学习,不能当创作用,因为一笔的长短位置能改变一个字的风貌。

最后强调,这只是辅助学习,书法用笔千变万化,只有大概规律,没有完美规律。

接着说前边那张原碑图中的红色圈,都是一折起笔收笔转折的细节,去对比你自己的字看看感觉究竟对不对,起笔的力度角度跟单字的关系,一定要仔细读帖。

然后说你“不会用笔”的问题,毛笔是软的,是有弹性的,一定要会控制这个力度。

说你“用笔软”的地方,都是不会提笔按笔顿笔的地方。

看这些黄色的地方

比如黄色圈“无”“郁”的横的收笔,不会提笔下顿,这是基础笔法问题,如“景”长横就有些动作,不过做的不标准。

“涧”“观”这些横折的地方,有顿笔动作,但是没有顿笔“力度”。

顿笔是一个下压毛笔的过程,毛笔是软的,你下压之后他一定会有向上的弹力,你没有控制住这个弹力,所以就没力度。

感觉上你顿笔之后笔弹起来了才下拉,而不是借着这个弹力释放的过程下拉,这样的用笔必然是没有力度的。

“日”“灼”横折就相对来说好一些,这个就能看出力度。

欧阳询几乎笔笔都有弹性变化,这个临起来是非常难得。

而且一般只看九成宫是看不到这些用笔的“灵活性”的,所以不要单写九成宫,化度寺,皇甫,千字文,张翰帖,仲尼贴没事多写一下,仔细体会运笔的变化。

提按的感觉,转折的感觉,这其中都是由毛笔的弹性控制的。

第一笔的发力,决定提按的力度,提按的力度决定下一笔的力度,这是连贯的,所有有人写楷书一直是“死”的,就是因为这个弹性的力度变化断了。

写一笔,再写一笔,一定是死的。

如同“~”波浪号一样,这才是有弹跳性的,如果没有弹跳性,笔画写出来的感觉是“--”这个感觉得,平,而且断。

看这些字的起笔,更上一笔的关系,起笔后的发力,转折后的发力。

欧阳询的墨迹不多,但是楷书加起来或者偏楷书的行书加起来也得上百个字,这些字学会,楷书笔法一点问题都不会有。

临楷书临到两年,结构有一定基础了,慢慢精进就好。

其余的问题,比如你对欧体的理解,不能局限在九成宫,否则你所有的笔画都是“细”的,如果你看原碑,你会发现即使细笔画,一横也会有粗细变化,你没临出来,说明你没看到,你要通过墨迹去找这些没看到的东西。

也需要去学一下化度寺等碑,找一个对欧体的概念。

九成宫是代表作,但是代表不了欧阳询的全部,几乎所有人学欧楷都学九成宫,但是能靠此碑成家的好像没几个,近代只有王维贤卢中南能得到其中精华。即便二田姚孟起,他们也是化度寺皇甫中出来的。

一定要广,不脱离欧体的“广”,都不算“杂”,有助于构建对整个欧体的认识。

两个问题①别死盯着九成宫②要学会用笔。

如果体会不到弹性,就找一个水盆,一个气球,把气球按在水里一半,然后保持这个位置所有移动,这个感觉就是中锋运笔,上浮一点下按一点的力量就是提按。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得“练”,楷书短期不会有成效,起码五年八年打底,才能凑合看。

如果对你有帮助,可以点一下在看,关注!转发!谢谢。


往 期 精 彩 热 文


高手分享:笔法、笔势,练的是手上的功夫!(详细入门教程)

看看大书法家们是怎样临帖的!

书法,要写出味道!这种“气味”就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王铎破解了《圣教序》的套路

于明诠:学书法从哪里开始学都是一样的!

陈海良:最高境界的书法都是没有底稿的

被颜体“养活”的书法家们

王羲之:别写了,我的痛苦你不懂

这样临帖,想不进步都难

自学书法必看:各书体临习技巧大全,收藏了!


声明 | 图文来源网络,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文仅代表原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书法讲堂观点或立场。文章无从查证作者,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书法讲堂
书法理论学堂,书法技法学习,书法艺术推广,书法名家展示,书法爱好者的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