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对于中国市场经济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工商银行、联想、海尔等都在这一年创立。后来,人们也把这一年称为“中国现代公司元年”。1984年,正泰集团前身“求精开关厂”成立。20年前的2004年,当时还在媒体任职的赶碳号,带着摄制组赶赴温州,走访南存辉先生出生成长的旧居、创业时的第一家工厂。与南存辉先生的访谈将近两个小时,到现在还留存的记忆,除了那台已经被收藏在博物馆的修鞋机器以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对于温州经济之繁荣的直观感知——当晚笔者就住在柳市镇上,这个以低压电器闻名于全国的小镇,房价已超过了县城乐清。苦难是最可宝贵的财富。早已长成中国民企长青树的正泰与南存辉,对于过往创业历程中所经历的苦难从不讳言。不忘来时路,不忘初心,这既是自信与从容,更是内心坦荡与强大。20年后的今天,2024年10月18日,正泰集团迎来创业40周年的生日。此次已是今年赶碳号第二次南下温州——三个月前的光伏行业半年会,正泰集团同样是半个东道主。因为,这家企业已成为中国光伏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今年上半年,正泰安能新增装机容量超6GW,出售电站体量约 3GW。截至目前,正泰安能自持装机容量超17GW,已多年蝉联中国分布式龙头;
同样是今年上半年,在强手如云的光伏制造业,正泰新能光伏组件出货量18GW,跻身全球第6,而2018年时正泰新能才刚进入TOP10;
正泰电源的逆变器产品,在全球出货量排行榜上虽然还没有进入TOP10,但其已经连续9年在美国工商业逆变器市场稳居第一。
2014-2023 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资料来源:PV infolink、CPIA
一本在正泰40周年庆典上首发的书——《不惑》,由秦朔朋友圈出品,记录了这家企业的成长史。常规印象,此类企业传记要么良莠不齐,要么缺乏深度。会议间隙,赶碳号竟然饶有兴致地看完了。南存辉在书中回忆,他曾去请教南怀瑾老师,何谓“四十不惑”。他反问南存辉,你认为应该怎么理解。南存辉答,人生到四十岁左右的时候,事业应该有所成就,也有了一定的阅历,一般来说应该是不会被迷惑的。但他本人理解,到了这个年龄,不是不会被迷惑,而是不要被迷惑。在赶碳号看来,改革开放已走进四十不惑的年代。最近几年,改革进入深水区,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大。这时,我们往往会向历史中去寻求答案。如果我们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那么温州经济、温州模式无疑就是一块活化石。
“温州模式”,既是我们筚路蓝缕、跋涉至今的来时路与初心,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代表与折射。
秦朔评价,正泰四十年,从低压到中高压,到成套装备,到太阳能,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其实一直保持很克制,仿佛从来没有刻意争第一、做老大的执念,这在民营企业当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南存辉表示,正泰做任何决策,归根结底都是注重市场逻辑,实事求是,敬畏规则,始终保持平常心。公司做任何产业,做任何事,从来不会为了刻意做到第一而做大,刻意为了名而出名。他反问,就算是做成了巨无霸,又能怎么样呢?规模再大也总有一个尽头和极限,弄不好最后还会被“反噬”,这就是熵增原理。而且企业规模越大,消耗也越快。关于不要被一味追求做大诱惑,南存辉打过一个比方,蜡烛是点着照明烧得快,还是直接扔到火里烧得更快?这和经营企业,是一个道理。对于市场,对于客观规律时时保持敬畏之心,方能不被困惑。
这一轮周期,在企业冲动与各方力量加持追捧之下,光伏大扩产,然后是产业链失衡、供需错配,然后就是现在的恶性内卷价格战。在40周年庆典上,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原主席黄孟复表示,正泰一步一步踏着时代节点,坚守实业、坚持专业,秉持“存钱不如存技术”的创新精神,在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都做到了引领,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一个企业能走得长久、做得好,一定是有优良基因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经济学家周其仁从一张南存辉修鞋的素描图片说起,指出研究市场、认识市场、在市场中赢得优质客户,这正是正泰的“好基因”。这个基因一以贯之,将来就可能做成全球最好的企业。
四十不惑正当年,行稳致远启新程。
正泰的“拔节生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更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的时代注脚。
在《不惑》一书中,关于正泰电器的起家产业、柳市镇低压电器的缘起,温州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版本:
文革期间,一位在铁道系统工作的柳市人回到家乡,带来改变柳市命运的消息:受“文革”影响,工厂停工,铁路工人制服的“工”字铜纽扣非常紧缺,急需供货。
当地很快就把模具做了出来,压制出的纽扣也符合要求。由于当时的铜材属于国家管制的生产资料,要统购统销,民间拿不到正规指标,只能偷偷生产。之后,一大袋子铜纽扣开始跋山涉水,被“人肉”送往千里之外的交货地点——柳州铁路局。
这位老乡刚进柳州,巡逻队就将“形迹可疑”的送货人擒获,扭送到了柳州起重机械厂保卫科。闻讯赶到的机械厂设备科科长了解完情况后,又看了看铜纽扣的工艺,拿出一个电器补偿器,询问眼前操着乐清口音的外乡人:“这个能不能做?”为了能尽早脱身,送货的农民满口答应下来。就这样,柳市最早的补偿器生产了出来,当初的农民也赚到了第一桶金。消息不胫而走,周围村子纷纷请他去传授技艺,从此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农民都开始实践这种“创富秘籍”。
一个无心插柳的补偿器,就像在柴火堆里投进一枚火种,瞬间点燃了“要过好日子”的熊熊烈火。更多的农民放下锄头,拿起榔头,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各种家庭电器作坊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多年后,这个方圆不过10多平方公里的小镇,便奇迹般地成为闻名全国乃至全球的“低压电器之都”,也成为日后“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40年弹指一挥间,赶碳号在读到这些有些陈旧的过往时,内心有些莫名的感动。
今天,大国光伏经过20年的发展,就如同当年的温州模式一样,早已告别野蛮生长的年代,现在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现在,行业艰难,内卷严重,商业生态亦不断接受考验。回首点滴往事,或许可以让我们重拾初心,放弃执念,心怀正念,不被诱惑。
编审及统稿:侦碳